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曰: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所以然者,邪气上逆,必干于肺,肺为气动,发声为咳,欲知其源,必察脉息,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老师说:咳嗽发于肺,但不专属于肺病。五脏六腑感受邪气,都能造成咳嗽。为什么呢?因为邪气上逆,必然影响肺脏功能,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发出来的声音是咳,想知道咳的根源,必需认真查看脉象和呼吸,为此列出以下条辨,传给那些贤能的人们。
肺咳,脉短而涩。假令浮而涩,知受风邪;紧短而涩,知受寒邪;数短而涩,知受热邪;急短而涩,知受燥邪;濡短而涩,知受湿邪。此肺咳之因也。其状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译文]肺咳,脉短而涩。假如脉浮而涩,知道是受了风邪;脉紧短而涩,是受了寒邪;数短而涩,是受了热邪;急短而涩,是受了燥邪;濡短而涩,是受了湿邪。这是肺咳的原因。其症状咳嗽的时候,喘息有声,严重的会唾血。
心咳,脉大而散。假令浮大而散,知受风邪,紧大而散,知受寒邪;数大而散,知受热邪;急大而散,知受燥邪;濡大而散,知受湿邪;此心咳之因也。其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
[译文]心咳,脉大而散。假如脉浮大而散,是受了风邪,紧大而散,是受了寒邪;数大而散,是受了热邪;急大而散,是受了燥邪;濡大而散,是受了湿邪;这是心咳的原因。心咳的症状,咳嗽时会感到心痛,喉头像有东西梗塞,严重的会咽喉肿痛闭塞。
肝咳,脉弦而涩。假令浮弦而涩,知受风邪;弦紧而涩,知受寒邪;弦数而涩,知受热邪;弦急而涩,知受燥邪;弦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肝咳之因也。其状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译文]肝咳,脉弦而涩。假如脉浮弦而涩,是受了风邪;弦紧而涩,是受了寒邪;弦数而涩,是受了热邪;弦急而涩,是受了燥邪;弦濡而涩,是受了湿邪;这是肝咳的原因。肝咳的症状,咳嗽时两胁下疼痛,严重的不能转侧,转侧就会两胠下胀满。
脾咳,脉濡而涩。假令浮濡而涩,知受风邪;沉濡而涩,知受寒邪;数濡而涩,知受热邪;急濡而涩,知受燥邪;迟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脾咳之因也。其状则右肋下痛,隐隐引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译文]脾咳,脉濡而涩。假如脉浮濡而涩,是受了风邪;沉濡而涩,是受了寒邪;数濡而涩,是受了热邪;急濡而涩,是受了燥邪;迟濡而涩,是受了湿邪;这是脾咳的原因。脾咳的症状,咳则右胁下痛,阴疼痛隐隐牵引肩背,严重者不可以动,一动就会使咳嗽加剧。
肾咳,脉沉而濡。假令沉弦而濡,知受风邪;沉紧而濡,知受寒邪;沉数而濡,知受热邪;沉急而濡,知受燥邪;沉滞而濡,知受湿邪;此肾咳之因也。其状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译文]肾咳,脉沉而濡。假如沉弦而濡,是受了风邪;沉紧而濡是受了寒邪;沉数而濡是受了热邪;沉急而濡是受了燥邪;沉滞而濡是受了湿邪;这是肾咳的原因。肾咳的症状,咳嗽时腰背互相牵引作痛,严重的就会咳吐痰涎。
肺咳不已,则流于大肠,脉与肺同,其状则咳而遗矢也。
[译文]肺咳不见好,大肠就会受病,脉与肺咳相同,大肠咳嗽的症状是咳嗽的时候大便失禁。
心咳不已,则流于小肠,脉与心同,其状则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也。
[译文]心咳不见好,小肠就会受病,脉与心咳相同,小肠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会放屁,常常是咳嗽和放屁并作。
肝咳不已,则流于胆,脉与肝同,其状则呕苦汁也。
[译文]肝咳不见好,胆就会受病,脉与肝咳相同,胆咳的症状是咳嗽时呕吐出胆汁。
脾咳不已,则流于胃,脉与脾同,其状则呕,呕甚则长虫出也。
[译文]脾咳不见好,胃就会受病,脉与脾咳相同,胃咳的症状是咳而呕吐,甚至呕出蛔虫。
肾咳不已,则流于膀胱,脉与肾同,其状则咳而遗溺也。
[译文]肾咳不见好,膀胱就会受病,脉与肾咳相同,膀胱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小便失禁。
久咳不已,则移于三焦,脉随证易,其状则咳而腹满,不欲食饮也。
[译文]上述的各种咳嗽,经久不愈,三焦就会受病,三焦咳嗽的症状是咳嗽时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
咳而有饮者,咳不得卧,卧则气急,此为实,咳不能言,言则气短,此为虚,咳病多端,治各异法,谨守其道,庶可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