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案|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3.感冒发烧咳嗽等外感病自我诊断

Ctrl+D 收藏本站

1、解表药要用大火煮,时间短一些15-20分钟即可,不能久煮,药效会下降。
2、口渴很重的不能发汗;不渴代表肠胃内的津液足,故可以发汗,不用担心发表太过。
3、(表证)发表前一定要问口渴,如果没有口渴就可以解表,解表时没口渴,炙甘草少加一点,因为炙甘草会蓄水,有口渴炙甘草可多加一点。
4、如果发汗太多,会出现小腿抽筋。此时用桂枝加附子汤可解。
5、为何有表证有里证,要先解表再攻里?如果先攻下,会伤津液,肠胃的营养物质没了,能量的源头就没有了,表邪会下陷。
6、发热、发寒的原理:阳多阴少就会发热,阴多阳少就会发寒。体温是不断调节的动态过程,当汗发不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热。
7、身痛:水到皮肤表面,离开了汗腺而排不出去,这水就会渗透到肌肉中,感觉身痛。
8、故乡的云:感冒,咳嗽比较严重,白痰较稀,流清鼻涕,无汗,用小青龙效果比较好。

 

1、治疗风寒引起的感冒的食疗粥方
成人: 葱白一段 糯米 50克
注:将葱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即可。
小儿: 葱白一段 糯米 30-50克 米醋 10毫升
注:将葱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倒入米醋,搅拌均匀即可。
2、治疗有舌苔发白现象的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15克 细辛15克 大枣7枚 麻黄15克 半夏15克 生姜4片 紫苑15克 款冬花15克 五味子15克
3、病人有感冒且吃什么都腹泻食物不消化(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人参汤) 桂枝 20克 炙甘草 20克 白术 15克 人参 15克 干姜 15克
4、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厚朴和杏仁) 桂枝 15克、炙甘草 10克、 白芍 15克 生姜 2片、大枣4枚 厚朴 10克、杏仁 15克
 
倪海厦感冒治症简易图表及所用经方
GM-1.jpg 
GM2.jpg      
GM-3.jpg                                        
 GM-4.jpg


该图根据倪海厦恩师的指导,由弟子张孟超精心制作及叶昭呈完美的slides show完成。

 

请由最上方之有汗无汗开始读起,再依症状分支往下走到对应方剂为止。
有汗:有汗是指穿多了或喝热的自然出汗,比如穿厚一点的衣服不动也微微有汗。
无汗:麻黄汤无汗是指无论穿多少衣服他都不出汗。
常见问题与说明:
1、服用科学中药粉的剂量(科学中药粉是倪海厦自制药,类似中成药颗粒剂),及方法为何?
①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②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若对证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如连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服药后,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但有后遗症,如咳嗽不愈,声哑怎么办?
①、若是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如白痰(寒性)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如黄痰(热性),则用千金苇茎汤(芦根、冬瓜子、桃仁、薏苡仁)。
②、如声哑(津亏),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液,则用麦门冬汤。
4、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口不渴)、又有鼻流黄涕看似有热证的麻杏甘石汤证该如何选方。
恭喜,您已进入合方运用的殿堂,请用桂枝汤合麻杏甘石汤,但总剂量不变。
5、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答:可以,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6、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7、若服用水药,各方之参考剂量及使用法请详见下文,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桂枝汤处方
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切片、大枣擘(用手掰开)4枚。
桂枝汤加葛根:桂枝汤再加入葛根9克,用法同桂枝汤。
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桂枝汤再加入厚朴9克、北杏仁9克,用法同桂枝汤。
桂枝汤使用时机:有汗,怕冷,头痛,有点发烧,肌肉有些酸痛。
桂枝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五味药,用七碗水煮成三碗、每次温服一碗,服完药再喝一碗热稀饭,以帮助药力。
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若微出汗后,病状消失,则可以停药不用再服,若是两小时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再服一碗…余此类推、半日内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药(共六碗),照顾者要在旁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若是病状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如果汗一直不出,可以连续服用到两、三帖药都可以。
葛根汤处方
葛根12克、麻黄9克、生姜切片9克、桂枝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擘(用手掰开)3枚。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取代麻黄。
葛根汤使用时机:项强,头痛,发热,怕冷,无汗,喉咙痛。
葛根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七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葛根,等水量减少三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和桂枝汤不同处是使用葛根汤时,不需要喝稀饭助药力,若微出汗后病状消失,则可以停药,不用再服。若是两小时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再服一碗…余此类推,半日内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药(共六碗),照顾者要在旁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若是病状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继续服用。如果汗一直不出,可以连续服用到两、三帖药都可以。
麻黄汤处方
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12克。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5克,防风9克,浮萍9克来取代麻黄
麻黄汤使用时机:头痛、全身关节痛、发高烧、无汗非常怕冷。
麻黄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四味药以水九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汗出停后服。
和桂枝汤不同处是使用麻黄汤时,不需要喝稀饭助药力,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小柴胡汤处方
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9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9克)、大枣擘3枚。
小柴胡汤使用时机:忽冷忽热,恶心,胸胁胀满感,无食欲,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但见一证便是,不必俱悉”。
小柴胡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上述七味药,以水十二碗,煮成六碗,去滓,再煎成三碗,每次温服一碗,一天三次。
五苓散处方
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五苓散使用时机:发烧,头痛,口渴欲饮水,但一喝就吐,或有(拉肚子)水泻。
五苓散使用法及注意事项:将上述五味药材打成粉末,一次吃一平汤匙,原方是用很稀的米汤配着服下,不习惯者可以用温水送服,一天吃三次,吃完后多喝温热水,汗出则愈,还有小便也会增加。
麻杏甘石汤处方
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24克。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8克,防风12克,浮萍12克来取代麻黄。
麻杏甘石汤使用时机:有汗,咳嗽不止,痰出黄粘,胃口尚可。
麻杏甘石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四味药,以水七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小青龙汤处方
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5克,防风9克,浮萍9克来取代麻黄。
小青龙汤使用时机:怕冷、无汗,发烧,咳嗽重,出白痰,口不渴,身体痛,没有胃口。
小青龙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1、以上八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2、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大青龙汤处方(注:此药方使用不当易出危险)
麻黄9克、杏仁15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18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切片2片、大枣擘(用手掰开)3枚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5克,防风9克,浮萍9克来取代麻黄。
大青龙汤使用时机:怕冷,无汗,发烧咳嗽重,咳出黄痰,身体痛,口渴重,喜饮冷水,没有胃口。
这也是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等的主要证型之一。
大青龙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1、用六碗水大火快煮成二碗,汤成后立刻关火,待温时空腹喝第一碗。
2、如果一小时内汗出烧退咳止,就不需要喝第二碗。
3、如果三小时内无出汗,就再喝第二碗,汗出时就不用再喝了。
4、当身体出汗时须待静室中,等到出汗自然停止后,再出房间。
5、切不可以出汗时吹到风,如此病毒将无法排尽,还会再发的。
6、成人每次一碗,小孩每次半碗,婴儿每次四分之一碗。
7、记住:一旦汗出,就不用再喝第二碗了,因为已经好了,再喝恐怕伤到津液
8、一般病人在服药后第二天中午时会很饿,胃口大开,这表示痊愈了。
服用大青龙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类、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倪海厦:甘草炙过以后,它配合在麻黄、桂枝里面,就不会引起动悸。很多中医呢,不敢用麻黄桂枝,就是因为一吃下去之后,心脏动悸的很,心跳很快。他不晓得,用加了炙甘草下去就可以,炙甘草的目地就是要止它的动悸,预防病人有心悸的现象。所以,如果这个处方我们用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正常人,心脏没有问题的人,我们用这个处方,炙甘草就可以开,跟桂枝麻黄等量。比如说,桂枝3钱,麻黄你开3钱,炙甘草可以开出3钱。但是如果用在是有心脏病的人身上的话,我们炙甘草就要重用了。同样的大青龙汤,但是我们炙甘草可能用了24克到30克。大剂量下去,病人就不会有产生动悸的现象。
那这个药下去以后,从肠胃里面的津液,正常的津液里面,肺里面的津液全部因为桂枝、麻黄,把这个有病的津液通通提到皮肤表面上,流汗流出来,在把病毒赶出去的同时,杏仁、石膏、生姜、大枣把这个丧失的津液同一时间补回来,这个动作是同时完成的。所以当你有甲流的时候,你一喝大青龙汤下去以后,你的病毒往外跑,在皮肤毛孔,流了汗出来,如果流汗你把汗刮下来看,—,甲流的病毒通通在里面,它活着。二,那同时呢,身体里面,肠胃、肺里面都没有丧失津液。所以这就是胃口会开,胃口会回来,同时可以治疗,真正可以治病的一种药。
白虎汤处方
知母18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45克、炙甘草6克、粳米18克。
白虎汤使用时机:发烧,怕热,大汗,口渴重,喜饮冷水。
白虎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四味药,以水十碗,煮米熟汤成,去滓、每次温服一碗,一日三次,烧退后停服,服过量易伤胃气。
射干麻黄汤处方
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切片12克、细辛6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7枚、半夏9克、五味子9克。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8克,防风12克,浮萍12克来取代麻黄。
射干麻黄汤使用时机:怕冷,咳嗽,痰多而清稀,口不渴,喉咙痒而不舒服。
射干麻黄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九味药,以水十二碗,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处方
茯苓12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杏仁9克。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使用时机:咳嗽,白痰,无表证(无恶寒、无发热、无身痛)时使用,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七味药,以水十碗,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半碗,一日三次。
服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类、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千金苇茎汤处方
苇茎45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18克、桃仁9克。
千金苇茎汤使用时机:咳嗽,黄痰,不易咳出,无表证(恶寒、发热、身痛)时使用,常配合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使用。
千金苇茎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四味药捣碎以水六碗,煮取三碗,每次服一碗,分三次服用。现今药房买不到苇茎,多以芦根代替。
麦门冬汤处方
麦门冬18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大枣擘12枚、半夏9克。
麦门冬汤使用时机:干咳无痰,声哑,无表证(恶寒、发热、身痛)时使用。
麦门冬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六味药,以水十二碗,煮取六碗,温服一碗,早中晚及睡前各一碗。
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
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麻黄附子细辛汤使用时机:发烧、咳嗽、喉咙痛、鼻病、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
麻黄附子细辛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三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待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一天三次、请务必使用不含胆巴的炮附子,胆巴就等于防腐剂,会造成肝肾功能异常、甚至衰竭,害人性命。
辨别有无含胆巴之方法:以舌尖舔一下炮附子,若有咸味即是有胆巴。
服用以上药方忌食:生冷、粘滑、肉类、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 浸泡胆巴或硫磺薰制(二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