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2)

张仲景Ctrl+D 收藏本站

当归散方(孕3-5个月养孕妇)

当归一斤 黄芩一斤 芍药一斤 芎䓖一斤 白术半斤

上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妊娠,身有寒湿,或腹痛,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其胎跃跃动者,宜养之,白术散主之。

怀孕六个月以后,身体本来有寒湿的,或腹痛的,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胎动频繁的,可用白术散来养胎。

白术散方(孕6个月以后养胎儿)

白术 芎䓖 蜀椒(去目汗) 牡蛎各等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

妇人怀身七月,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如有水状,此太阴当养不养,心气实也,宜泻劳宫,关元,小便利则愈。

妇人怀孕伤胎时,腹部胀满,小便困难,腰以下沉重肿胀,象患了水气病一样,这是因为怀孕七个月时,手太阴肺经当养胎而不养胎,心气实的缘故。治疗方法应当针刺劳宫及关元穴,以泻其气实,小便稍微通利病就会好。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问:刚生了小孩的产妇有三种病:一是痉病,二是郁冒,三是大便困难,这是为什么?老师回答说:由于刚生小孩以后血虚,出汗多,容易感受风邪而患痉病;产后失血多,加之汗多亡阳,容易感受寒邪,所以发生郁冒;产后失血、汗多,津液耗损而胃中干燥,所以大便困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则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也。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

产妇患郁冒病,她的脉象微弱,呕吐,不能进食,大便干结坚硬,只是头部出汗,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候,是由于产后血虚,阳气厥逆而引起。阳气上逆而昏厥,若得周身汗出,则说明昏厥将解除。因为血虚阴亏,阳气独盛,而孤阳上出,挟阴津外泄,所以只是头部汗出。之所以产妇容易出汗,是由于阴亏血虚,阳气偏盛,因此必须全身汗出,通过汗出使阳盛减弱,使阴阳重新趋于相对平衡。大便干结,呕吐,不能进食,用小柴胡汤治疗。

小柴胡汤方(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郁冒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经用小柴胡汤治疗后郁冒病解,已能进食,但过了七八天后又出现发热的,这是胃实证,用大承气汤治疗。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 沸,分温再服,得下,停后服。

产后腹中㽲(jiǎo)痛,若虚寒不足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妇人产后腹中绵绵不断作痛,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此方并且可以治疗腹中寒疝气痛和虚劳不足之症。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去除身体寒气食疗法)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不可下也,宜枳实芍药散和之。

产后腹部疼痛,心烦,胸满,不能安卧,不能用下法,用枳实芍药散治疗。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  芍药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麦粥和下之。

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必腹中有瘀血著脐下也,下瘀血汤主之。

老师说:产妇腹部疼痛,按理应当用枳实芍药散治疗。假如用药后腹痛病不愈,这是腹中有瘀血凝结肚脐下部,宜用下瘀血汤治疗。此方亦可治疗瘀血所致月经不调。

下瘀血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煮取八合,顿服之,当下血如豚肝。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也;若不大便,烦躁,发热,脉微实者,宜和之;若日晡所烦躁,食则谵语,至夜即愈者,大承气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