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Ctrl+D 收藏本站

问曰:血痹之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寸口微涩,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问:血痹病是怎样得的?老师回答说:好逸恶劳、养尊处优的人,虽然肌肉很丰满,但筋骨脆弱,不耐劳苦,肌表腠理疏松,虽然轻微的劳动,也感到疲劳、汗出,睡眠时辗转难以入睡,不时翻动身体,使阳气重伤,复受微风侵袭,于是就得血痹病。仅诊其脉象,则寸口部脉微弱而带涩,关上脉呈现小紧,这是阳微血滞,感受风寒之候,由于病邪轻浅,可考虑用针刺法引动阳气,使脉归平和而不紧,那么病就好了。

血痹,阴阳俱微,或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病人,阴阳气血都不足,寸口、关部的脉象微弱,尺部脉呈小紧之象,在外的症候是身体麻木不仁,象风痹病一样,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倪海厦】风痹:又麻又痛,甘草附子汤。血痹:但麻不痛,如血虚,汗出当风,睡觉吹空调风扇造成嘴歪眼斜,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被风扇空调吹住了,麻木;汗出当风的中风;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倪海厦】中风专题(脑梗、脑血栓、脑溢血、偏瘫、嘴歪眼斜等)

一、中风的原因;是气血两虚时会得到中风。

二、中风的前兆:1.失眠持续半年以上,无原因的失眠;2.手麻,手前3个指头麻代表3个月内可能会中风;3.脚、腿胫骨麻,从足三里向下到脚,足阳明胃经会麻,2周内可能会中风。

三、中风的预防:补气补血可预防中风,黄芪、独活、防风、党参、当归、川芎。

四、脑梗中风急救:1.十宣放血,舌下静脉放血;2.针刺中风八大穴:百会、肩髃、曲池、外关、风市、环跳、阳陵泉、风府。舌强不语加廉泉,这些是中风的基本穴位,其它临证加减。3.内服汤药小续命汤可治疗90%以上的中风。

五、中风急救后的保养:可用补阳还五汤等。

 

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男子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显著的病态,而脉象大而无力的,这是虚劳病,脉象极虚的,也是虚劳病。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男子面色苍白无华的,应当见口渴和失血症;如果突然出现气喘,心悸,脉象浮大无力,这是里虚的缘故。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男子的脉象虚弱兼沉弦,不恶寒发热,有呼吸急促,少腹拘急,小便不通利,面色㿠白,经常有两眼昏花,鼻腔出血,少腹胀满等症状,这是虚劳病所引起的。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虚劳病的表现是:脉象浮大无力,手足烦热,春夏两季加重,秋冬季节减轻,前阴寒冷,精关不固而精液自动滑出,两腿酸痛瘦削不能行走。

男子脉浮弱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男子的脉象浮弱兼涩,这是真阳不足,精少清冷,不能授胎,故无子。

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素有亡失精液的患者,少腹部紧急而不柔和,阴茎龟头寒凉,眩晕,头发脱落,脉象虚弱兼芤迟,多出现下利清谷、亡血、失精的症状;若脉象芤动或微紧,则男子患遗精,女子患梦交,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天雄散也可以治疗。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儿童尿床+桑螵蛸;遗精+炮附子;盗汗,手淫严重不能自控;青年脱发、鬼剃头)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天雄散方(里阴寒,不能自举,阳萎;嗜睡疲倦无力)

天雄三两 (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男子从外表上看没有病,但脉却呈现虚弱或细微之象,经常睡着了出汗(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