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案|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11.皮肤病自我诊断

Ctrl+D 收藏本站

1、皮肤痒无定处,是有湿热。

2、肌肤甲错(小腿处皮肤粗糙,揭下皮有屑)内有瘀血(大多数位于少腹部)。用大黄蟅虫丸、抵当丸。

3、若发荨麻疹,红疹,风疹,不易得肝癌,因为平常在排毒。肝是血脏,肝藏血,肝积不能代谢毒物,血不能入肝而逆转出来而形成疹。同时会有半夜3-5点会醒。

4、易受风过敏,或晒太阳易中暑,或扎针后易起红点不退,此乃表虚之故,可用桂枝汤加黄芪。

5、皮肤表面的湿疹、痒,用麻黄加术汤。如果表面皮肤是疣,不痒,就用麻杏薏甘汤。因为薏仁能去表湿,此方去肌肉中的湿,疣根长在肌肉。扁平疣、尖锐湿疣均可用此方。

6、人的头皮屑非常多,脂溢性皮炎手脚皮厚,皆是麻杏薏甘汤症。皮肤干燥,兼有风湿关节痛时,就用麻杏薏甘汤。麻杏薏甘汤可以用在变天就不舒服的病人。天要下雨了,空气中湿度一增加就难受,这是体表湿增加患者不舒服。

7、全蝎可治疗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疼。

8、(此方法来自李茂发,非倪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方法:①外敷新鲜马齿苋一周愈;②外敷新鲜蒲公英,内服干蒲公英茶(一天16克),一周愈;③芝麻油炸杏仁,捣烂外敷一周愈;④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内服蒲公英茶同前,针刺后溪透劳宫,10分钟起针,立杆见影。

9、皮肤痒:水气生化过程,大肠→肺→皮肤→汗水。痒是因为汗水不能透发。(汗水停于皮肉之间)

10、汗出见湿生疣,(要及时把汗水擦掉,不要穿着汗津津的衣服时间太长,不要发汗太长时间)

11、治疗脂漏性皮炎,(脂肪瘤)方式与治疗但头汗出相同,都是阳浮于上,所以要潜阳。(桂枝龙骨牡蛎汤)。但头汗出和盗汗是一个性质。

12、皮肤上的突出物为,可以激光去除,或以灯心草烧掉。

13、小腿皮肤粗糙毛孔粗大,有污垢黑点,是因为出汗较少(或者不会出汗所致),应用麻黄汤发汗。因为汗水停在皮肉间,不能透发。

14、皮疹、瘙痒是皮下有湿,外干内湿用麻杏薏甘汤,如果病人不出汗加桂枝,能出汗用荆芥即可。会痒加连翘、银花。

15、灸合谷可以治疗油很多的那种青春痘,(头发很油,2天一洗头,还有油),干性的不行。可以灸合谷后再灸足三里引火下行。

16、针肩髃透极泉,可以治疗狐臭。(只有一个角度可以透下去)

17、身体痒,痒无定处,原因有二:①汗未透发;②皮肤病。

18、几种皮肤病区别:麻黄加术汤的皮肤病多是有汗且疹,为湿湿的;麻杏薏甘汤的皮肤病则是干癣且硬硬的;若不能发汗的痒,则用五苓散,走小便解。

19、关于痤疮:面部嘴唇周围有痤疮样红色小颗粒,部分或片状分布,因其色淡红且颗粒小,倪师云此乃阳明经虚热之象,而非颗粒大,深红而肿的实热证表现。而引起痤疮样红色小颗粒,“阳明胃经虚热”病因乃由于“火不生土,其热不下而上逆”之病机所造成。胃土真寒(故饭后痛)假热(虚热),因此心火无法下达,故上逆而发痤疮。

20、麻杏薏甘汤是用于有皮肤病(如癣疮,粗皮等)的皮痒,麻黄加术汤是用于外表看不出有啥皮肤病的皮肤痒。

21、皮肤痒针灸处方,皮痒五针:血海、三阴交、筑宾、曲池、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