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痰浊,我们临床上怎么去看,去判断?最重要的是舌苔和脉象。从脉象来讲,我们说滑脉主痰呀。实际上,有痰时候的脉不见得就是滑脉。一般现在的痰,都粘浊之痰,有浊气在里面。浊气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清透。不清透的浊气,它就不能流通呀,它往往已经粘结在一个地方,堵在那不动。这是痰浊的一个表现。由于它比较粘浊,又容易粘在那个地方不动,所以就往往把一气给封住了。一气它想要流通的话,我们讲升降,表里升降,都是要透气的呀。一感冒,一受寒,就把表气给封住了,寒气把表气给封住之后,就是表气不开,马上就发高烧。没有痰浊,就会发高烧。单纯一个寒气,封了机表都不行。何况痰浊,在身体里,到处都给你封住了。你想想,还不到处都有病呀?痰浊在体内,把各个地方都给你粘住了。一气都走不动的时候,这个时候,一气在里面,好比一个人,在一个密封的房子里,或者在一个死胡同里,没地方去了。他着急地到处乱跑。他在脉象上表现,就是脉气非常地急,急促。所以,现代人,你摸他的脉象,大部分为脉弦,弦为木郁;脉促,就是脉比较急,急促的意思。不是二十八脉中的“促脉”。你摸他的脉,“嗵、嗵、嗵”,很着急地往上跳,就是脉促。还有就是脉很急,脉率很快,不光促呀,这些脉象,绝大部分,其实都是痰浊的脉象。是因为痰浊在里堵得呀,整个脉气都走不动了,表现出来的脉象。
如果这个痰堵得比较厉害的时候,脉就会出现脉气饱满、弦紧、有力急促,这种脉我也不知该取什么名字,我在临床上已经碰到过好多次这样的脉象了,这种脉象非常地有力、非常地饱满、非常地急、非常地紧,都是非常顽固的粘痰,只要化痰马上好转,所以有痰不见得就是滑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粘着的痰它的脉象表现出来的就是急,你摸着这个脉比较急的时候,你就要意识到有可能这里就有痰,脉比较急表现为脉紧、脉促、脉弦。什么时候会出现滑脉呢,当我们用了化痰的药,往外排痰的时候,痰已经开始往外排了,已经开始往外流动了,开始往外出了,但是,还没有排干净,这时候就会出现滑象,所以出现滑象的时候就是痰在体内可以流动。有痰,痰又可以流动的时候,可以排出去的时候,这时就是滑象。当然它还不能动,郁结的比较重的时候,就没有滑象,就是一个非常紧、非常促、非常急的一个脉象。当痰排出的多了,体内痰少了,脉就慢慢软了,就没有滑象了,所以滑脉主痰,滑象只不过是痰在人体内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的特征,痰浊在体内郁滞的比较紧、比较重的时候呢,它是一种非常急的脉象,不得出啊。当经过治疗它能往外出的时候,它表现出的就是滑象,就没那么急了,滑象也是比较饱满的,不饱满也不会出现滑象,滑就是流动光滑,只有流通、动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这个滑象来。在一个地方不动,哪有滑象。所有我们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摸到滑象是个好事,是好转了,痰浊开始外出了,没有滑象,说明你用药还不够,还得继续用药。
那么目前来讲呢,我们化痰常用的药,就是这痰浊怎么化解排出去,因为痰浊非常粘呀,直接用通下、泄下的药物去排,这是很难的,就是犯了我刚开始的错误。硬往下排就会伤正气,所以一定要先化。为什么要化呀,因为痰浊粘呀,你不化,它自己很难出去,你就想象一下咱们家里的油烟机,厨房里的很多油污,直接往下抠,把东西抠坏了都很难抠下来,你用一些去油污的洗涤灵这种溶剂,轻轻一擦它就下来了,是吧,然后再用水一冲它就干净了,多省事呀。化痰浊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化痰浊一定要想办法先把痰化开。
那么我们用药呢,什么东西能够作为化痰的一种溶剂,就象洗涤灵一样把身体里的痰化开,你不能给病人喝洗涤灵去吧,我们中药里这种类似溶剂,能够化痰的药有很多。咱们最常见的有复方竹沥、鲜竹沥、竹茹,都是很好,一般的痰用它来化痰,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一般我在临床上都用一对药,就是竹茹、桔梗这一对药,基本上所有的方子都会用到,这就是一般的痰,竹茹是通达的,桔梗比较清透,都是比较滑利的,这个药煎出来都是比较芳香、滑利的,能够把痰给化开。但有一些比较顽固的痰,象我刚才讲的脉气很重的,郁的很重。你用竹茹、桔梗,这两味药药力比较轻、缓和,它可能化不开,那怎么办,我们就要用一些再厉害一点的药。再厉害一点呢,就是用皂角和大枣,这是仲景的经方了,皂角丸。皂角,它的气非常的辛窜,皂角能够取嚏,把皂角稍微一砸,闻一闻,马上打喷嚏。它的气辛散、走窜、非常冲,正因为皂角这个偏性比较大,皂角以前就是做肥皂的,所以它化痰的力量非常大,一般来讲咱们在临床上凡是碰到顽痰,很少有皂角化不开的。这个药非常厉害,正因为它这个药非常厉害,所以呢,也容易伤着正气,伤着中土之气,辛行走散,为了缓和它的这个走散之力,保护中土之气,张仲景用大枣和皂角配合着用。皂角丸就是和大枣一块用的,所以我在临床上也是用皂角必用大枣,因为皂角很厉害,所以用量千万不能用多,一般人0.5至1克就足够了,小孩呢 0.1到0.3克就够了,很少有用到2克的时候,当然个别情况也有用到五六克的时候,那么大枣用多少呢,一般就是比较好的大枣,大一点的,0.1克皂角配一个大枣,0.5克就配五个,1克就配10个。按这个比例来就够了,就是皂角少,大枣多。大枣肉比较多、甜,又比较粘,即能养胃,养中土,也能做为皂角这个药的载体,加强皂角的流通之力,当然大枣本身是偏收的,它是把皂角这股非常强的辛散之力用大枣比较粘的养润之力把它包藏起来,避免它伤胃气呀,专门去化痰浊,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要用皂角一定要配合大枣一块用,不要单纯用皂角,伤胃非常厉害。
那么这个痰浊在体内我们把它化开之后,还要把它排出去,我们知道湿气可以通过小便排出,浊气很难通过小便出去,只能通过大便排出去。所以排痰浊,我们大部分用的是通六腑,通腑泻下的药。我最常用的是黑丑,黑白丑就是牵牛花的籽,因为牵牛籽这个药呢,相对药性比较平和,它也是比较粘滑,把它打碎了煎出来的药都粘粘的,象粥一样,它就容易把这个痰带出去,都是滑利之品。痰浊本身是比较滑的,粘的,同性相近,所以黑丑呢,它是一个排痰排的很好的药。有时也会与槟榔、大黄、桃仁、杏仁等配合用,但最主要的是用黑丑来排痰。冬瓜子也可以,冬瓜子也有比较柔和地排痰效果,有些老年人、气比较虚的,不耐黑丑的就可以用冬瓜子。
对于这个痰浊的治疗呢,一个是化痰一个是排痰,分这两个阶段,分这两步,这两步其实开方的时候一般是同时用,化痰药与排痰药同时用,这是处方的应用。我们有一些简单的小病,不愿意喝汤药的,如果想吃点成药,简单的化一下痰,那么复方鲜竹沥这个药不错,这个药稍微偏凉一些,一般有点痰浊的时候热一下喝,不要凉着喝,效果也是不错的,只要把这个痰浊的问题处理好了,其它的问题都可以完全按照《四圣心源》的这个方案来治疗,都没有问题,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今天晚上主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大家在临床上治疗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痰浊的问题,这是古代和现代,古人与今人环境的变化,体质的不同。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么多,虽然内容不多,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问题。后面讲具体的一些疾病的时候,我给把黄师讲的疾病归纳一下分类,分类之后再集中起来讲,这样便于大家掌握,讲的时候我会尽量结合一些病例,让大家听了之后呢,至少能够学以致用,不能学了半天,还停留在书本上,还有一些时间,大家看有什么问题我们再交流一下。
课后问题
1.虚灵明净问:血脂高是不是痰浊?
血脂高是痰浊。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这三高都伴有痰浊。
2.源头活水问,吴茱萸汤可以化痰吗?
吴茱萸汤这个里面有生姜,有姜就有化痰的效果。但是吴茱萸汤这个本身主要不是化痰的。主要还是破浊气,破这个阴寒郁结的这种方子。痰浊一定要温化呀,温的话就是生姜,干姜。化的话,那就是我讲的那些化痰的药。为什么要温化,因为痰浊本身是种阴邪。阴凝之邪,阴邪需要来温化,需要用温热的药来温散开。那么黏的这个方面,黏浊的这个特性,需要用这个化痰的药把它化解开。所以这个温化,痰浊温和化,两方面不可缺少。所以我用药的时候呢,生姜、干姜,也是我非常常用的,方子都有,配合化痰用的。
3.闲着没事问:讲的这个痰和气管里产生的痰是一样的吗?
这是不一样的,我们讲的这个痰浊呢,主要是一种弥漫全身、五脏六腑,无处不在的一种黏浊之气,是这么一种痰。它也包括气管里产生的这个痰,气管里产生的痰只是我们讲的这个痰浊之气的很少一部分。
4.虚灵明净又问,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比如梗塞、血栓等是不是也是痰浊?
疾病本身呢,它不是痰浊,但是呢,导致这个疾病本身的因素,必然有痰浊,还有这么一个区别。那么这种病在治疗的时候呢,从这个治标的角度,可能要用一些养血活血的药。从治本的角度,一定要用这个化痰浊的药,改善体内的环境。
5.谦明生问,说不同的药针对不同程度的痰浊,那我们怎么来判断痰浊的黏稠的程度呢?
这个东西呢,主要是通过舌苔、脉象来综合判断,我主要是凭脉象来判断。从脉象它这种郁滞,越紧,越急的时候,脉越沉,越有力。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这个痰浊郁结得比较重,需要用皂角。相反这个痰浊如果比较轻,还有一点滑象的话。脉有一点滑象,还能流动,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用这个竹茹或桔梗之类的就能够把它流通出来,就不需要用皂角这样厉害的药。从脉象来讲,有没有滑象,可以判断这个痰浊的黏稠程度的一个标准。有滑象,痰浊可以流通,用药可以轻一点。没有滑象,脉比较紧,郁得比较重,就是痰浊比较重,可能需要用一些皂角这种比较厉害的药,先把这个痰化开,主要是这么个区别。从舌苔来看,它看这个黏滞的程度,有的看着比较黏滑,这就好祛,有的看着都结滞到一块了,舌苔有种板滞的感觉,这样比较重一些,可能是用的药比较厉害一些。
6.杏林小学徒问:化寒痰一般用什么药?皂角用的是大皂角还是猪牙皂?是煎服还是冲服?
这个痰呢,凡是痰,必然属阴邪,痰浊都是阴邪,所以呢,其实没有什么寒痰热痰区分。,是痰必然是阴邪。之所以分这个寒痰和热痰,它是这样,如果这个本身阳气比较弱,一气受到了郁滞,痰浊黏滞在这个地方,在一气的周流,一气的本身弱,没有郁而化火,这个痰,我们就认为是寒痰,阳气弱呀。如果本身正气比较足,痰浊也比较重,一气被痰浊郁滞在这个地方,它郁得比较重,郁而化火,有这个上火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就成了所谓的热痰。不管寒痰与热痰治疗时都要温化,热痰可以用少量的清热药,把这股郁热之气,把它散一下。但是化痰的时候,还是要用热药,生姜该用的用,像张仲景的栀子干姜汤一样,干姜是温的,栀子是寒的,寒热并用。所以呢,化痰这个温化,姜是必须要用的。皂角用的猪牙皂和大皂角都一样,效果是一样的。那么都是煎服,不是冲服,打碎,直接煎服就可以了。冲服的话,它药劲肯定是就有点大了。
7.乐无忧问:一般化痰的药量如何掌握?
一般化痰的药,我用竹菇、桔梗都用十几克。皂角、大枣刚才也给大家讲了。一般情况下,常规用药就可以不用太大。
8.松竹问:控涎丹化痰怎么样?治老痰用这个方是不是可以?
控涎丹呢,大戟、甘遂、白芥子。方子很好,药就是有点猛,它伤正气比较厉害一些。一般是急症的时候你可以用。临床上碰到的大部分不是急症,都是一般的慢性病。慢性病呢,用这个我觉得太急了。慢性病它本身就是来得比较慢,就用一个普通的化痰的药,慢慢化就可以了。控涎丹偏于有点比较强势,强势排痰的这么一个药,类是这么一个东西。这个药呢,个人是不太赞成在临床上去用这个药,有点太生硬,还是慎用一些比较好。要是急的时候临时用,排排痰是可以的。
9.不想这个朋友说:误用蜂巢蜜之后,出现咽部有痰有时像鸡蛋清一样,有时像白乳胶一样,这样的痰浊如何去化呢?
这个还是温化呀。最简单的办法是,可以喝点鲜竹沥,慢慢喝一点。
10.圆运动的烟说,这个脉弦细,咽喉老感觉有痰,大便长期很粘、溏,除了脾胃寒湿,是否因为痰浊引起?如何治疗呢?
这个估计还是有痰浊。,治疗你加上化痰的药就可以了。化痰浊的药我也都给大家讲了,你自己加上试一下,应该会有效果的。
11.闲着没事问:胡万林用芒硝的下法排痰浊,大量的饮水以治重症是不是也有点道理啊?
芒硝去痰浊,这个有点讲不通。芒硝就是比较简单的排下,如果用芒硝来排痰的话,也是比较生硬地排痰,这个不够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