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螳螂子】
辨症:婴儿有痰火者,吃乳数日,腮间必肿,总名石乳,俗名螳螂子。
处方: 元明粉二分 硼砂一分 薄荷三分 青黛一分 冰片一分
共研细末,以手指粘药末塞婴儿口内,腮肿处三四次全愈。勿得轻视,此方屡试屡验。
【小儿疥癣】
单方:蒿本煎汤浴之,并以浣衣。
【小儿喉风,泄痢诸症】
方名:萝卜叶法
单方:从十一月初冬,把萝卜叶连根带叶摊在屋瓦上,任其风吹日晒,雨淋霜打,不要收下,到立冬前一日收(或冬至日摊在屋瓦上,清明收下)。另一种制法是把萝卜叶用绳绑根部一头成二排,放无太阳处阴干,再于锅内蒸九次,晒九次,收藏备用,若有喉风等症,此萝卜叶煮汤服之,甚效。
若小儿患痢疾,此叶煎汤,白痢加白糖冲服,红痢加红糖冲服。此汤不甚苦,便于小儿饮,服之甚效。
【大人、小儿五积六聚痞块】
方名:八厘散
处方: 蜈蚣五条 全虫一钱半 苏雄三钱 朱砂三钱 僵虫三钱 穿山甲三钱 轻粉二钱 巴豆霜三钱共细末,大人每服四五分,小儿二三分。
【小儿夜啼不安】
辨证:寒、热、惊、滞四种病因。
(1)寒啼者:脾气寒冷,阴盛于夜,面青,手冷,腰曲而啼。
处方:用炙黄芪、当归、甘草、赤芍、木香等分为末,每涂乳头上令儿吮之。
(2)热啼者:面赤手暖,口中气热,仰身而啼,见灯头处愈啼。
处方:钩藤、茯神、甘草、灯心、辰砂、木通各一钱,煎汤服。
(3)惊啼者:心气不足,神不安宁,哭而不啼,连声多泪。
处方:天王补心丹。外治以伏龙肝、蚯蚓泥等分为末,水调涂头顶,及五心上为良。
(4)滞啼者:乳食停滞作痛,啼而不哭,直声来往无泪。
处方:生麦芽、山楂各一钱煎汤服。
【小儿惊风及一切风症】
方名:牛黄丸
处方: 玉金钱半 全虫一钱 粉草六分 麝香一分 犀角一分 天竺黄一分 陈皮一钱 枳壳钱半 冰片三分 山栀子二钱半 茯苓钱半 白术一钱 胆南星钱半 辰砂二分 黄连二钱 黄芩二钱 僵虫钱半 天麻二钱半 牛黄二分
【专治小儿夜啼】
辨症:夜不安,夜睡梦多,天亮出汗,心里热,瞀闷,急躁,失眠等。
方名:血府逐瘀汤
处方: 当归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钱半 牛膝二钱 生地黄四钱
出处:王清任《医林改错》
又方: 丹皮六克 白术十二克(顾脾脏) 炙黄芪二十克 炙甘草三克 枣仁六克
【小儿疳症】
辨症:脸耳皮发黄,身瘦。
处方:方用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三方轮服。
【小儿抽风,慢惊风】
辨症:手往回抽,鼻不干,真寒假热。
方名:可保立苏汤
处方: 故纸一钱 枣仁三钱炒 白术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二钱 党参三钱 生黄芪一两五 甘草二钱 山萸肉一钱 枸杞子二钱 核桃一个连皮打碎 水煎服。
出处:王清任《医林改错》
【小儿白喉】
辨症:喉管内生疮,呼吸阻塞,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单方:地蚤婆★数个,冰片三克为引。
将地蚤婆烘干研末拌冰片,吹入患儿喉管内即愈。
★地蚤婆生长在房屋内,坛子下或砖头下,形如谷子大,有很多小脚白灰色小虫。
又方:指甲灰加冰片,多几次全愈。
【小儿胎毒】
辨症:半岁至二岁,忽身上、手足上、肚腹两臂上、面上、头部长成天疮,久变为毒。
处方: 金银花二两 生甘草三钱 人参一钱 天花粉二钱 黄药三钱 锦地罗三钱 水煎服,三剂毒消。
又方:倘外口不愈,严重者另用下方外治。
蜗牛二钱 生甘草三钱 冰片一钱 儿茶三钱 轻粉一钱 射香三分 地龙粪五钱 樟脑三钱 黄丹三钱 水粉三钱 枯矾三钱 共细末,用麻油调敷疮口上。
【小儿赤眼】
单方:水调黄连末,贴足心,甚妙。
【小儿口疳】
单方:黄连、芦荟等分为末,每蜜汤服五分。
【预解胎毒,小儿初生】
处方:以黄连煎汤浴之,不生疮及丹毒。
又方:未出声时,以黄连煎汁灌一匙,令终身不出斑。
【小儿消化不良】
单方:用山楂果煎汤、泡水皆可。
【小儿全身起痒点症】
处方: 当归 生地 知母 连壳 荆芥 防风 云苓 苍术 木通 苦参 牛子★ 蝉蜕 甘草各二钱
石膏引,煎水喝,一边用渣洗,甚效。
★牛子:为牛蒡子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