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案|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胸部

米晶子Ctrl+D 收藏本站

  【痰喘,肺风,咳嗽吐痰气紧症】

  辨症:肺受风寒结紧

  单方:全鸡一只,去毛粪,内装生姜四两(将生姜切碎,再入鸡腹内)​,然后用清香油四两,芝麻油最好,再用小锅一个,油入锅内,鸡放入油内,锅口用小盆盖住,用麦草三斤(或软草)​,细火烧,麦草烧一半时,把鸡在锅内翻身再烧,以熟为度。空心服食,其病自愈,不论新久症,无有不愈者。新症随患随用,久病者,交九冬至再用此方,三九内,每九服一只,四付病自愈。

  出处:河南省鲁山县四果树闫进福传

  【一切肺症病,气急喘咳等症】

  单方:独头蒜七个捣泥,放在大茶盅内,用麻纸糊口三四层,蒸煮,用细竹筒两根插入盅内接鼻吸之,轻者二次,重者五次。

  【肺咳嗽】

  处方: 五味子三钱 当归二钱 陈皮二钱 白茯苓二钱 青皮二钱 川芎二钱 甘草二钱 贝母二钱 半夏三钱 冰糖二钱 杏仁一钱 桑白皮三钱水煎服,每次饭后服,轻三重五,最重十剂自全,有效。

  又方: 玄参三钱 茯苓三钱 天冬三钱 麦冬三钱 苏叶二钱 贝母一钱 黄芩八分 冬花五分 煎服三剂,可全。

  【五劳七伤咳喘症】

  处方:侧柏为末,大枣二十个,当茶喝,常服即全。

  又方:冰糖、杏仁各一两,水煎服。

  又方: 炙麻黄三钱 橘红三钱 五味子钱半 炙甘草一钱水煎服,早晚空心服,即全。

  【痰喘咳嗽】

  处方: 白术三两 云苓二两 山药二两 七爪红★二两 法半夏二两 白果二两 紫油朴★二两 苏子一两五 莱菔子一两五 冬花二两 炙桑皮二两 紫蔻★二两 石膏二两 麻黄二两 甘草二两以上共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早晚开水冲服,小孩减半。

  ★七爪红:为化橘红别名。

  ★紫油朴:为厚朴的别名。是肉桂的最好的品段,吃着辣,有油。

  ★紫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果实。其中个大饱满、壳薄无空皮、种皮呈暗棕色或灰棕色者,称为紫蔻,品质最佳。

  出处:王世乔传

  又方: 当归二钱 杏仁二钱 五味子三钱 川芎二钱 川贝母二钱 桑皮二钱 青皮二钱 甘草二钱 清半夏二钱 陈皮二钱 茯苓三钱 冰糖二钱 水煎服,忌烟酒百日。

  【胎前咳嗽】

  方名:清肺安胎饮

  处方: 知母一钱炒 贝母一钱去心 黄芩一钱 枳壳八分 苏子八分 桔梗六分 元参六分 寸冬六分 茯苓八分 甘草三分 灯心三寸 水煎服。

  【各种咳嗽】

  辨症:妇女产前产后咳嗽皆可用。

  处方: 杏仁 紫菀 五味子 桑皮 天冬 桔梗 条芩 百合 川贝母 前胡 冬花 川朴 云苓 甘草 以上各四钱 水煎服。

  【气喘咳嗽】

  处方: 当归二钱 川芎二钱 川贝母二钱 陈皮三钱 桑皮三钱 青皮二钱 五味子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二钱 茯苓三钱 杏仁三钱 冰糖二钱水煎服,服药后三十分钟出汗,忌烟酒辣性食物,忌食盐七天。

  出处:李树祥传

  【伤力咳嗽症】

  处方: 白芨三钱 藕节三钱 川贝母三钱 朱砂三钱共为细末,分作两次服,白糖引,开水冲服。

  【伤力吐血劳症】

  处方: 蜜炙麻黄三钱 杏仁二钱 黄芩二钱 蜜双皮★二钱 炙半夏一钱 石膏二钱 甘草一钱水煎服,连服三剂有效。

  ★蜜双皮:为蜜炙桑白皮的别名。

  【咳嗽】

  从来咳嗽十八般,只因邪气入于肝。

  胸膈咳嗽多加喘,胃嗽膈上有痰涎。

  大肠咳嗽三焦火,小肠咳嗽舌上干。

  伤风咳嗽喉多痒,胆嗽夜间不得安。

  肝风嗽时喉多痹,三因嗽时船上滩。

  气嗽夜间多沉重,肺嗽痰多喘嗽难。

  热嗽多血连心痛,膀胱嗽时气多寒。

  暴嗽日间多出汗,伤寒嗽时冷痰酸。

  此是神仙真秘诀,用心求取鸡鸣丸。

  方名:鸡鸣丸

  处方: 知母炒四两 阿胶四两 故纸炒四两 五味子四两 桔梗五钱 人参五钱 陈皮一两 马兜铃炙一两 麻黄一两半 旋覆花一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三两 葶苈三两 半夏三两 桑皮二两 贝母二两共细末,炼蜜为丸三钱重,每服一丸,乌梅、姜、枣引。

  又方:知母 贝母去心 款冬花 杏仁去皮尖 阿胶面炒 葶苈 故纸炒 甘草 半夏 五味子 陈皮去白(橘红也可) 桔梗微炒 紫苏 天冬 人参以上各三钱 粟壳二两 旋覆花二两共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三钱,乌梅、枣引,小儿服四分之一。

  【大寒气喘,咳嗽吐痰,得寒而重】

  处方:小曲子(或发酒用的曲蛋子)一至两个为末成丸,红糖水送下,立见效。

  【肺结核】

  处方: 白芨四两 百部四两 川山甲四钱 牡蛎四钱共为细末,江米★面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三十五丸,一天三次,如虚汗者加寸冬汤送下。

  ★江米:为糯米别名。

  【气裹血症】

  处方: 当归四钱 川芎二钱 桃仁钱半 红花一钱 元胡二钱 贡术★一钱 白芷一钱 黄芩八分 桔皮二钱 藕节七个为引,水煎服。

  ★贡术:为白术别名。

  【吐血症】

  处方: 红枣七个 柿饼一个 荷叶蒂七个(杆与叶连接处) 天津梨一只 鲜茅根五两去心 鲜生地二两两付,煎汤服下,如血止,去鲜生地代茶饮,几天即愈。

  【肺病虚劳,虚弱,劳伤吐血,肋膜肩痛等症】

  处方:大蛤蚧四个,去头足用,牛乳、酥油炙黄色,冬虫草二两,共细末,每服一钱,早晚空心服,加紫河车更好,如咳嗽加川贝母、广皮,吐血加棕灰,三五日见效。禁忌房事,肾虚阳痿者加枸杞子五钱、鹿肾五钱,甚效。

  【突发呃逆】

  验方:用纸捻通鼻取嚏即止

  又方:气热呃逆,方用柿蒂煎水服即止。阴寒呃逆方用乳香、陈艾各二钱,用好酒一盅煎数沸,乘热气使病人用鼻吸之,外用生姜擦胸口。

  又方:雄黄二钱,烧酒一盅煎七分,令病人鼻吸即止。

  【胸背痛】

  处方: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白术一钱 陈皮一钱 半夏曲一钱 灵脂一钱 白芍五钱 黄芩二钱 当归三钱 莲肉一钱 水煎服。

  【肺痈病,口吐脓血,胸痛症】

  处方: 白芨三钱 茅根五钱 当归四钱 杭芍三钱 银花三钱 连壳★三钱 三七五分 百合一两 胶珠二钱 桔梗二钱 寸冬五钱 川贝母三钱 牛子★三钱 花粉炙五分 西角★一钱水煎服,三剂止,十剂全愈。

  ★连壳:为连翘别名。

  ★牛子:为牛蒡子别名。

  ★西角:为犀角别名。

  【胃口痛】

  处方: 厚朴 苍术 甘草各二钱 陈皮一钱 煎服。

  【男女呕啘厥逆】

  处方:野葡萄藤煎汁,早晚空心服。

  【肺痨结咳】

  辨症:痰中带血或黑色痰,出汗不止,四肢发烧,夜间更甚,气急发闷,卧床不治。

  方名:壮水金丹

  处方: 蜜炙紫菀一两半 川贝母一两 款冬花三两 生百部五两 杏仁二两 白芨五两 银柴胡一两半 法半夏二两 全当归三两 炙甘草一两二共为细末,以麦冬水与蜜为丸,朱砂为衣,日服三次,每次二钱,开水送下。

  【痰涎,喘咳,多清痰】

  处方:用竹沥汁★加姜汤送下,能化一切痰涎。

  ★竹沥汁:火烧竹子,竹中流出的汁。

  【气虚喘急】

  处方: 贝母 桔梗 香附 陈皮各等分水煎服,三五剂可全。

  【一切肺症,多年咳嗽,气喘,多痰】

  方名:三合汤方一: 云苓六钱 山药六钱 九地★一两 山茱萸四钱 丹皮二钱 泽泻四钱 麦冬四钱 益智仁四钱 酒军二钱 白附子四钱 黄连钱半酒炒 竹叶三钱 竹沥为引

  ★九地:以黄酒九蒸九晒的熟地。

  方二: 云苓六钱 山药六钱 九地一两 山萸肉四钱 麦冬四钱 丹皮二钱 益智仁四钱 泽泻四钱 百合四钱 黄连钱半酒炒 薏苡仁四钱 酒军二钱 归身二钱酒洗 兰叶三钱 甘草二钱 竹叶三钱

  方三: 云苓六钱 山药六钱 九地一两 丹皮三钱 山萸肉六钱 泽泻三钱 麦冬六钱 益智仁四钱 白附子四钱 黄连钱半酒炒 黄柏二钱酒盐炒 知母二钱酒盐炒 石莲肉四钱 竹叶二钱

  又方: 石斛三钱 酒军二钱 九地一两 白附子五钱 山药五钱 山茱萸五钱 丹皮二钱 益智仁四钱 泽泻二钱 薏苡仁四钱 百合二钱 石莲子六钱 麦冬四钱 酒炒黄连一钱半 云苓五钱 兰叶三钱 竹叶二钱 水煎服。

  【冬春交节咳嗽】

  处方: 冬虫草三钱 百部五钱 生石膏三钱 白芨一两 天冬二钱 麦冬二钱 七爪红三钱共为细末,蜜丸。每服一钱,姜汤送下。

  【心气痛,吐清水】

  处方: 广木香 白胡椒 全蝎各一两 巴豆霜★二钱共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分,忌绿豆、萝ト、辣子。

  ★巴豆霜有毒致泄,慎用。

  【百方无效之咳嗽】

  处方: 紫石英 白芨各等分 水煎服。

  【哮喘咳嗽】

  处方: 白果仁炒黄二十一个 麻黄三钱 苏子二钱 款冬花二钱 法半夏二钱 甘草一钱 炙桑皮二钱 杏仁去皮尖二钱半 黄芩一钱半炒 姜三分 水煎服。

  【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食自胸右下★,呃逆,饮水即呛,心跳心忙★,无故爱生气,干呕,晚发一阵热★】

  ★胸不任物:​“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付全愈。​”见《医林改错》​。

  ★胸任重物:​“一女二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付而愈。​”见《医林改错》​。

  ★食自胸右下:​“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全愈难。​”见《医林改错》​。

  ★心跳心忙:​“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见《医林改错》​。

  ★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件可愈,重者两付。​”见《医林改错》​。

  方名:血府逐瘀汤胸痛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痛,用瓜萎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瓜萎、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痛,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付,痛立止。

  ★木金散:见《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决》颠倒木金散。即木香,郁金。属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君之,属血郁痛者,以倍郁金君之。为末,每服二钱,老酒调下。

  ★伤寒用瓜萎、陷胸、柴胡等:指用瓜萎薤白白酒汤、陷胸汤、柴胡汤。

  【肺结核病,俗名肺痨】

  单方:老母鸡一只 生姜二百五十克 白糖适量共煮,吃肉喝汤,连服二至三次。

  【哮喘】

  处方: 麻黄六克 杏仁八克 生石膏十五克 甘草三克 五味子三克 海浮石、乌贼骨各十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又方:用萝卜熬水当茶饮

  【气管炎,喘息,胸中憋闷】

  处方: 当归五十克 白术十五克 赤芍十二克 防风九克 桃仁十五克 红花十五克 香附十五克 柴胡十二克 牛膝十五克 莲子肉十二克 熟地三十克 干姜二十克 附子二十克 官桂十二克 小茴香九克 炙黄芪一百克 炙甘草五克

  【喘不得卧,让人扶起,扶坐症】

  方名:五皮散

  处方: 大腹皮 生姜皮 陈皮 桑白皮 赤茯苓皮各等分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