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天人解》下 (3)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只要我们开的这个方子,这个药物,它组成的这种这个病势,这种药势,跟病人的这个病势,如果对应得非常好的话,这个药用了之后,喝了后这个患者他会很舒服的,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反应,或者说很不舒服的感觉,基本上不会有的。所以很多病人讲,吃了我的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慢慢的不知不觉病就好了。这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过程,还有就是我们看病的时候不要只看症状,即便是相同的症状,它真正的病势,真正的一气周流的状态,可能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就要去把握去体会。
这个一气周流,它整体上,中土斡旋,左升右降,这一圈,这个整体,它到底是个什么状态。有的是上盛下虚,有的是左强右弱,有的是中土壅滞,有的可能痰浊淤血,很多,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那么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都是,完全的,一一对应的,给他用上不同的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病人的一气,恢复中土斡旋、一气周流,如环无端,圆融和谐,就是恢复这么一个正常的状态。你只要按这个方法去应用,效果肯定会非常的明显。而且病人,用药之后会很舒服,不会有太难受的感觉。所以有的朋友就问我,说这个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体系,它有很多的环节,我到底从哪个角度去作为一个突破口,作为一个起点去用药,我把握不准。那把握不准,就说明你对这个患者一气周流的整体状态还没有看清楚,还没有体会清楚。怎么能体会清楚,那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这个整个一气周流状态的体验多去体悟,先体验正常的,慢慢的你就知道不正常的是什么样。
所以这里面的,严格的来说,没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不是说完全没有,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病人。规律性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真正绝对的东西,那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它都是动态,这是绝对的。所以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严格来说,治任何一个病人,你前面的经验,不光是前人的经验还是你自己的经验,其实都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都需要你重新去体悟,是个什么状态,需要用什么办法来治疗,都是需要你从头开始。
所谓的经验,我觉得不过就是我们这种判断病势,就是判断病人的这个生病的状态,然后我们形成自己的这个治疗方案。我们这个做出治疗方案的过程,这个经验,这个是可以慢慢积累的。就是我们应对千变万化病情的这种能力,这个是可以积累一些经验,就是自己这个形成自己治疗方案的经验,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方案,某一个具体的方子。攒了几十个验方,这不叫经验,这没多大用处。今晚上主要给大家讲什么呢,主要就是讲这个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它是圆融和谐,真实存在的。我们要积极的用各种办法,去直接领悟、体悟的去体验这个体系。最主要的办法就是你要静心,心静自然明。
心不静的时候,大道在你身边,你也感觉不到。这个心里要干净,不要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不要有那么多贪着。心静如水,这时候你对这个一气周流这个体系有了一个很真切的体会和把握了,然后你再去熟悉一些药物。再去熟悉一下体验、去体查这个患者的一气的状态,如果能够熟悉,能够学会比较熟练判断患者的生病的时候这个一气的状态,判断他的病势。根据患者的病势拿出相应的方案,你用针也好,用药也好,用按摩也好,或者用其它方式也好,拿出一个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不断的去提高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慢慢的就可以达到,处方用药来治病如影行随,随手取效,都可以达到这种程度。那个时候,你再回头来看《四圣心源》,你会发现,《四圣心源》这些所有的方子,还需要去背吗?不需要了。你现在考我《四圣心源》哪个方子,我不知道,但是《四圣心源》我看了很多遍,刚开始的时候,每一个方子我都知道它是哪个药哪个药,甚至几钱我都记得,慢慢的我就忘了,不需要再记了。所以我们用这个《四圣心源》,黄元御老先生在《四圣心源》里面对我们讲的这一套理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套理论你用得好不好,不在于你这本书学得好不好,不在于《四圣心源》里的方子你运用得灵活不灵活,而在于你对一气周流这个体系,这个真实存在的这种境界体验的真切,体验好了。今天晚上我就给大家交流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一段时间咱们再交流一下。我看有几位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咱们交流一下。
这是提的问题都在这儿了,那我就一个一个的给大家聊一下。悠闲老师问这个木郁风动怎么理解?这个就是木郁就是木气郁结在那边了。木气郁滞,气就会有余,气有余,为什么会有风动,木气郁久,它会化火,气有余而为火嘛,再一个它会有这个风象。如果这个木郁,郁在那个地方不动,没有地方去,那么它就会化火。如果它还有一些通路可以去,它就会形成风,这就是股气它在那里会有股力量,它就会往外散,就会形成风象,所谓的风象,就是一气周流,这种力量不是正常的柔和的那种力度了,比较急,比较快,带着一股劲,这就叫风象。它在外的症状就表现出一些颤抖啊,像这个出血呀,一些生理或病理的这个代谢物的排泄,这都是风象。这就是个比喻,风就是空气流动。木郁风动就是木气这个导致这个一气流动的急一些,像刮风一样,是这个意思。
如何判断一气周流的病象?这个正常的一气周流,它是很柔和的,这股气清透柔和,浑然一体。你摸着到处都是很顺滑的,你摸脉的时候,你望诊的时候也能感觉出这个舌苔上来讲它也是很均匀的。神气上是很自然,从各个层面你都能够看到这个正常的一气周流,它是这种圆融和谐。而一旦有病的时候,它就不是这样了。肯定有的地方有郁结,走不动了。有的地方可以是比较虚,比较急,就是一种感觉。这个东西不是你去判断,你直接就能感觉到,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他长漂亮还是丑,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你不需要去推断半天,这个人好像鼻子比嘴大,显得比较丑,不是这样去判断的。
十八个小男孩问什么药左升右降?这个需要大家对药比较熟悉,以后可能等药象这本书出版后大家看一下可能会更清楚些。这个咱今天就不多说了。
如是如是老师说:幼儿发烧有种说法是听之任之,以排陈寒,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我觉得小孩发烧他也是生病,生病你要去处理。只不过,就是对发烧咱们要处理的时候,要顺着一气周流的方向去处理,我们治疗发烧的同时,是为了恢复一气周流,用恢复一气周流这个办法来退烧,而不是为了退烧,让一气周流走不动了。所以西医它这个抗生素,有时候退烧很快。但实际上呢,抗生素对中土,抗生素是比较凉的,可以伤及中土的这个阳气。中土阳虚,中土它就转不动了。所以用抗生素的小孩,即使烧退了,他很长时间胃口都不好,就是对整个一气周流的状态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所以我们治小孩的发烧,还是要积极的去治,但是在治的同时要考虑到,顾及到小孩的这个一气周流,不能为了治发烧,损坏了小孩的一气周流。那么西医,它的缺点就在于没有看到这个一气周流的整体,只是为了治发烧。而中医,我在治发烧的同时,我是按照恢复一气周流来给他退,退了恢复得很快,不会有后遗症。这个发烧可以排陈寒,这个说法呢,也不是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小孩这个发烧,他毕竟还是一气郁结在这个地方了,如果他将这个寒气排出去,他自己就会退烧的。如果他烧了好长时间,他还退不下来,说明他本身没有这个能力把体内的寒气排出去,你不能听之任之,再说了这个发烧也不见得完全就是陈寒呀,有很多原因,不光是只有陈寒才引起发烧,所以这个幼儿发烧,听之任之,这个说法不太正确。
五行一个有问题了,是治一个还是其它都要治?这个是一气周流的把握问题,五行本来就是一行,就是一气,哪有五行。这个五行一个有问题,这个不可能出现这个情况,说我这个五行,只有中土出现问题,其它出现不了问题,它只是相对轻重的问题,一气本身是一个整体,只要有一行出现问题,其它四行都会有问题。你中土有问题的时候,升降肯定要受影响,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说,五行有一个有明显的问题,那其它的还治不治呢?这个就要看相对轻重的问题。打个比方说,这个中土有问题了,中土郁结住了,有中土郁结,如果没有其它的症状,只是觉得这个胃口有点差,舌苔有点厚,那你只调中土就可以了,因为其它的影响还不大,不需要升降的问题,可能不需要去管它,有可能一个平胃散就好了,只调节中土。相反如果这个中土郁结引起发烧,引起咳嗽了,引起不能睡觉了,那你就要治了,其它的也都要一块儿治。但是会有一个轻重,根源在中土,以中土为主。治与不治,完全在这个我们对病态的把握,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原则。就是还是我前面说的,你对整个一气周流这个状态,有一个真切的体会,对病人的病势有一个非常准的这个,就跟观察一样,就跟看到一样,有那么一个比较好的把握的时候,从哪个地方治,哪个地方用药轻,哪个地方用药重,需要用什么药,哪些需要升,哪些需要降,一目了然,你不需要去思考,就是不存在推理的问题了,都是很直接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如果有一些问题,在治病的时候有一些拿不准的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治的时候,那么大部分问题出在我们对病人这个病情的把握不够准,不够深,不够细。
这个老师问的关于营卫的问题,营卫这个问题在《四圣心源》已经有很清楚的描述了,你去里面找找有答案的,营卫就是经络的气血。
玄风说您能回忆一下最初您运用一气周流治疗的几个案例吗?我想不清了,案例太多。大家用一气周流来治,临床上如果用得多了,每一个案例都会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不需要回忆,碰着一个案例都是一个典型病例。
问道老师说,增加肾水收藏之力的药主要是哪些?一般是种子类的药比较好一些。
安子老师问是否理解脾胃的功能强弱就是人体正气的强弱?如果从后天的角度来讲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人体一气呢,它从先天来讲, 它的源头来自肾阳,还是不太一样,只要下焦肾气比较足,那么人体这个正气的强弱他就是脾胃的功能强弱,这么理解也可以。
问道老师说:我从扶阳的角度看,现今的病症,好像该收潜阳气的病症很多,所以问一下增加肺金收敛肾水收藏之力的药主要有哪些?肺经的敛降、肾气的收藏都是右路的问题,右路它往下降都要经过中土,所以,降肺气,收肾气,前提是首先你中土要转得比较好的前提下,降的药是要用比较滋润的药,像麦冬,沙参、山药都可以,这都是帮着往下润降的。同时,收藏就是种子类的药,主要是收藏肾气比较好,像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都可以。整个这个左路是温升,温润而升,右路是凉润而降。所以右路你在温运中土的同时,可以用一些凉润的药,麦冬是偏凉、偏润的药,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这个阳气引导下行,简单来说就是这样。今晚上就到这里,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