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卷四 取虫门

赵学敏Ctrl+D 收藏本站

  取虫门

  取牙虫

  韭子一撮,将碗底盛之,覆水中,用火烧烟。外用小竹梗,将下截劈开,以纸如嗽叭样,引烟熏蛀齿。如下牙蛀者,煎韭子浓汁漱之,虫自出。

  牙虫作痛

  鱼腥草、花椒、菜子油各等分,捣匀,入泥少许,丸如豆大。随左右塞耳内,两边轮换,不可一齐用,闭耳气。塞一日夜,取看,有细虫为效。

  寸白蛔虫

  酢石榴东引根一握,洗锉,用水三升,煎去半碗,五更温服尽。至明,取一大团,永远绝根,食粥补之。榴皮煎粥食之亦良。

  下蛔虫

  心痛如刺,口吐清水,乃蛔虫也。白艾一升,水三升,煮一升服,吐虫出。或取生艾捣汁,五更食香脯一片,乃饮一升,当下虫出。

  腹中虫痛

  大麻子仁三升,东行茱萸根八升,渍水,平日服二升,至夜虫下。

  又方

  腹中有白虫,以马齿苋水煮一碗,和盐、醋食之,须空腹下,少顷,白虫自出也。

  取疽疮虫

  生麻油渣贴,绵裹,当有虫出。

  消渴有虫

  苦楝根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许,水二碗,煎一碗,空心饮之,下虫如蛔而红色,其渴自止,虽困顿不妨。 消渴有虫,人所不妨。

  取疳眼虫

  烂眼疳有虫,用覆盆子叶咀嚼,留汁入筒中,以皂纱蒙眼,滴汁渍下弦,转瞬间虫从纱出。 数日下弦干后,如法滴上弦,又复得虫数十而愈。 或用覆盆子嫩叶捣汁点目眦三、四次,有虫随眵泪出成块也。 无鲜叶以干者煎浓亦可。

  三十六黄

  鸡子一枚连壳烧灰(研),酢一合,和之温服,鼻中虫出为效,极黄者不过三枚,神效。

  臁疮生虫

  小虾三十尾,去头足壳,糯米饭研烂,隔纱贴疮上,别以纱罩之。 一夜解下挂看,是小赤虫,即以葱椒汤洗净,用旧笼内白竹叶随大小剪贴,一日二换。 待汁出尽,逐日煎苦楝根汤洗之,以好膏贴之,将生肉勿换膏药。

  肠痔出血

  桃叶一斛,杵纳小口器中,坐蒸之,有虫自出。

  大风癞虫

  苦参末二两,猪肚盛之,缝合煮熟,取出去药。 先饿一日,次早先饮清水一盏,将肚食之,如吐再食; 待一、二时,以肉汤调无忧散五、七钱服,取出大小虫一、二万为效。 后用不蛀皂角一斤去皮子,煮汁入苦参末,调糊下何首乌末四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白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茶下,日三服。 仍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洗之。

  疠风有虫

  眉落声变,用预知子、雄黄各二两为末。 以乳香三两,同水一斗,银锅煎至五升,入二末熬膏,瓶盛之。 每服一匙,温水调服,有虫如尾随大便而出。

  大风疠虫

  黄柏末、皂角刺灰各三钱研匀,空心酒服,取下虫物,亦不损人,食白粥三两日,服补气药数剂。 如四肢肿,用针刺出水再服。 忌一切鱼肉发风之物。 取下虫大小长短,其色不一,约一、二升,其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