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葛根汤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葛根汤出于《伤寒论》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篇及《金匮》痉湿喝病脉共治第二。此方是为太阳阳明合病表寒而设。其病机是太阳病未罢,复传阳明,二经同病,故谓之合病,其证脉浮无汗,头痛恶寒,项背强几几,太阳病有桂枝汤、麻黄汤之辨,此证脉浮无汗,头痛恶寒故桂枝非所宜,虽表实无汗,其证较麻黄汤证轻,而项背强几几,更甚于项强,由于津液少,经输不利,故项背强几几,亦非麻黄证。仲师设此方是为两解太阳阳明而设。《金匮》有刚柔痉之分,原文: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二、太阳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条文指出: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方药】葛根25g 麻黄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方义】本方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组成,葛根味甘气凉能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而舒其项背牵引,故为君,麻黄发汗散寒以治表实无汗,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袪邪此于麻桂二方之间,权衡轻重,而为调和表里之主方,故有下利兼有表证者亦主之。临床中凡属太阳阳明合病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症候均以此方加减治之。举案如下。

  一、化脓性扁桃炎

  蔡某某 男 29 望江汽车修理厂 观察室二床病人

  1981 年 10 月 14 日,午后 5 点由护士伴随来诊。主诉:三天前开始喉痛,继则发烧至今三日,目前体温 39.8 度,仍恶寒、体痛、头剧痛、目干、鼻干、无汗、喉痛,饮食三日俱废,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灼热。诊断为化脓性扁桃炎。右咽部Ⅱ度化脓,左咽部 I 度化脓,经打针服药有增无减,遵医嘱来诊。脉细长数 110 次/分,苔薄白。

  【辨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证属太阳表实,眼干、鼻干、身热属阳明表证,小便灼热系太阳表证传入膀胱之腑,咽痛化脓因表邪未解,太阳寒邪外来,内热无从发散,薰灼咽喉,腐蚀肌肉化而成脓,脉细数,邪热伤阴也。

  【治宜】解太阳阳明表邪,清膀胱腑热兼养阴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葛根汤加玄参20g 花粉20g 蒲黄10g 滑石30g 川贝10g,缺药 大枣10g 生姜10g。一付。

  1981 年 10 月 15 日,上午 10 点,昨夜接著服药二次,汗出,烧退,身痛头痛愈,喉痛大减,仍干,左咽脓性物消失,右咽上部仍有脓点,有饥饿感,已开始饮食,大便已解,小便灼热消失,目前仍鼻干咽干痰多,病势已退,宜续养阴化痰解毒。

  【方药】葛根25g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麦10g 蒲黄10g 瓜蒌15g 玄参12g二付,药未服完,病人于 16 日已出院。

  二、感冒

  曾某某 男 55 人民汽车修理厂

  1980 年 5 月 13 日,头痛身痛项背强,恶寒发热,打喷嚏,口干思饮,痰稠不爽,溲热微汗出,病已数日。脉浮长微紧,苔白腻。

  【辨证】太阳阳明合病兼邪入膀胱之腑。

  【治宜】只解太阳阳明表邪兼清膀胱腑热。

  【方药】葛根25g 麻黄6g 桂枝10g 白芍10g 六一散30g 瓜蒌12g 大枣10g 生姜10g。一付。

  1980 年 5 月 14 日,汗出诸证愈,现微咳,疲乏,另方,二付。

  三、外伤

  秦某某 男 17 成都制革厂 现住观察室 1 床

  1976 年 4 月 30 日,因守夜护厂,被小偷三人打伤,头、胸、腰都被打伤,住进观察室,目前头胀痛、眼胀、胸痛、腰痛、大便秘结三天一行,溲黄少,脉浮,苔薄黄。

  【辨证】外伤所致瘀血,阻滞经络,营卫失调,不通则痛。

  【治宜】调和营卫兼活血化瘀。

  【方药】葛根汤加桃仁10g 红花10g 大黄5g 香附10g。二付。

  1976 年 5 月 4 日,有好转,原方二付。

  1976 年 5 月 8 日,各处伤势好多半,二便正常。原方去麻黄和桂枝、茯苓丸。二付。

  1976 年 5 月 12 日,头身已不痛,但稍活动头轻微昏痛。原方二付。

  四、肩凝

  萧某某 男 64 化学试剂厂

  1975 年 1 月 23 日,无故项背强痛一年余,脉浮长,苔白腻。

  【辨证】大阳阳明风寒久恋兼中焦寒湿。

  【治宜】只解太阳阳明寒邪兼袪湿。

  【方药】葛根汤加苍术12g 厚朴10g 法夏10g 茯苓12g 陈皮10g。二付。

  1975 年 1 月 26 日,大有好转。原方二付。

  五、频频打喷嚏

  干某某 男 69 市建三公司退休

  1982 年 1 月 13 日,每时每刻频频打喷嚏,有时流清涕,有时流浊涕,夜间鼻阻,头内有空痛感,无汗,无恶寒发热,无头痛身痛肢体疼痛,病已一年有余。服药无效,目前症状如上。脉浮大长,苔白。

  【辨证】太阳阳明寒邪久恋。

  【治宜】太阳阳明双解。

  【方药】葛根25g 麻黄15g 黄芩10g 黄连6g 瓜蒌12g 升麻10g 甘草10g。二付。

  1982 年 1 月 15 日,稍好点,不明显,打喷嚏时头内空痛牵引右下肢痛,改用下方:葛根25g 麻黄10g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瓜蒌15g。二付。

  诸症好转,原方又四剂后,鼻已不阻塞,头空痛、打喷嚏大减,但口干、苦,鼻痒。原方再加黄芩10g。二付。愈后多次追访未复发。

  【分析】此案初诊选方不当,故疗效不显,虽有麻黄葛根解表,黄芩黄连清里热,没有桂枝汤解肌,调和营卫,故效果不佳,调整药后效果突显。说明表证重,里证轻,前面第一案,化脓性扁桃炎为何要用葛根汤呢?虽无头项强痛而有目干鼻干不得卧也是阳明里证,同时太阳邪热传入膀胱之腑,故用葛根汤只解太阳阳明表邪,加滑石以清膀胱之邪热外出,加蒲黄调和气血,加贝母以祛痰,加玄参花粉养阴清热,表里兼顾,面面俱到,病愈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