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孩用药,还有一点就是,小孩不懂事,也不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不好喝都不愿意喝,给小孩喝尽量用味好一点的,尽量不要苦味一点。这些药呢,即便有一点味,也不会太苦。大黄有一点苦。大黄的苦味呢,如果你配上一点甘草的话可能就盖上了,就盖住了,感觉不是很明显。所以药味小孩都还可以接受。其他的药,药味都不大。那么这一个呢也是给小孩用的呢也是要慢慢的喝,因为本身他中焦就堵上了,你一下子喝很多他也受不了。慢慢的喝,喝了如果吐药的话也不要紧,吐了歇一歇接着再喝。慢慢喝,慢慢的小孩就把大便排出来,烧肯定就退了。只要中焦能转开,慢慢他就舒服了,他就能吃东西了。
那么风寒外感的感冒发烧啊,只要一出汗他就退烧了,这个比较快。因为出汗有时候这个气啊,一调它就能出汗,这个比较快。但是中焦淤滞食积引起发烧它的退烧比较慢,中焦这个东西,它要慢慢的运转开再排下去。也有个别孩子是吐出来的,这个会慢一些。有的孩子用药之后他会吐出好多东西来,也能很快的退烧。如果他吐不出,你只能慢慢的运转中焦,靠他拉出来的话,这就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得几个小时,这个退烧就慢一些。所以呢,要快的话,那就用巴豆快,巴豆能快快的拉出来,但是巴豆一般人是不敢用的。有一个药叫郑州肥儿丸,现在改了个名叫健儿药片好像是,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巴豆霜,这个小药丸大概有半个绿豆那么大的蜡丸,它就专门治疗小孩食积发烧效果非常好。乡下的小孩用的比较多,你看小孩吃多了,不大便了发烧了,给小孩吃上几粒,喂上几粒之后过一会他就快快的拉下来了。巴豆通下的效果很快,比较厉害。腑气一通,邪气一去,小孩马上就退烧了。所以呢,如果能买到这个药的话,用这个药来通下,效果会更好、更快。如果买不到这个药,我们刚才讲的小方,也有一定的效果。
那么这是讲的中焦不运引起的发烧,那么这两种情况的发烧是最常见的。还有两种不太常见的发烧也顺便给大家讲一下。一种发烧是肝郁引起的发烧。按说小孩很少有情志病。小孩也不知道好坏啊,一般小孩是不知道生气的,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比较有个性,因为小孩本身这股气升发之力比较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淤滞。所以一些孩子,他因为偏内向,或者偏比较有个性,他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有时候家长说两句想不开了,生了个闷气,小孩就发烧了,这种情况也有。因为现在独生子比较多,这种孩子有时候还不是一个两个的个案,有时候也是能碰见,所以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教育孩子这也是个问题。那么像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他这个木气郁结的比较重,木气郁到里面,郁而不发,它也引起发烧了,那么这个时候要用舒达木气的药。对孩子呢,家长也要做好思想沟通工作,好好跟孩子交流沟通一下,化解一下这个矛盾。另一方面用药的话要用比较多的疏肝的药,一般来讲,小孩的气比较柔弱,疏肝的药,我都喜欢用薄荷、生麦芽这两味药,舒达小孩的肝气,既柔和效果相对来讲又比较快,还是不错的。
肝气郁的话,肝是由阴出阳,走血分的一个系统,所以一旦肝气郁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还是要用一点活血化瘀的药,一般我喜欢用一点元胡、桃仁。给小孩用柴胡用的比较少,因为柴胡这个药偏燥一些。柴胡用多了,怕伤了小孩的阴气。如果说这个孩子脉象摸的比较涩的话,还要适当用一点滋养阴血的药。一般来讲如果这种孩子突然受了一点气发烧的话,这个好办,你就是单纯的用薄荷、麦芽散一下都能好。有一些孩子他可能时间比较长,他可能一直性格偏内向,或者说也有一些孩子属于生病之后治疗不太合适、用药不太合适引起这种木气郁结也有这种情况。总之这种孩子往往脾气比较急,尤其是到了晚上这种孩子发烧有时有一些长期发烧,一到晚上他就发烧,他这个发烧有时候有一些长期发烧,一到晚上就发烧,发烧一般来讲也不会太高, 属于低烧或者中度的发烧。这种情况呢,木气郁结的情况是比较多见的。你要看这个小孩的舌苔的话,他的舌苔一般都比较偏暗一些。摸脉的话,脉都偏沉,或者说是偏紧一些。就像这种时间比较长的,我们还要适当用一些润养的药,可以用一点像玉竹啊山药啊这样的。如果说从流通肝气的效果来讲,如果想让它流通的效果更好一点,你可以再加一点丹皮、皂刺都可以。
所以像这个肝郁引起的发烧,我把这个药再说一遍,把这个方子可以打出来,然后把这个量给大家说一下:生麦芽15克、薄荷8克、元胡3克、桃仁3克、丹皮3 克、皂刺3克、炒山药10克、玉竹10克,就这么多吧。为什么疏肝和血的药要配上比较滋养的药呢,就是因为疏肝气的过程就是一个升达的过程,是一个由阴出阳、由阴化阳的过程,它是需要消耗阴精的。本身木气郁滞的时候,木郁化火它也会消耗阴精,所以你要佐上养阴的药,佐上润养的药,是这个意思。这个方子是8 味药,还不算太多,其中的炒山药比较柔和一些,就不那么凉了。这是讲的肝郁为主引起的发烧,尤其这个长期的低烧,晚上发烧为主的发烧,这种情况,这个小方子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这种情况,目前来看有可能会越来越多见,独生子女的孩子,比较常见的会出现这种问题。
还有一种发烧相对来讲就比较少见一些,那就是肾气虚引起的发烧。那么这个肾气虚引起的发烧一般见于什么情况呢?就是孩子体质本身比较差,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平时生病时治疗不当,长期的不合适的这种治疗也会引起这种肾气虚。你像有一些小孩,他一感冒就去用抗生素,就去打吊瓶,抗生素这种寒凉之性长期作用在孩子身上,慢慢的就把孩子这种阳气给消磨掉了,消磨的非常弱,慢慢他就会出现肾虚。当他肾气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肾主收藏,它不能收藏的时候,整个一气无力收藏,它就散开了,飘上去了。那么它就会出现这个阳浮于上,或者阳气浮于外的这种虚性的发烧,这种发烧有时候甚至会比较危险。那么这种发烧呢,也比较好判断,它有一个什么区别呢,你像这种一般这种正气比较足的发烧,这种小孩发烧,一般他的脸特别红,小孩气血比较足,一发烧它郁在里面了,很重,所以他的脸都很红。像这种肾气虚的孩子,他发烧的话,脸一般不红,或者红的话是有点浮红,淡淡的红色,这是一点,有的孩子甚至是发着烧脸也是偏白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这种小孩的发烧,你摸一下,它这个热气刚摸的时候会觉得很烫,稍微过一会儿就觉得不烫了,他这个热气是浮在体表的,里面其实是凉的。摸脉也是这样,摸出的脉都是虚的,没有劲儿,脉很快,但是呢是虚的,一摁就没有了,空的。这有很多症状你就知道,这个孩子他是肾虚发烧。
一旦出现这个肾虚发烧的情况就比较危险了,他属于体质比较差的那种。那么这个时候呢,千万不能用任何寒凉的药物。他本身就是阳气虚,这个阳气不能收藏了,全散出来了。所以他这种退烧的思路,就是往回收这个虚弱的阳气,把这个外散的阳气一定要收回来。所以像这种情况,我比较喜欢用的一个药,就是用这个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用的是小水丸,或者大蜜丸也可以,小水丸好吃一些。我们知道桂附地黄丸这个药呢,就是金匮八味肾气丸,它是一个收藏肾气的一个很好的药。同时它既能收藏肾气,又能鼓动肾阳,先收再发,先把气都收回来然后再往外鼓动而出,是这么一个药,它就正好适合这个情况。那么这个药呢,我用的时候,都是喜欢同时用童便,童便它也是一个润下收藏的一个药,用童便冲服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如果是小水丸的话,像绿豆那么大的小丸丸,那么一次吃六粒,用童便冲服。如果是大蜜丸的话,你可以给小孩搓成这种小小的丸丸,也是一次吃上6粒左右。太多了他也吃不了,一次吃六粒,频繁的吃,一个小时吃一次或者两个小时吃一次,这么小量频服,慢慢的就把这个肾气给收回去了。这种发烧,退烧也不容易,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最多的一次,我是给一个孩子连续吃了好像三天左右吧,三天三夜才把这个烧给退下去。一般像这种情况,连续用上一天左右,应该这个烧能控制住的。就是用桂附地黄丸,这个有成药,因为这个情况比较危险,用成药相对比较方便,你要是自己去现煎药有时候来不及,或者说汤药它这个收藏的效果,不如丸药这个收藏的效果好,所以这种情况用丸药更稳妥。
那么小孩的发烧,我们在临床上能够见到的情况,这四种情况比较多见。风寒外感是最多见的;小孩食积发烧也是比较常见;肝郁的发烧,偶尔能见到;那么这个肾虚的发烧就比较少见了,但是也有。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烧,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概括到,那么这几种已经算是相对来讲是比较常见的。如果说把这几种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具体的处理办法的话,至少在碰到发烧的时候,作为家长就不至于心里没底儿,我该怎么办啊该怎么处理啊,是吧。
还有一个发烧是流感的发烧,这个流感的发烧,跟我们上次讲那个手足口病提过。流感的发烧,因为它这个流感病毒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所有的病毒都是一股浊气,所以流感的发烧不容易去,其实是因为里面的浊气比较多。就是那个黏痰啊,粘浊之气在里面把整个一气给郁滞住了引起的发烧,那么这个它治疗的时候呢,就要从化痰的角度去治疗。这种流感的发烧,我们可以参照手足口病,参照甲型流感这个方子来治疗就可以。那方子以前都讲过了,所以今天就不再重复。
刚才我见有朋友问,你讲的是风寒感冒,那么风热感冒怎么治?我在临床上治疗发烧,是不分风寒和风热的。当然临床上实际上风寒感冒比较多见一些,这样的比较多。所谓的风热感冒呢,我个人感觉,可能就是那种发烧但是又不怕冷,也有汗,但是烧也退不下去。那么这种情况呢,就跟风寒感冒的怕冷、不出汗、发烧可能不太一样。实际上风热感冒呢,大部分都见于流感,流感当中可能属于这种风热感冒的比较多。一般的风热感冒,大部分都有痰浊的因素,它属于没有外感受寒的因素,它也发烧了,实际上就是浊气郁在肺啊肠胃啊,一气降不下去引起的发烧,就是我讲的这个流感的发烧。这个风热感冒,并不是我用点这个寒凉的药物、辛凉解表的药物它就能够好,我的感觉是所有的风热感冒,都有内部痰浊的因素,你就按照那个流感的方子,按流感的思路去治疗,它就有效。单纯用清凉解表药,有时候不见得效果很好。
小孩的发烧,咱就讲这么多,简单地再给大家过一遍,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提一下,还有一点时间,咱们还可以再交流一下。
课后提问
1.山上月:老师讲讲发烧伴有咳嗽时的用药?
咳嗽肯定就是肺气有了郁结,不能正常宣降。风寒外感里麻黄、杏仁本身也有止咳的作用,宣通肺气就可以止咳。其他情况咳嗽如果单纯也要看有痰没痰,如果痰比较多的咳嗽话,多加点化痰的药,比如加点桔梗、川贝;如果说没有这种痰的干咳,那可能肺气有点偏燥,你用上一点玉竹、麦冬润养一下就可以。
咳嗽它也有跟发烧根源是一样的,都是一气的郁结。你把一气流通开来,咳嗽自然会减轻。如果咳嗽比较重,可以适当加一点左路治疗咳嗽的药,普通的一般的咳嗽就直接流通一气自然烧就退了,咳嗽自然也会好。
2.云开日出:请老师讲讲有流涕,又有喉咙痛的用药。
如果伴有流鼻涕,喉咙痛的话。喉咙痛的话那就是肝经郁热郁结在,肝经肝木系统可能比较重一些。喉咙痛我都是喜欢用薄荷用得量大一些,12克左右,把郁热散一下,喉咙痛就会比较好的缓解。流鼻涕的话,一般来讲属于阳气偏弱,可以把生姜的量大一点,加倍,流鼻涕一般就会跟着好转。
3.虚灵明净:有的中医大夫说发烧不超过39.2度就不吃药,西医也说不超过38.5度不吃药。中医还有变蒸,与发烧有什么区别?
只要是发烧就是这个气有郁结,只要气有郁结,就要吃药,就需要治疗,需要流通。所以说发烧不超过38.5,不用吃药,这是西医的一个说法。为什么呢?西药本身有很多副作用,这也是从保护孩子的角度说的,尽量少吃药。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医主要去流通一气,就不会对孩子有任何不良影响,所以只要有发烧都可以用。没有什么多少度以上可以用,只要有发烧就可以用药。
4.心灵的港湾:请问老师,如何区别引起小孩发烧是哪种原因:是外感还是中焦还是肝郁或者肾虚引起?
如何区分这几种发烧,我前面讲过了,他们症状表现得不太一样。
5.大国医 :老师讲一下小孩吃冷饮水果引起的咳。
小孩子吃冷饮水果引起的咳嗽,这个跟温运中土就可以
6.业余学中医:小孩子轻微的感冒,是自己抵抗好呢?还是吃中药好呢?
小孩子轻微的感冒,肯定是吃中药好得。。
7.网上邻居:提到肥儿丸 ,我用的是肥儿宝冲剂象糖块那种很甜,还有药店现在卖的肥儿颗粒 。等 发现成份和老师说的不太一样 配方:稻芽(炒),广山植,甘草,鸡内金,夜明砂,叶下珠,山药(炒),茯苓,海螵蛸,党参,莲子,使君子 好像没有巴豆 是不是改配方啦 这个方子思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