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为含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产于河北、河南等海边地或盐场附近。全年均可提炼,以秋、冬二季为好。药材性状:味咸,微苦,性凉。以条块状结晶,无色,透明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朴硝、牙硝、马牙硝、风化硝、玄明粉、元明粉等。
()
鸡血藤(《本草纲目拾遗》)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藤茎。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野生。秋、冬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切成段或片,晒干或制成膏、胶用。药材性状:气微,味涩。以树脂状分泌物多者为佳。
()
23【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郡。
()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虫毒,痫痓,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
()
黄荆子药性:辛、苦,温。归肺、胃、肝经。功用主治:理气消食,祛痰镇咳,祛风止痛。主治肝胃气痛,食积,便秘,疝气,咳嗽,哮喘,感冒发热,风湿痹痛。黄荆沥制法:夏、秋季取新鲜黄荆粗茎切段,一头放火中烤,从另一头收取汁液即为荆沥。药性:味甘,性平。
()
为蓼科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 Hara.的根茎。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陕西等地。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药物性状:气微,味微涩,以个大,质坚硬者为佳。生用。
()
【出处】《本草拾遗》​。【品种】为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鼠曲草Herba Gnaphalii Affinis主产于江苏、浙江。
()
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果实,功效止咳,适用于咳嗽气喘或百日咳,近人研究,天竺子含有南天竹碱,有强烈的麻痹呼吸中枢作用,故可作为镇咳药,但不宜久服
()
又名:臭藤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平;归脾、胃、肝、肺经。消食健脾、活血止痛鸡矢藤具有消食化积、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众多功效。​《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鸡矢藤“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士痛,消散热毒。其叶擂末,加糖煎食,止痢。​”​《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鸡矢藤“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峙”​。​“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
味咸,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开膀胱之闭,泻皮肤之水。
()
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和石竹D.chinensis L.的带花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江苏等地。多为栽培。夏秋季花果期采收,割取全株,除去杂草,泥土,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淡。均以青绿色、干燥、无杂草、无根及花未开放者为佳。生用。
()
157【干姜本经原文】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珠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
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种子。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待果实开裂,果皮与种子分开时,取出种子。
()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 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又称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多为野生。秋、冬二季采挖,洗净,切段,粗根纵切两半,晒干。切片,生用。药材性状:气微,味苦;以块大、粗细均匀、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
()
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macrophyllaWall.、毛钩藤U.hirsuta Havil.、华钩藤U.sinensis (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主产于广西、江西、浙江等长江以南地区。春、秋两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也有置锅内稍蒸或沸水略烫后晒干。气微,味淡。均以双钩、茎细、钩结实、光滑、色紫红、无枯枝钩者为佳。切段,生用。
()
莱菔子(《日华子本草》)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产。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淡、微苦辛。以颗粒饱满、无杂质、油性大、色红者为佳。炮制品有炒莱菔子。
()
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的矿石。主含四氧化三铁(Fe3O4)。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等地。随时可采,采得后,除去杂石,选择吸铁能力强者入药。击碎生用,或醋淬研细用。气微,味淡。以铁黑色、有光泽、吸铁能力强、杂质少者为佳。磁石采集后放置日久,易发生氧化,磁性减退,乃至失去吸铁能力,影响疗效。应常用铁屑或泥土包埋,保持磁性。如已失去磁性,则可与活磁石放在一起,可逐渐恢复磁性。
()
为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地区。全年可采。宰牛时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即滤去胆汁,取出牛黄(在胆汁中久浸则易变黑)。除净附着的薄膜与肉质,用灯心草、通草丝或棉花等包好,放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以防破碎,阴干。牛黄易破碎,受潮易结块,需防潮、防压、防震贮存,宜装入垫有棉花的密闭容器,置阴凉干燥处。胆囊结石呈卵形、类球形,习称“蛋黄”​、​“胆黄”​。胆管、肝管结石多呈管状或破碎小片状,习称“管黄”​,以“胆黄”质优。气清香,味苦而后甘。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黏牙者为佳。多直接研细作丸散配料。
()
 第三十九、远志   【本经原文】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远志,这个药非常的妙,一般的中医呢,远志,这个智慧吗,增强记
()
九十七、柏实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今名柏子仁。   为柏科植物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的成熟种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冬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压碎种皮,去净外壳杂质,取净柏子仁。气微香,味淡而有油腻感。以粒饱满、黄白色、油性大而不泛油、无皮壳杂质者为佳。生用或炒用,亦可制成柏子仁霜用。
()
《本经》: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阐述:气味甘平,松为长青不老之物,得地之气而结苓,吸日月之精华而成,有利水之能,化气之功。
()
龙齿与龙骨来源相同,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牙齿化石。
()
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主产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以湖南古辰州所辖区域出产质量最好,奉为道地药材。本品随时可采。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数朱砂,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用水淘去杂质和泥沙,再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即得朱砂。将朱砂劈成片、块状。水飞法研极细,生用。气味皆无。以色鲜红、有光泽、不染手、体重、质脆者为佳。
()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Sinapi alba L.的种子。主产于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等地。多为栽培。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采取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