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昼夜一百刻,一刻15分钟。正常情况下,二刻(30分钟)时间,人体血液循环一周。
1.3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译文]老师说:平脉的方法,脉分浮、中、沉三部。浮部以诊断皮肤经络之气;沉部以诊断五脏之气;中部以诊断六腑之气。
注解: 三部,浮中沉也。肌表为皮,皮表为肤,所以被复身体也。经,动脉也。络,静脉也。五脏,肝、心、脾、肺、肾也。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也。皮肤、经络居身之表,故能浮部候之。五脏属阴,居身之里,故于沉部候之。六腑属阳,居身之中,故于浮沉之间中部候之。即《难经》三部九候之诊法也。
1.4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译文]老师说:脉分寸、关、尺,寸脉候阳气,对应脏腑是心肺;尺脉候阴血,对应脏腑是肾及命门;所以称为阴阳。关脉是阴阳的交界处,以候肝胆脾胃之气。
注解:手大指旁腕下,自鱼际至高骨为一寸。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掌后高骨,谓之关上,关上至尺泽谓之尺内。尺,十寸也。
《华佗脉诀》:「寸尺部各八分,关位三分,合一寸九分。」本《难经》也。统,总也。注,聚也。气属阳,其性浮,故于寸部候之;血属阴,其性沉,故于尺部候之,中州,中焦也,为阴阳交界,气血升降之处,故于关上之部候之。
1.5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译文]问:《难经》说:脉有三菽重、六菽重的,是怎么回事?老师答:医生用手指按脉,如三粒小豆一样的重量就能切得脉搏的,是肺气之脉;如六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心气之脉;如九粒小豆一样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脾气之脉;如十二粒小豆的重量而切得脉搏的,是肝气之脉;重按至骨始得脉搏的,是肾气之脉。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①,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②,为难治。
①“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会通本断作“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②“损至脉来”:他本多据宋本校作“损脉来至”;湘古本同桂本。此句出于《难经》:“第十四难脉有损至,何谓也?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乎一至命绝,此损之脉也。”故应以“损至脉来”为正。
[译文]假如病人腹泻,寸关尺均摸不到脉搏,但尺部时而出现脉微微搏动,随呼吸而至的,这是肾气尚未竭绝;如果出现一息而脉二至的损脉,则是难治之证。
注解: 经,《八十一难》也。《难经》云:「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相得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此轻重也。」又云:「脉有损至,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菽者,众豆之总名,以菽之多寡定按力之轻重。三菽为一分,自皮至骨计五分,各随所主之部,以候五脏之气。此盖假设之辞,以意度之也。
《金鉴》曰:「假令下利而甚,元气暴夺于中,寸口、关上、尺中全不见脉,法当死。其不死者,必是尺中时有一小见之脉也。再举头者,谓一呼再起头,一吸再起头,合为四至也。夫尺中时一小见之脉四至,则是肾间生气之源未绝,即下痢未止尚为易治。若一息二至,名曰损脉,是气衰无胃,故为难治也。」
程知曰:「《难经》以损脉为阳气下脱之脉,故曰损脉至为难治也。」
1.6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译文]问:东方肝脉,它的表现怎么样?老师答:肝,属木,又叫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的平脉,如果肝病而见濡弱之脉,示疾病将愈。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可供参考。
[译文]假如为单纯弦脉的,预后不良。为什么呢?因为其脉如弓弦一样直,这是肝脏损伤,所以知道预后不良。
注解: 《难经》:「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软弱招招如揭长杆末稍,曰平。盈实而滑如循长杆,曰病。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曰死。故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
方中行曰:「微,非脉名,盖微微之弦,有胃气之谓也。」濡,柔也。愈,病差也。纯,不杂也,皆也。此以下四节,论四时五脏平脉、病脉、死脉之诊法也。
1.7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①,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①“复”:白云阁本与会通本作“覆”。广西本简化为“复”,似误。
[译文]南方心脉,它的表现怎么样?老师答:心属火,又叫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的平脉。心病而见洪大脉,是疾病将愈。假如脉象来时微弱去时大,这是反常的现象,叫做“反”,主病在里。如果脉来时小而去时大,这叫“复”,主病在表。如果脉浮取而微来时小的,就会出现汗出。如果脉沉取微而去时大的,则会出现关格不通,没有小便。此时,倘若头部无汗的,其病尚可以治疗;倘若有汗的,属于死候。
注解: 脉浮而有力,指下极大,来盛去衰为洪,如洚水之发也。覆,犹反也。关,闭也。格,阻也。成无己曰:「心旺于夏,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
张隐庵曰:「心病自得洪大者,言心病而脉洪大自得其位为有胃气,故愈。假令脉来微去大,则来去不伦。夫心者火也,火性上炎,脉当来大去微,今来微去大,反其火性,故名反,此心气内郁不充于外,故病在里也。火性炎上,脉当头大本小,今头小本大,是下者反上,上者反下,故名覆,此心气外虚,不荣于内,故病在表也。上微而脉头小者,心气外虚,故汗出,下微而脉本大者,心气内郁,故关格不通不得尿。夫关格不尿,若头无汗者,津液内藏,故为可治,若头有汗者,津液上泄,故死。」
王氏曰:「此言小便不利,名为关格,与后章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及食不得入名曰关格者,少有差别也。」
1.8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译文]西方肺脉,它的表现怎么样?老师答:肺属金,又叫太阴,其脉如毛之浮,是肺的平脉。如果肺病而见此脉,或见缓迟的,是疾病将愈。如果出现数脉的,那么疾病就将增剧。为什么呢?脉数,主南方火邪盛,火克西方金,就会形成痈肿,是难治之证。
注解:毛,发也,在皮肤之外。剧,甚也。克,胜也。
成无己曰:「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伤皮肤,留而不去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张隐庵曰:「若得数脉则金受火刑,故法当痈肿。经云:『热胜则肿。』又云:『诸病胕肿,皆属于火。』火克肺金故为难治。」
1.9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