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杂病解三:小儿湿疹的治疗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上一次,我们讲了《四圣心源》的一些病症,跟我们临床上见到的那些疾病差别比较大。书里面讲的各种疾病,我们也能见到。但是,我们在临床见到更多的疾病,书里其实是找不到的,或者说是很多不能完全对得上。我想咱们学习《四圣心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以致用,能够治疗我们身边朋友的疾病,为患者解除病痛,能够为家人朋友提供一些帮助。所以我想,照着原书讲,可能离我们见到的疾病稍微远一些。我想,能不能换一方式,我们就把日常生活中能碰到的一些很具体的疾病,应用《四圣心源》的理论讲一讲。我们应怎么去治疗?怎么个思路?后面我不打算按照《四圣心源》的原文去讲了,就是抛开《四圣心源》这本书了,完全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讲。这样呢,就跟讲医案一样,一次讲一个病。讲一个病,把一个病讲透了,大家就知道怎么去治了。

  跟黄元御后面的病,讲上这么一节:这个病什么原因?怎么去治?用什么方子?是类似的。只不过,我们把这个病换成我们在临床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比较近的、比较熟悉的疾病。换成这个形式,我想,这样对大家的帮助,或者说讲的这些东西与大家更接近一些,是吧?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单凭着就书讲书,讲是好讲,讲一大堆废话,也没多大用处。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试着讲临床吧。

  今天,先讲讲小儿的湿疹。小儿是一家的掌上明珠。小儿有什么头痛脑热的,一家人都跟着着急上火,都乱了。那么,小儿湿疹呢,是一个非常难缠的一个病,很多小儿,不是说几个月不愈,而几年都治不好。家长也着急,很痛苦。因为,在临床上,碰到了一些这样的小儿,所以,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儿的湿疹。

  小儿湿疹,这是西医的病名。那么,它的主要症状,就是小儿的皮肤上长小疹。这小疹子,就是痒呀,流水呀,破溃呀,就是破了,烂了。它长的位置,主要长在脸上、胳膊腿上。一般都是长得对称,这边有,那边也有,两边都是对称着长。打个比方,一般来说,长在脸上,左边脸有,右边脸也会有。刚开始,可能长红色的小疹疹,这些红色的小疹疹还痒。 小儿子一挠,就挠破了,就开始流水;有的不挠,自己也会破,跟着流黄水。流水的时候很痒,流水后就结痂。结痂后,这地方就不透气,就更痒。所以,长湿疹的小儿,一般哭闹比较多,又痒,自己又不会躲避,自己挠了,碰了,挠了出血了都有,越挠越痒。有的小儿,因为湿疹吃不好饭,也睡不好觉,晚上一般会痒得厉害一些。时间长了,体质就会变差。

  湿疹一般多大的小儿多见呢?一般二岁以下,从几个月到一两岁的小孩最多见。 当然,大点的小儿也有,成人也有,相对较少。一般来说,五六岁以上,小儿湿疹慢慢就好了。五六岁以下的小儿比较多见,尤其是二岁以下的小儿。有时候可能比较严重,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小儿比较小,甚至只有几个月,吃药有时也不好喂药。所以,很多父母只能买一点各种膏呀,抹一抹,有的能控制住,控制一段时间,有的可能效果也不好。那么,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年轻爸爸妈妈来讲,是一个很挠头的问题。今天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给大家交流一下。谈一些我的看法,给大家提供一些治疗的方案。希望能对这方面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首先分析一下小儿湿疹这个病,这个病因。小儿湿疹虽是西医病名,实际上它确实体现了这个病中医方面的特色。它确实是由湿,湿气郁滞,作为一个致病的诱因,慢慢演变过来的。

  我们知道小儿呢,小儿他长得很快呀,越小的孩子长得越快。那就是一股生发之气,升发之气非常旺盛,这股长发之气,若从左路肝木之气角度来讲,它就是一股肝气,一股木气。如果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讲,这股木气来自中焦脾胃之气,来自中焦的土气。所以小儿是一股土气,土气就是一股正常的湿气。正常的中焦土气是阴阳和合,合而为一,象一股气一样,为什么说一气周流?一气,周流的一气,就是阴阳合和的意思,所以正常的土气就是一股湿气。中土化生成湿气, 正常情况下,中土化生湿气是一股正常的气,就是我们讲的中土之气。正因为小孩这一气生发有力,生机勃勃,这股湿气也是非常流动,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中土之气是这样的,小孩一身之气都是这样的。但是小孩这股气生机勃勃。所谓的生机勃勃,它阳气足,因为它是一股浑然一体的气,阳气足的同时,意味着湿气盛。小孩一张口,他的嘴里,总是润润的,总是有很多的口水,非常饱满的津液呀。有的小孩就象流口水一样,其实,它并不是脾胃虚,是小孩子阳气盛,阴津也足,所以他有这么一股蓬勃的气息。这股气这么有生机,同时,这孩子毕竟小,整股气的力量,或说整股气的气势还是比较小的,就跟芽一样。小孩就是小苗嘛,它虽然很有生命力,但毕竟很弱小,所以他的这股长发之气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影响。

  小孩为什么容易生病呢?一点因素就把这股气给影响了,生病了,但是,也容易好。稍微一调整,它就恢复过来了,就是容易病也容易好,病来得快也去得也快,就这么这特点。为什么湿疹好得这么慢呢?为何不容易好?原因在于这股湿气是郁在里面,郁得比较重。这小孩一般得湿疹是怎么的呢?从我们接触到的孩子来看,大概分一下,得湿疹的小孩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先天从胎里带出来的,这个小孩他妈妈的体质也不太好,本身就是痰湿比较盛的体质,就怀了他。他本来就在一个痰湿很盛的环境中生长,生下来之后,就有很重的痰湿,影响了小孩他本身比较清纯的升发之气,影响一气的升发,这类小孩容易生湿疹。还有一种是小孩误治引起的,例如感冒了,发烧了,很多孩子的家长,用西医的办法治疗。西医无非是的减热镇痛呀,退烧的药治疗,然后,用消炎呀,杀菌呀,抗病毒呀,这类的药。这些药,一般都偏凉,偏凉就容易伤中阳。

  中阳之气一旦受到损伤,那么中土就会运化无力。脾胃是中土,运化无力的时候,就容易瘀滞而生湿气。由正常的生机勃勃的湿气变成瘀滞不动的病态的湿气,时间长了,变成痰浊之气。这股痰浊之气,粘着在体内,久而不去,慢慢地影响整个经络之气的流通。经络之气堵在那边不动了,它就会郁而化火,就会发出小疹。小疹憋得厉害,就会溃破,就会流水。流水是一种湿气往外排的一种现象。湿疹其实也是一种身体自我纠偏的方式,实际上是它利用这种方式,向外排郁结的湿气和停滞的火气,是身体自治自救的一种表现,这是第二种情况。那第三种情况是什么呢?第三种是小孩打预防针,这个疫苗一般都是灭活和减毒的那种病毒或者细菌来刺激身体产生抗体。疫苗本身是大概是用细菌与病毒做出来的,疫苗本身就是一股浊气,它改变不了本身是一股浊气的性质。

  从这个角度看,就是一股浊气,尤其是肠道系统的疫苗,例如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小时候,我们都吃过。这个东西就是容易入中土的湿浊之气,阴浊之气。吃之前,都是在冰箱里放的,本身就比较凉,所以小孩一吃,本身是一股浊气,又比较凉,如果小孩子中土弱,中土转不动,浊气就会在体内留下了,也会成为体内的痰浊,也会引起湿疹。所以目前从临床上,我见到的患者基本是这三种情况。一种是先天的胎里带出来的;一种是一般的感冒发烧啊,或者是什么误治啊,用抗生素之类的凉药误治导致的;还有一种是打预防针,打针之后预防针疫苗这股浊气引起的。总而言之,不管什么情况。它最后的根源都是两个,一个就是中土受了损伤,土气弱了,中土转不动了。脾胃之气都比较虚,中焦斡旋无力,这是根源。《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假设孩子中土之气,脾胃之气比较足,即便有什么浊气他自己也能够化解排出。正是因为他本身中土之气比较弱,所以自己解决不了身体内的这股浊气,所以这股浊气就在体内致病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浊气的问题。体内的这股浊气,不管是什么途径来的,不管怎么生成的,它这股痰浊之气,它是非常黏着的,粘滞。这股痰浊之气呢,它主要是郁积在中土。中土这个系统,中土就包括脾胃啊,肠啊。但是,人体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气不管是升还是降,都要经过中土,或者说都是中土之气升降的一个变现。中土之气升上来就是木气,降下去就是金气。所以人体十二经脉,它的循行,它的气血其实都是脾胃之气的一个外在的表现。那么中土有这么重的痰浊的时候,因为一气,中土之气的这个一气,它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要流通得到的。所以这十二经脉流通的气也都是中土这股气流通过来的,那么中土的气已经被比较重的痰浊郁滞了。那么这股气呢,它在体内流通的时候,十二经脉之气,五脏六腑之气,它在体内流通的时候必然要受这股痰浊之气的影响,这股气会变得不够清透,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整个气机的升降出入,它都要受到中焦这股浊气的影响。因为这股痰浊之气主要集中在中焦,实际上在体内也是无处不在的,因为它随着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经气的流通,它是遍布全身的。如果从有形痰浊的角度来讲,它主要集中在中土这个系统。如果从无形浊气的角度来讲,十二经脉无处不在。这股浊气就跟一个人抽烟一样,烟在抽烟的人嘴上,烟气满屋子都是,这个意思。所以有一些容易郁结的地方,比方说肝经、胆经,肝胆经它都属于木气这个系统。那么最容易受影响的。它主升发,主宣达啊,一有郁结首先就表现出来了。所以小孩的湿疹,它很多是在耳朵前后,耳朵前后属于胆经的循经位置,最容易长湿疹。再一个就是湿疹,痰浊之气是阴邪,阴邪会影响在稍微偏阴偏里的位置,像胳膊腿、肘关节的内侧也容易长,它外侧也有长的。

  一般来说初期,急性期的湿疹,刚长的时候,因为它体内的阳气还比较足,升发之性还比较强,所以它带着痰浊之气它往外发,因为痰浊堵在里面,这一气在里面周流堵着,到哪儿都走不动。哪儿都受限堵着,那它怎么办,就往外冒。哪个地方容易透气就哪个地方往外冒,哪个地方就长湿疹。所以,脸上阳的位置,头面部然后四肢外侧也是属于偏阳的这一面它容易长。随着时间长了久治不愈,慢慢的阳气就开始弱了。没有那么大的劲了,冲不出来啦,它就会慢慢的郁在里面,郁在一个偏阴的位置,所以慢慢的就会向四肢的内侧、脖子、肚子这些地方就开始容易长了。

  从湿疹分部的位置,它是偏阳的位置还是偏阴的位置就可以知道体内阳气的强弱。如果阳气还比较足,那么一般长湿疹的位置就是偏阳的位置,而且湿疹大部分比较红, 比较痒,容易破,容易流水。如果长在偏阴的位置呢,一般来讲就是时间比较长了,湿疹大部分不是那么红了,可能只是偏痒,也不见得就流水,只是长个小疙瘩。这也是有个阴阳的区别与轻重、新旧的这么一种区别。那么湿疹长的越重越急性期的越好治,越是慢性期的长的比较阴的地方的,流水不厉害,只是稍微有点痒的其实反而不好治,治得要慢一些。这是我们从症状上大概分了一下,那么根源上来讲就是刚才讲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中土虚,再一个就是痰浊郁滞比较重,郁滞了一气的升发。为什么小孩容易长湿疹大人不容易长?大人的一气已经没那么大的劲了,人的身体都不长了,所以这一气 相对来讲比较缓和了。身体有点痰浊,顶多有点咳嗽啊,身体有点痒啊 ,一般是这么个情况。小孩因为正在长身体,所以这一气非常有冲劲,升发之力非常强。一旦有郁滞挡住了,那么它是不受约束的,它一定要找个地方宣发出来。这不让我走,我要找个别的地方走出来,有这股长的力量。所以痰浊堵着的时候,他就容易以这个湿疹的形式长出来,往外发越这种郁结之气。

  那么之所以长得厉害,又流水,又痒呢,流水就是阳气外泄,湿气外渗这么一个象;痒呢就是不通,痰浊堵着郁而不通,红呢就是郁而化火,都是小孩阳气盛,痰浊郁滞比较重的一些表现。很多人治疗湿疹是从清热利湿的角度去着手,效果并不好。因为很多人就说湿疹不就是湿气嘛,叫湿疹它也流水不都是湿气嘛,为什么我用利湿 ,疹子比较红我用清热啊,清热利湿我都用上了,运中焦的我也用一点,为什么效果还不好呢?那么根源就在于邪气的性质我们给他搞错了。引起湿疹尤其是顽固性的湿疹,引起湿疹疾病的根源,不是湿而是痰。当然,痰刚开始可能会是一个湿气,慢慢的就会变成一个痰浊了,单纯的湿气是不会引起湿疹的,因为湿气是比较清透流通的,它可能会引起全身的无力,可能引起发烧是不至于引起湿疹的。只要是引起湿疹就是气淤滞的比较重了,好像一股气没地方去了,完全堵上了,它才会冒出一个疹子,鼓起来了,逼得这股气没地方去了。找了一个穴位,这个地方还行,能喘口气,能透透气,鼓出来,长了一个疹子,是这个意思。什么东西能把整个经络之气能堵得这么厉害,能把它逼出一个疹子来,只有非常粘滞的痰浊之气,只有痰浊这股邪气才有这么强有力的粘滞之性,才能把一气瘀滞得这么厉害。所以只要见到湿疹,必定体内有比较重的痰浊,而不是单纯的湿气。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一谈到湿疹,我们就知道从邪气的角度来讲,它的根源是痰浊而不是湿气。这一点要搞清楚。如果这一点搞不清楚,那么湿疹是很难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