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杂病解三:小儿湿疹的治疗(3)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基本方的基本药量 :皂角0.3克 大枣5个 白蔻3克 甘草10克 薄荷3克 焦栀子0.5克 干姜5克 酒大黄0.5~1克

  这个量对一般的孩子是比较合适的量,这个量就够了,加减变化的量,可以随症处理。这个就是基本方的量,一个大枣大概就有个3~5克,5个大枣大概至少30 克左右是没问题,所以大家看一下,这个方子的剂量,除了大枣其它所有的药加起来的量也没有大枣的多,所以这个药熬出来就跟大枣熬出来的汤差不多,很甜的味,很好喝,其它药味都被大枣这个甜味给盖住了,所以这个药很好喝的,小孩都很喜欢喝,不难喂。不用挰着鼻子灌,哄着喝都能喝下去,但是效果非常好。喝了这个药之后呢,小孩儿的大便可能会有点稀,有点粘,这不要紧。这个方子正常情况下,多长时间能把小孩子的湿疹治好呢,一般用上这个方子后的两三天,甚至一天,就会有一个明显的减轻。要想彻底好,还是要靠小孩儿的脾胃慢慢地恢复,只有小孩儿的中土脾胃完全恢复了,这个湿疹才会完全好。不是说完全靠药物,把痰浊去了,就完全好了,这个药物把痰浊去了,中土很虚,还没有恢复,它还会自己继续产生痰浊。这个病好的会比较慢,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这不是说我们的方子不太好,而是因为小孩的脾胃、中土之气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就用这个方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刚开始可以祛邪为主,后来慢慢加强扶正的力量,加强运中土,扶正。扶正就可以加一点炒麦芽炒山药、党参这类柔和的药,可以加一点,不要加太多,或者给小孩喂的时候,可以喂香燥的米粉啊之类的。

  这个方子治疗小儿湿疹治愈率是多少呢?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都可以按这个方子去治。急性的呢,焦栀子的量可以稍微加大一点;慢性的呢,可以不用焦栀子,可以加大干姜的量,还可以加一点活血的药;久病呢,有一点血瘀,还可以加一些当归、桃仁,加强养血疏通的力量,慢性湿疹,可以慢慢好起来。以这个方子为基础来加减,小孩儿湿疹这个病治不好的可能性非常小的,基本上都能治好。

  今天给大家讲了这个小儿湿疹的基本方,讲得比较具体,大家可以拿来即用。具体的变通,要靠大家在临床上斟酌。方子的量比较小,比较安全的,没有风险。皂角这个药,药力很强,这个药基本上是无毒的,像西医上灌肠都是用肥皂水,他不用洗衣粉,为什么?肥皂水是比较安全的,所以皂角是比较安全的。药力非常强,但是较安全,即便你这个量拿不准,与大枣同用,只是肠胃有点不舒服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要注意一点:皂角不能单独用,皂角一定要与大枣一起用。若不与大枣一同用的话,伤脾胃是很厉害的,这一点一定要记住。皂角辛散之力非常强,不需要用太多,只需一点点就足够了。今晚讲小儿湿疹就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再交流。

  课后问题

  1.老师:刚才说到煎药的问题。因为我们用皂角呢和大枣啊,这两个药是我们主要的治疗湿疹的君药。皂角辛散动的很快,大枣呢比较粘滞,偏收敛。我想把这两味药把它融合一块呢,需要我们煎药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个药煎的时候一定要水开了之后要多熬一会,就是多加点水。熬四十分钟至少。有时间熬一个小时也可以。不能少于半个小时,最好是熬四十分钟以上。这样大枣熬得比较烂,整个药稍微有点稠的感觉。熬一遍就可以了。不需要熬第二遍。就是多加水,熬的时间长,熬成一小杯来就可以了。整个这个药呢比较稍微有点粘稠的感觉,就是枣糕一样,也不是枣糕,就是枣的浓汤一样。小孩喝比较好喝。一般的孩子一天一付就足够了。有的很小了孩子,只有几个月的孩子,他喝不了这么多药的。一次就喂上几勺的,两三勺。小勺勺。喂上两三勺就可以了。喝一点就管用。不用非得喝完。

  2.兰儿问:“成人湿疹与小孩湿疹有什么区别?”

  老师:成人的湿疹,因为成人的阳气弱,所以成人治疗的时候一般是慢性湿疹居多。所以要加强温阳与活血的力量。久病多瘀。成人与小孩也可以用这个底方,加强温阳,温运中焦,和活血化瘀力量就可以了。

  3.五行相生问:“青春痘的治疗思路也跟湿疹一样吗?”

  老师:不一样的。青春痘的治疗主要还是肝瘀、肾虚为主。也有中土的问题,但是不像湿疹它纯粹是一个痰浊的问题。不一样。

  4.四圣心得问:“流水是郁结之气往外疏散,要用疏达木气的药。这方面的药怎么用?这方面的药比如桂枝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

  老师:那么这个时候是不能用桂枝的。疏达木气我们用的是薄荷。薄荷是辛凉的。因为它瘀而化热了嘛,所以用薄荷辛凉之药来疏达木气,不要用桂枝。因为桂枝桂枝增加郁热,不能用。小孩湿疹的脉象,有湿疹小孩的脉象一般是比较冲,比较急促,急促有力,憋在里面出不来的那种感觉。

  5.恋家之人问“长过湿疹的人一般都会过敏吗?”

  老师:很多家长说这个小孩一过敏就会出湿疹,容易长疹子,或者长荨麻疹。荨麻疹其实就是类似比较轻的湿疹。我们知道湿疹的病根呢,从正确的角度来讲它在中土,实际上荨麻疹就是过敏,它的根源就是中土虚。这个我们以后再讲。

  6.青青问:“老师,小孩的湿疹不是很严重,那么如何用药来调理脾胃为好呢?”

  老师:湿疹不是很严重的话,只要有湿疹必然也是有痰浊的。喝点复方鲜竹淋,吃点象炒麦芽这样的。就是炒麦芽当茶喝。或者炒的大麦,泡水喝,养养脾胃。平时吃点容易养胃的药。兼带喝点复方鲜竹淋化痰的就可以了。

  7.一气孤行说:“我的下巴容易得湿疹,是否可治痰浊的思路一样处理?”

  老师:不管在哪儿得湿疹。下巴得湿疹就是湿浊郁在下焦为主。可以用一些通利下焦的药,通利下焦的药象茅根,可以加一点。

  8.洁问:“老师,请问成人湿疹很较重,本来每年都发,两年前吃绿豆薏米仁后,就不见症状了,这是不是把痰浊逼回体内了,这样错的吧?”

  老师:这个情况呢,一种可能是是绿豆薏米它利湿嘛,湿气一去,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湿浊在体内瘀滞了。气能够流通了,湿疹就不出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绿豆薏米这个药偏凉,流通湿气的同时也会向外泻散阳气。如果这个药吃多了,伤了阳气。阳气弱了,没有力量向外发了。也有可能是这样。痰浊还在,身体这个病它还没有好,只是阳气弱了,它发不出来了。也可能是这种情况。要看具体情况不好说,没见着人。

  9.既逸且康问:“老师,能讲一下平时我们怎么煎药吗?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老师:平时煎药的话就是水开之后再煎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10.杏林小学徒问:“请教老师几个问题:1、湿证忌甘。湿疹甘草用10—15克量不大吗?2、成人皂角用多少?3、化痰用竹沥水行不行?”

  老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一般来讲痰浊或者湿气比较盛的时候,我们是禁忌用甘草的。因为甘草守护中土,它是偏守。偏固的一个药。用上甘草的话必然会加重痰湿之气的壅滞,加重郁结。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还用这么大量的甘草呢?原因就是我们用了皂角。因为皂角通行疏散之力太强大。即便你用一点甘草你都挡不住它。你要不用甘草,它能把中土给你拖散架了。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用甘草、用大枣。用那么多大枣都挡不住它呀。就是因为皂角这个药力太厉害。所以这里用甘草一方面是固护中土,另一方面是防止皂角这股气辛散太过,把虚弱的中土之气给拖散架了,把中土全散开也不行。是配合皂角来用,如果不用皂角,只用一般的化痰的药,像二陈、竹茹之类的,你在用甘草的时候就要慎用了。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们用甘草是因为用皂角所以才用甘草。成人皂角用多少?成人一般也不需要超过2 克,1—2克也足够了,个别情况下,有些顽固的病症,有时候我会用到6克左右,这个很少见的。化痰用竹沥水行不行?也可以。这个力量是不一样的。竹沥水可以认为是一个小榔头,皂角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大铁锤。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用皂角来化痰,就是用大铁锤子轻轻敲,不用使劲就把东西敲掉了。就是这个意思。

  11.圆运动的烟问“以前小时候在大腿两侧胆经路线上常发湿疹。西医说,对称性神经皮炎。后来用皮炎平给压下去了。为什么在胆经上两腿相同的位置同时发湿疹呢?”

  老师:刚才我也讲了,这个湿疹一般是对称性的,两侧对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说,因为这个湿疹的病根在中土。中土是既不偏左也不偏右。无处不在。只要中土有病,它就两边同时出问题。如果单纯哪一边出问题可能就不是中土的问题。《金匮》里面讲瘀积的时候,体内如果有陈寒瘀积,它会表现在脉上, “积在左”,应脉,就是它会出现在左脉上,“脉在左”;“积在右”, “脉在右”。 如果是“脉双出”,积在中间则脉双出。如果说这个问题它长在中间,既不在左也不在右的话,两边脉都能表现出来。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因为病根在中土。痰浊之气都是偏于中焦的中土的,所以症状上它表现就是两边都出现。并且是对称性的出现,这个情况比较多见。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知道它的病根是在中土的。湿疹呢,它不光是单纯的湿气,而是痰浊。痰浊有时候我们说呢,通过锻炼、排痰、刮痧这些方式是很难去掉的。它很粘滞,所以一定要化解。

  12.快乐养生问:“小孩容易出痱子类似湿疹吗?治疗方法可以采用小儿湿疹的治疗方法吗?”

  老师:这个长痱子和湿疹还不太一样。长痱子是郁热,也有湿的因素,主要是郁热。与湿疹是不一样的。

  13.山上月问:“老师,成人吃皂角与大枣要熬多久比较合适?”

  老师:成人吃皂角也是要熬的时间长一点。一定要熬的时间长。一个小时最好,至少要四十分钟。就跟熬稀饭一样,熬的时间越长越柔和。效果越好一些。刺激性就差一些。本身他是正虚邪盛,我们把两个药性差别很大的要想熬到一块,比较和合的话,那需要一定的时间。

  14.澄素问:“手气脚气跟湿疹是一个道理吗?”

  老师:有点类似,但是不完全一样。我们这个方子治手气脚气也是有效的。但是这个手气脚气呢,还有一个病根啊,还有一个局部感染的问题。从西医来讲,它这个湿气以局部为主而不是以全身为主。湿疹是以脏腑为主,而不是以病处为主。简单地说,脚气的病根它就在长脚气的那个地方。湿疹的病根在肚子里面在脏腑里面。

  15.yfkzzl问:“汗斑的治法与湿疹治法相同吗?”应该是不一样吧。汗斑我没怎么治过。

  16.逍零问:“老师好!近来见过好几个慢性搔痒证的患者,长时间的有几年。一般的中药很难见效。所以每要服止痒的西药。他们有没事时就痒的,有今晚加重的,有睡觉时在被子里暖一下开始痒的,有下肢重的。请问老师,这些发作特点都分别是一些什么样的现象,对应治疗的方法又是什么 ?”

  老师:慢性搔痒证有可能是血瘀,也有可能是痰浊。或者两者是兼而有之。要分开对待。我们这个方子也可以试着用一下,加上活血化瘀的药。

  17.“‘土为四维之中气’ 如何理解?”

  老师:土气和四围之气是一样的。状态不一样而已。火生土,君火、相火本质上也一样的。可以看看以前的讲座

  18.孔惪の蓉问:“胸部长很多红疙瘩是湿疹吗?初中生脸上长青春痘是湿疹吗?都怎么治疗?”

  这也不一定。可能是类似青春痘。

  19.一叶问:“老师,寒凉药清热,它是把这股热气清到什么地方去了?”

  老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寒凉药是清热的。它是怎么清热的呢?所有的寒凉药味都是苦的,偏苦。苦味药呢,《内经》讲它是降泻发破,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或者说苦味药呢,它有收敛和疏通的。怎么讲这个意思呢,就好比它把这股热气捆起来。一般的热气,阳热之气火性炎上发散的呀,你很难把它收拾起来,一般的药是收不住的。这个苦味的药它有这个本事。它象一根绳子一样它把这个热气捆起来收起来。收起来呢,这个热气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假设你用这个凉药不是很多的话,这股阳气集中一块了,它自然会降下去,自然就下行。阳气下降,自然就像身体的一股阳热动力一样,帮助人体完成一些生理功能。履行它的正常的职责去了。假设这个用的这个苦寒之药太重太多的话,它可能捆死了,收得太厉害。这股热气它散不出去,这股热气就留在这个地方反而会加重郁结。所以黄连久服容易上火,就是这个意思。

  20.“湿疹外用用什么药?”

  刚才忘了说了,顺便说一下。小孩湿疹外面痒的厉害。容易流水什么的。从中药角度来讲,就是从止痒、生肌、长疮面这个角度讲呢,就是用苍术、甘草、蝉蜕,稍微加一点黄连这样的药就可以,苍术、甘草呢,主要就是化湿气的,蝉蜕是止痒的。一点点黄连是清火气。封藏一气,更便于这个局部长肉,用这个熬了以后,用棉签沾擦一擦就可以。如果说熬药不方便的话,小孩湿疹只要吃着我们这个治湿疹的化痰药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用简单的办法不用单独熬药,小孩用鱼肝油药丸,鱼肝油药丸不都是油嘛,给他抹一抹就可以了。油都是属肾气主收藏,本身也是植物含有维生素E,都是植物的精华,帮助生肌长肉的效果也很好。也没有什么刺激性。就用这种油,天然的。或者是有一个药,小孩吃的叫伊可新,补维生素E胶丸的那种。甚至家里用的香油都可以。就是用的比较柔和的油。用这个油给他抹一抹,油主封藏之气。就能把气封住,封住它出不来了呀。不再往外走,它就开始长,它就长肉。但是我们把气封住之后呢,因为我们给他吃着药,里面的脏腑之气,用药给他疏通了,所以不会加重症状。如果你不给他用药,单纯封住的话,它很快又长出来,你封不住的。有一些西药药膏抹上之后就好了,过一阵又复发了。就是这个意思。你单纯封是封不住的。一定要把里的问题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