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栝蒌桂枝汤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栝蒌桂枝汤出于《金匮》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本方是为痉病而设。其症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身体强几几,脉反沉迟,其病机由于发汗太多或太阳中风而反下之,或疮家发汗均可致痉。痉病有刚痉柔痉之别,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无论刚痉、柔痉其脉浮或浮缓,此栝蒌桂枝汤所主之脉反沉迟,是津液不足所致之脉,故设栝蒌桂枝汤治之,脉反沉迟之痉。

【方药】栝蒌、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

【方义】栝蒌根生津液滋润筋脉以解痉,桂枝汤解肌表驱风追邪。

临床中凡属脉沉迟,太阳证备,身体强几几的范畴而变证各异的证疾,悉投以此方,随证治之,举案治之。

史某某 女 28 成都毛巾床单厂

1980 年 4 月 2 日,前天开始感冒,恶寒、头痛、身痛、项背强痛、发热,目前医务室考体温 38 度,打喷嚏流清涕、喉干痛、无汗、尿黄少。脉沉迟,苔白。

【辨证】素体津液不足,感受外邪而致痉。

【治宜】生津解肌兼膀胱经热。

【方药】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花粉12g 葛根20g 滑石20g。二付。

1980 年 4 月 6 日,诸证悉愈,今日诊治其它疾病。

【分析】病人因感冒而致痉,其证头项强痛,身背痛,恶寒发热无汗,其症属太阳阳明,本属葛根汤,因脉沉迟,说明素体津液虚少,不能发汗,故用桂枝汤解肌加花粉(即栝蒌)生津液滋润筋脉以解痉,加葛根同样治外邪所致之痉,有生津止渴,滋润筋脉解痉的功效;加滑石因尿少而黄,太阳之邪传入膀胱,此邪热传入膀胱之后,往往尿少而黄,甚至小便灼热。凡太阳病之发热,一般均由膀胱内热引起,故用滑石专清膀胱经热,并兼利尿之功效,令热随小便排泄体外,故发热自愈,此太阳腑证引起的发热,与阳经经证的发热不同,阳明经的发热伴有口渴、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白虎汤之证情,故太阳病之发热与白虎汤证发热大不相同,故只在太阳病的方证中加入滑石则发热自退。

易某某 女 25 红专东路棉织生产组

1981 年 10 月 23 日,感冒三天,午后及夜间发烧 39°,打庆大等不退烧,鼻干、口干、背冷、小便灼热,脉沉,苔薄白。

【辨证】素体阴虚感受外邪,邪热兼入膀胱。

【治宜】生津解肌兼清膀胱邪热。

【方药】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花粉12g 葛根20g 滑石30g。一付。

1981 年 10 月 24 日,烧退,证减,口微干。

【方药】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花粉12g。一付。

【分析】本例病案与上例病案雷同,上例病案小便黄少,这一病案小便灼热。有鼻干口干这一问题属阳明表证,故加葛根,上例有项背强痛也加葛根,病虽不同,致病原因相同,背冷和项背痛均属太阳病,故同用桂枝解肌表,均愈。一例小便黄少,一例小便灼热,而且都有热发,故均加用滑石,因热的轻重不同,故滑石用量多少有别。二者脉象都沉,都是津液不足,故加花粉均愈。

【注】

痉,以项背强急,口禁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外感内伤都可致痉。

【原文】

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名曰柔痉。据原文可知:凡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等证,一为表实无汗者名为刚痉,表虚汗出者名为柔痉。

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此脉沉而且细,言气血均不足,所以难治。

四、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说明发汗过多,也是致痉的原因。

五、夫风病而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六、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第五条风邪致病,误下复发汗,重伤津液其病稍重。第六条疮家津血已亏,误发其汗,耗血伤阴,其病为最重。

七、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此条比较详尽地论述外感风邪引起痉病的症侯,身热恶寒仍是太阳表证,颈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已见太阳经病,风为阳邪,上行主动,所以出现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而足寒等证。“若发其汗者”句以下,文义不属,理亦难明,存疑待考。

八、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本条大意是辨别痉病欲解与否的脉证。暴腹胀大者为欲解,其理不明,当存疑;脉如故,是指仍见痉病的本脉,即下文所说按之紧如弦,是筋脉强急之势未趋缓和;或更见沉伏而弦,则是邪气深入,病情在进展,都是痉病未见好转的脉象。

九、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此条指出痉病的主脉,紧如弦是劲急的脉象;直上下行,谓自寸至尺,皆见此脉,其直如弦,痉病筋脉强急,所以见此脉。

十、痉病有灸疮,难治。此条言,灸疮病人,脓液久渍,津血本已亏损,再患痉病,势必血枯津伤,转增风燥,病情更为严重,所以难治。

十一、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此条指出痉病使用栝蒌桂枝汤的脉证,亦即柔痉的治法,前两病案足以说明。

十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此条指出痉病用葛根汤的证状。亦即刚痉的治法。太阳病无汗为表实,小便反少是津液不足,故气机不得通利,势必逆上冲胸。今已见口噤不得语,可知刚痉即将发作,所以用葛根汤,开腠里。发汗袪邪,滋养筋脉。

十三、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𬹼齿,可与大承气汤。本条谓里热壅盛,故里热胀满胸腔,津液亏损不能濡养筋脉,角弓反张,四肢挛急,病情严重且口噤,𬹼齿,阳明经证更为突出,皆因邪热内闭,化燥成实,故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以解其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