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天人解》(8)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大家晚上好,声音还可以,是吧。咱们今天呢,有书的把书打开,打开到《卷一•天人解》。讲的这个第一小节——阴阳变化,主要是讲了《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讲了它的基本结构——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就是这个结构体系。黄元御先生主要是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个季节周流变化的角度,从这个层次,给我们讲解了一气周流的这个简洁的结构模式。
我们知道,《四圣心源》整个理论的核心,就在第一卷《天人解》这里面,他这个理论模型,就是黄元御先生在这个《阴阳变化》这一小节里面讲的这个土枢四象这样一个模型。中医讲究天人和一,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模式。这种结构体系,它在整个天地间都是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规律,人作为天地的一员,人本身的这五脏六腑也是一气,这一气必然也符合这种一气周流的模式。《四圣心源》主要就是讲医术,讲这个治病,所以黄元御先生接下来又从人与天地相参的角度,人体本身脏腑气血的角度,继续来阐述一气周流这个模式在人体上的具体表现,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反复阐述这个问题。所以咱们说《天人解》这第一卷,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就是讲了一气周流的结构——中土斡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就这么样一个结构。那么这个结构,它是天地人,整个天地间普遍存在的一种运动规律。在任何一个层面都存在,在人体上,它也分很多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它都是存在的这个规律。在后面黄元御先生就是在从不同的层面来反复给我们阐述这个问题,阐述一气周流的结构体系,阐述这个模型,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反复理解建立这这么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后面这些东西,咱们在讲解学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觉得有些重复的,反过来复过去,就说这么一个事,黄元御先生也是煞费苦心,希望为我们讲得更透彻,更圆融一些。所以咱今天呢,可能讲的内容会相对多一些。
那么往下看第二小节,《五行生克》这一节。
什么叫五行呢?在第一节,黄元御先生已经说了,中土斡旋,土枢四象,这个中土升降斡旋演变成水、木、火、金四象。四象轮旋,一年而周,从一年的角度给阐述了土合四象,这就是五行。中土,还有这个四象轮旋,合起来,这就是五行。所以咱们《内经》讲的这个五行,中医讲的传统的这个五行,实际上呢,它并不是天然的五块,它实际上也是一个整体,也是一气的不同的变化,叫它一行也可以,实际上它就是一行,就是一气。
后面的五行生克,实际上是,黄元御先生从五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气周流与五行生克是什么关系呢?五行相生,由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你看这一圈,这一圈实际上就是这个气,从升到降,由降到升,转了一圈。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所以这五行相生,实际上就是一气,按正常的次序,正常的周流,它在不停的变化,慢慢的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由阴出阳。然后反过来再由阳入阴,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是一个动态的周流变化、动态盈缩的这么一个过程。
再就是相生,一个发展成另一个,春夏秋冬就跟个这季节交替是一样的,它是慢慢变化的,这就是相生的过程。那什么是相克?黄元御自己说,咱们这个学过五行嘛,学过中医基础的这五行相克都知道,我也不再念。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跟大家交流一下,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这个相生呢,大家好理解。这一气呢,它本身就像一股生气一样,它本身就是生发的,它就是流动的,它自然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它就是天然有这个周流转动的这个趋势,它只要在周流,五行就一直在相生,跟接力一样,就跟那个接力赛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它就转起来了,这就是相生。
那相克呢?相克实际上是,这木气不能升得太过,升得太过就降不下来了,所以它要金克木要降下来。为什么金能克木?都知道金克木,这为什么金会克木,这个道理在哪里?那我个人理解,这就要从这个一气周流的模式上来理解,这个一气周流,它是这股气来源于中土,中土之气它本身是斡旋升降的,中土的土气,本身它就在升降、在转,在转动升降的这个过程当中,慢慢的由中焦向外周,向外边的脏腑流通,它慢慢的就演变成外面的四象,演变成外面的这个金、木、水、火,这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