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寒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Ctrl+D 收藏本站

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可不慎欤!

[译文]寒邪造成的疾病,肾先受之,寒邪留在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寒邪留在八虚(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则瘀血就会留在关节处,积久不去,变而成著,不可不慎重。(著zhuó:寒附着在某处的意思)

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译文]寒邪之病,骨痛,阴邪所致的痹症,腹胀,腰痛,便秘,肩背颈椎牵引而痛,脉沉而迟,这是寒邪干肾,桂枝加葛根汤主治;肾著则两腘窝痛(委中穴处),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方(青春痘+黄连黄芩知母白术;急性扁桃体炎+连翘金银花浮萍蝉蜕;颈椎病)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葛根四两

上六味,先以水七升,煮葛根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不须啜粥,余如桂枝将息及禁忌法。(治颈椎病葛根90克以上效果好,低于60克无效!)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宋本称肾著汤,治疗坐骨神经痛和尿频;治疗阴囊潮湿如牛鼻上汗;前列腺炎;女子带下淋漓不断,如坐水中)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寒病,两胁中痛,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沉迟,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腋急痛,不能转侧,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主之。

[译文]寒邪之病,两胁中痛(腋下区域),寒中行善掣节,逆则头痛,耳聋,脉弦而沉迟,这是寒邪乘肝,小柴胡汤主治;肝著,则两腋突然疼痛,不能转身、侧身,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主治。

小柴胡汤方(见伤风)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方(肝著汤;两腋疼痛,不能转侧身,肝经络过之处)

柴胡四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二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南阳林山注说金匮中的旋覆花汤不是肝著汤,旋覆花汤是治疗胸痹用的;真正的肝著汤应该是这个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

寒病,胸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甚则喜悲,时发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

[译文]寒邪之病,胸胁支撑胀满。背部肩胛骨中间疼痛,严重的悲伤欲哭,突然发眩,晕倒在地而不知,这是寒邪乘心,通脉四逆汤主治;心著之病,则胳膊肘外侧痛(手太阳小肠经络过之处),臂不能伸展,甘草泻心汤主治。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破)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甘草泻心汤方(心著汤;胳膊肘外侧疼,手不得上举,手太阳小肠经络过之处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寒病,腹满肠鸣,食不化,飧泄,甚则足痿不收,脉迟而涩,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汤主之;其著也,则髀枢强痛,不能屈伸,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之。

[译文]寒邪之病,腹胀满肠鸣,食物不能消化,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甚至足痿不收,脉迟而涩,这是寒邪乘脾,理中汤主治;脾著,则髀枢(环跳穴处)强痛,不能正常屈伸,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主治。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方(脾著汤;环跳穴处疼痛)

枳实四枚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寒病,喘,咳,少气,不能报息,口唾涎沫,耳聋,嗌干,此寒邪乘肺也,脉沉而迟者,甘草干姜汤主之;其著也,则肘内痛,转侧不便,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主之。

[译文]寒邪之为病,喘气,咳嗽,少气,不能正常连续的呼吸,口吐涎沫,耳聋,咽干,这是寒邪乘肺,脉沉而迟者,甘草干姜汤主治;肺著,就会胳膊肘内疼痛,转侧不方便,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提振胸阳,提高抗感冒的能力,开封通许县人民医院用此方预防新冠肺炎,医护人员零感染,2020年3月CCTV4报导过)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方(肺著汤;胳膊肘内侧疼痛,肺经络过之处)

枳实四枚 橘皮二两  桔梗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