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辨中风病脉证并治(补)

张仲景Ctrl+D 收藏本站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似①微而数,中风使然。 

此条依涪古本补。此篇内容主要摘自涪古本辨中风历节脚气病脉证篇,由于未在桂本找到合理篇目排放,故单列成篇;会通本则将此篇条文排入伤风脉证并治。①“似”:《金匮》无。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风①,寒风相搏②,邪在皮肤。浮为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此条依涪古本补。①“浮则为风”:《金匮》作“浮则为虚”。②“寒风相搏”:《金匮》作“寒虚相搏”。
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侯氏黑散主之。 

此条依涪古本补。《金匮》作附方:“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 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此条依涪古本、《金匮》补,会通本未收录。
风热,瘫,痫,风引汤主之。 

此条依涪古本补。《金匮》作附方:“风引汤,除热瘫痫。”
病中风,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热,其脉浮者,宜防己地黄汤。 

此条依涪古本补。《金匮》作附方:“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续命汤主之。 

此条依涪古本补。《金匮》作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僧垣云:与大续命同,并治妇人产后出血者及老人小儿。”
中风,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续命汤主之。 

此条依涪古本补。
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或心中热,或腹满,或气逆,或悸,或渴,或先有寒者,独活细辛三黄汤主之。 

此条依涪古本补。《金匮》作附方:“《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头风,大附子散摩之。若剧者,头眩重,苦极,不知食味,此属风虚,暖肌补中,益精气,术附汤①主之。 

此条依涪古本补。《金匮》作附方:“《近效方》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①“术附汤”:此方与桂本白术附子汤组成相同,但剂量、用法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