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卷三 伪品门

赵学敏Ctrl+D 收藏本站

  伪品门

  假乳香

  择有瘿松树,锯开瘿,就上凿一孔。以糯米一升做饭,盐一斤拌匀,再杵成糍,入孔中。却以原锯锯下瘿封之,盐泥固济,百有二十日足,取出,即成乳香矣。

  假象皮膏

  治扑打及金刃伤,血出不止者,用之,并收口如神。

  蚕豆炒去壳,取豆捣细和匀,蜡熔为膏,摊贴如神。

  法制门

  法制青皮

  醒酒益胃消食如神。

  青桔皮一斤(浸去苦味,瓤拣净),白盐花五两,炙甘草六两,茴香四两。

  以甜水一斗煮之,不住搅,勿令著底。候水尽,慢火焙干,勿令焦。去甘、茴,只取青皮密收用。

  乌龙胆

  治一切喉症、喉蛾、喉痈。

  明矾末盛猪胆中,风干研末,每吹一钱,取涎立效。

  白豆蔻

  白豆蔻一斤,檀香五钱。

  为细末,甘草膏为衣,不拘时细嚼。内再加片脑一钱,亦为末共研。

  法制桔红

  桔红十二两,檀香五钱,白豆蔻五钱,片脑一钱。

  为细末,甘草为衣,不拘时细嚼。

  法制槟榔

  槟榔一斤,檀香五钱,白豆蔻五钱,木香三钱。

  为细末,同甘草膏为衣,不拘时细嚼。

  法制芽茶

  清热化痰,消食止渴。

  芽茶一斤,檀香五钱,白豆蔻五钱,片脑一钱。

  为细末,同甘草膏为衣,不拘时细嚼。

  香茶

  芽茶二两,麝香一分,硼砂五分,儿茶末一两,诃子肉二钱五分。

  共研末,甘草汤为丸为片任意,并治痰火症及口臭、口干、生疮皆验。

  又方

  孩儿茶、木樨花各一两(晒干焙研),薄荷叶(晒研)一两,硼砂(去脚)五钱。

  为末,用甘草膏和药,作小片含咽。

  法制枳实

  治消胀满逆气,除胸胁痰癖。

  枳实一斤,檀香五钱,片脑一钱。

  为末,同甘草膏为衣,随时细嚼。

  法制人参

  补益元气,轻身延年。

  人参、檀香、白豆蔻、片脑。

  为末,甘草膏为衣,不拘时细嚼。

  法制桃仁

  辟瘴疠,山居尤宜服之。

  桃仁一斤,吴茱萸、青盐各四两。

  共炒熟,以新瓶密封,七日取出,拣去茱、盐,将桃仁去皮尖,每嚼一、二十枚。

  药品门

  三奇曲

  白面十斤,苍耳草(自然汁)三升,野蓼(自然汁)四升,青蒿(自然汁)三升,杏仁四升(去皮尖),赤小豆三升(煮烂连汁研)。

  三伏内,上寅日,将药汁拌面如造曲法,晒干收用。甲寅、戊寅、庚寅乃三奇日也。此日修合,故名三奇神曲,大有神效。

  灵砂

  用新锅安逍遥炉火,蜜揩锅底,文武火下烧。入硫黄二两溶化,投水银半斤,以铁匙急搅,作青砂头,如有焰起,喷醋解之。待永不见星,取出细研,盛入水火鼎内,盐泥固济,下以自然火升之。干水十二盏为度,取出如有针纹者成矣。

  紫雪

  疗伤寒温疟一切积热、狂易叫走、瘴疫毒疠卒死、脚气、五尸五疰、心腹诸痰疴刺切痛。解诸热邪毒热发黄、蛊毒、鬼魅野热毒及小儿惊痫。

  黄金一钱,石膏、寒水石、磁石各三斤(捣碎)。

  以水一斛,煮四斗,去渣;入犀角屑、羚羊角、青木香、沉香各五两,甘草(炒)一两,丁香一两,入前汁中,煮取一斗五升,去渣;入炼朴一斤,硝石二斤,于药汁中,微火煎之。柳木不住搅,至水气欲尽,倾木盆中。待欲凝,入麝香一两二钱五分,朱砂二两,搅匀收之。每服一、二钱,潦水服,临时加减,甚者一两。

  红雪

  治风热,消宿食,解酒毒,开三焦,利五脏,除热破积滞。治伤寒狂躁、胃烂发斑、湿瘴脚气、黄疸头痛目昏、口鼻疮、喉痹、重舌、肠痈等症。

  川朴硝十斤(去渣),羚羊角屑、黄芩、升麻各三两,人参、赤芍、槟榔、枳壳(麸炒)、生甘草、淡竹叶、木香各二两,木通、栀子、葛根、桑皮、大青、蓝叶各一两五钱,苏枋木六两。

  并锉片,水二斗五升,煎九升,去渣滤过,煎沸;下硝,不住手搅,待水气将尽,倾入器内;欲凝,下朱砂一两,麝香五钱,经宿成雪。每服一、二钱,新汲水下;欲速行,则热汤化服一两。

  碧雪

  治一切积热,天行时病,发狂昏愦;或咽喉肿塞,口舌生疮,心烦,大小便不通,胃火诸病。

  朴硝、芒硝、牙硝、硝石、石膏(水飞)、寒水石、水飞石各一斤。

  以甘草一斤,煎水五升,诸药同煎,不住手搅令消溶得所,入青黛一斤和匀,倾盆内,经宿结成雪。为末,每含咽或吹之,或水调服二、三钱;欲通利,热水服一两。

  硝石

  石脾、芒硝、朴硝各一斤。

  为末,以苦参水二斗,铜铛煎十沸,入三物,煮减半去渣,煎著器中,冷水渍一夜,即成硝石。可化诸石为水。

  矾石

  新桑合盘子一具,于密室扫净,以烧地令热,洒水于上,或洒苦酒于上,而布白矾于地上,以盘复之,四面以灰拥。一日夜,其石精皆飞于盘上,扫取收上。未尽者,更如前法,数遍乃止。可作饮食。

  飞黄

  治缓疽、恶疮,蚀恶肉。

  瓦盆一个,安雌黄于中,丹砂居南,磁石居北,曾青居东,白石英居西,矾居上,石膏次之,钟乳居下,雄黄复之,云母布于下,各二两,为末。以一盆盖之,羊毛泥固济,作三隅灶,以陈苇烧一日,取其飞黄用之。

  土黄

  信石一两,硇砂二钱,木鳖子肉、巴豆肉各五钱。

  以信石、硇砂研末,以木鳖、巴豆捣成膏,入石脑油和作一块,油纸数重包裹,埋于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瓷器收贮待用。如无石脑油亦可。

  元霜

  治痰火神水。

  黑铅一斤,烊一薄饼,中穿一孔,以绳系之,将好米醋约寸许,瓮口用皮纸、箬子扎紧,再以砖石压之,勿泄气,放屋下阴处,待数日取起,铅饼上有白霜拭下,每铅一斤,取霜二两为止。治噎膈,每服五分,含口内,以白汤送下;治痰水咳嗽,每服三分,照前法服。

  取绿豆油

  治天疱疮。

  绿豆装入粗瓦瓶内,以毛竹箸一把,塞紧瓶口。再用瓦盆一个,底下凿一孔,将瓶倒插于盆孔内,用砻糠炭屑烧之。其油即在箸头滴出,以碗收之。俟出火毒,用油抹点疮上,二、三次愈。

  油胭脂

  治手足开裂。

  生猪油去筋膜一两,入锅熬净,再入黄占五钱,白占三钱,同化清;入银朱、黄丹各五分,搅匀,以软能摊开为妙。敷之愈。

  造海石

  苦栝蒌去皮,捣碎连汁,用煅过黄口蛤蜊粉拌匀,作饼晒干入药用。有等庸医以海浮石作海石,误矣。此药最能去痰。

  取草汞

  细叶马齿苋干之,十斤,得水银八两或十两。先以槐木棰之,向东作架晒之,二、三日即干。如经年久,烧存性,盛瓦瓮内,封口埋土坑中四十九日,取出自成矣。

  鼻烟

  香白芷二分,细辛八分,猪牙皂角各二分(以上焙干研)。薄荷二分(研),冰片三厘,干烟丝一钱(为君。干烟丝必须配福建烟六、七分许)。

  各为末,酌量配合,不拘分量,色如棕者佳。

  鸡子雄黄

  雄黄一斤研细,取新生鸡子黄白和之,置铜铫中,以盖复之,封固勿令出气。微火盖上,容得手,不用太热,三日夜,勿令火绝。寒乃起之,掠去上渣,清者在下,当涌涌如水银。寒则坚,得人气复软。炼一片得十两,盛以竹筒,勿使见风。服丸如麻子大,使人肌肤润泽,冬则能温,夏则能凉,辟除寒气。

  水银霜

  水银十两,雄黄十两,各以一铛熬之,银熟黄消,急倾为一铛,少缓即不相入;仍急搅之。良久,硫成灰,银不见,乃下伏龙肝末十两,盐末一两搅之。别以盐末铺铛底一分,入药在内;又以盐末盖面一分,以瓦盆复之。盐土和泥涂缝,炭火煅一伏时,先文后武,开盆拭下。凡一转后旧土为四分,以一分和霜入盐末二两如前法飞之,又以土一分,盐末二两和飞如前。凡四转,土尽,更用新土,如此七转,乃成霜用之。按水银霜即粉霜,本以汞粉转升而成,故名。此方崔氏法,后人罕知者。

  石菖蒲酒

  治三十六种疯悉效。

  菖蒲三斤薄切,日内晒干,以绢囊盛之。好酒一坛,悬囊在内,封闭一百日,取视之,如绿菜色,以一升熟黍米纳中,十四日开出饮酒。

  代茶汤

  夏月服之代茶,健脾止渴。

  白术一钱五分,麦冬(去心)一钱,煎作汤服。

  食品门

  香橙汤

  宽中快气消酒。

  橙皮二斤(切片),生姜五两(切焙烂),入炙甘草末一两,檀香末半两,和匀作小饼;沸汤入盐送下。

  栝蒌粉

  治消渴饮水。

  大栝蒌根去皮寸切,水浸五日,逐日易水,取出捣研滤过澄粉,晒干。每服方寸匕,水化下,日三服,亦可入粥及乳酪中食之。

  琼玉膏

  常服开心益智,发白返黑,齿落更生,辟谷延年。治痈疽痨瘵、咳嗽吐血等症。

  生地黄十六斤(取汁),人参末一斤半,白茯苓末三斤,白沙蜜十斤。

  滤净拌匀,入瓶内,箬封,安砂锅中,桑柴火煮三日夜;再换蜡纸重封,浸井底一夜,取起再煮一伏时,每以白汤或酒点服一匙。

  糟川芎

  大川芎一个,入旧糟内,藏一月,取焙,入细辛同研末,擦牙。

  止疟果

  大荸荠将好烧酒自春浸至秋间,如疟至不贪饮食,食则胀满不下者,每日荸荠两个,三日愈。

  金枣仙方

  治水蛊肿胀。

  红牙大戟一斤,红枣三斤,水煮一日夜,去戟用枣,晒干食之立消。

  药梅

  治痢疾。

  木香、木通、黄芩、紫苏、砂仁、薄荷各一斤,青梅十斤,火酒十斤。

  端午日入瓶内,封固,一月可用,只吃两个即愈。

  川芎茶

  治大人小儿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遍身拘急,恶寒发热等症。

  鲜川芎(梗叶切碎,如无,干者亦可)、生姜(切丝)、陈皮(切丝)、鲜紫苏(梗叶切碎)各等分,细茶(与药相对)。

  五月五日午时拌匀,用盒盖过宿,使气透,次日取出焙干,磁瓶收贮。用时以汤泡之,一钟乘热熏鼻,吸其气,复乘热饮之,汗出即愈。

  莲花肚

  治脾寒而痛,痛在心之下左右也。

  肚子一个,莲肉一两,红枣一两,肉桂一钱,小茴香三钱,白糯米一合。

  未入药之前,照常将猪肚子洗去秽气,入药煮烂,一气顿食,蘸甜酱、酱油食之,如未饱,再用饭压之而痛如失。肚子入药之后,必须用麻线将口外扎紧,清水煮之。

  香鳗

  治痨虫。

  肥鳗二斤,白薇一两,小茴香三钱,甘草一钱,苡仁五钱,榧子十个(去壳)。

  同入砂锅内,用水煮烂,加五味和之。乘肥饱食一顿,以食尽为度,半日不可用茶,凡有痨虫尽皆死矣。

  药肺

  治患疾病久不愈者。

  猪肺一个,萝卜子五钱(研碎),白芥子一两(研碎)。

  五味调和,饭锅蒸熟,饭后顿食之,一个即愈。

  长寿粉

  治痨瘵症。

  芡实八两,苡仁八两,山药三斤,糯米一斤,人参三两,茯苓三两,莲子半斤,白糖。

  各为末,每日调服一两,如不欲调服,以水打成丸如元宵服,上下午服更妙。

  九仙王道糕

  养神扶元,健脾胃,进饮食,补虚损,生肌肉,除湿热。

  莲肉四两,麦芽(炒)、白扁豆(炒)、芡实各二钱,山药(炒)、白茯苓、苡仁各四两,

  柿霜一两,白糖二十两。

  为末,入粳米粉五升蒸糕,晒干,任意食,米饮下。

  杂品门

  紫金锭

  治小儿一切危症,各照引磨服。

  辰砂、胆星各五钱,蝉壳、甘草各三钱,麝香一钱,蛇含石四两(一方加僵蚕、白附子各四钱,白茯苓、白术各四钱;一方加白蚕三钱,白附子五钱,减去甘草一钱)。为细末,饭捣丸,每锭重五分。

  十香丸

  乳香、没药、花椒、硫黄各一钱,水银三钱(用唾研如泥),麝香三分,蛇床子(炒)五钱,大枫子(去壳)二两。

  共研碎,旧臼油烛或油胡桃作丸,擦疥疮神效。

  神妙痧药

  北细辛三两,荆芥六钱,降香末三钱,郁金一钱。

  共为末,每用一茶匙放舌,冷茶送下,或津咽下。

  又方

  白胡椒一两,牙皂一钱,火硝、檀香末、明矾、丁香、蟾酥各三钱,北细辛二钱,冰片、麝香各五分,金箔量加。

  蟾酥丸

  雄磺三钱,麝香三分,木香一钱(俱不可见火)。加苍术三钱,蟾酥为丸,如小米大,朱砂为衣;如难丸,少加米饮。每用二、三丸放舌尖上化下。加入西牛黄、金箔,端午午时合尤妙。

  又方

  沉香(锉细)、母丁香、朱砂(水飞)、雄磺各五钱,麝香三钱,广木香一两,苍术(茅山者,米泔浸去毛)净末二两,蟾酥三钱。

  药俱忌见火,为细末,将火酒化蟾酥为丸;不就,加米饮,丸如米大,每服二、三丸,放舌尖上化下。

  望梅丸

  能生津止渴,旅行带之,每含一丸,可代茶。

  盐梅四两,麦冬(去心)、薄荷(去梗)、柿霜、细茶各一两,苏叶(去梗)五钱。

  为细末,白霜糖四两,共捣为丸,如鸡豆大。加参一两更妙。

  龙脑鸡酥丸

  消渴,凉上膈,除邪热,止咳嗽、吐血、鼻血、胃热、口舌痛;肺虚气损失声并治之。

  银柴胡、阿胶(炒成珠)、蒲黄(炒)、人参、木通各二两,生地六两,麦冬四两,炙甘草一两半,黄耆一两,薄荷叶一斤。

  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食后噙化。

  参杏丸

  止咳嗽,化痰。

  人参、款冬花、诃子、贝母、五味子、桑白皮、紫菀、杏仁、阿胶、茯苓、甘草各五钱。

  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不拘时含化。

  上清丸

  利咽膈,清上焦热、口生疮。

  薄荷、防风、桔梗各二两,川芎、砂仁、甘草各一两,片脑一钱。

  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玉泉丸

  盐霜梅肉一两,干葛、桔梗、薄荷各二两,诃子、乌迭泥、元参各五钱,天花粉三钱。

  为细末,蜜丸黄豆大。每服一丸,不拘时含化。

  太仓丸

  治脾胃饥饱,不时生病,及诸般积聚,百物所伤。

  陈仓米四两,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同炒至米香,至豆黑,勿令米焦,去豆。入桔皮(去白)四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姜汤服五丸,日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