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解肌法
0:00上一周我们讲得发表法,发表法是一个方法,是一个一般的方法,也就是一个共同的方法,不是一个病的方法,而是一群病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发表法。
它的特征是什么,是我们本能系统对于外界侵入我们体内的致病生物及非生物,做出来的一种排异反应,这个排异反应向体表外面排出来。在这个方法下面有几个子方法,第一个是解肌法,第二是发汗法,第三个是透表法。
这个顺序不是按照伤寒论的第一个方法解肌法,第二是发汗法。有人说伤寒论没有透表法,这个说法我不能说他不懂《伤寒论》,他没有把《伤寒论》彻底地明白,《伤寒论》上有,以后我们讲透表法的时候提出来。
当然,透表法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在清代乾隆年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和叶天士《温热经纬》,还有余师愚的《疫诊一得》,是在这几本书上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在透表法下面,有六条原文。
4:00和透表法和发表法有关系的,第一个是发表法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必须是这个条件下才能用发表法,再补充一下,下面的解肌法发汗法透表法,都是这一个标准必定存在的前提下才能有下面三个方法。大家重温一下。
今天要讲的是发表法下面的解肌法,因为发表法是一个一般的方法,一个普遍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共同的方法,这三个说法是一个意思,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下面才是具体的。
解肌法才是具体的,解肌法是根据什么标准用的?我们在临床上看到一个具体的病,我们看到它的排异方向是向体外,体表,还是向下,向上,是通过体表往外排异还是通过呕吐,通过大便,通过小便,到底是哪一个呢?
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但其中也有共同的。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发表法的特征。我们解肌法的特征当中看到了发表法的特征,这就是过去我们在哲学中学的个性当中有共性。
8:00个性是什么?是解肌的标准,解肌法的标准当中有发表法的标准,大家试试看。排异向体表,排异的反应趋势是向体表,在身体的表面,而有汗并不解肌。向体表的是什么呢?脉浮,发热恶寒头项僵疼,我们说过。
(文字一、解肌法,排异向体表而有汗病不解的。辨证依据:发热恶寒头项僵疼,脉浮,上冲,有汗的。说白:人体本能是看不见的活动我们只能看到人体的“态”,排异向表的体态是什么呢?是发热恶寒,因为体温增高有汗多原因,发热恶寒的体温增高是体表肌组织自己制造的,肌肉颤抖是肌肉自己摩擦制造热量来提升体温;提高体温是要发汗,发汗是要排异,所以,发热恶寒是排异本能向体表的最明白的势态。头疼,项僵脉浮是循环系统提高血压,扩张血管向体表供血,以支持发汗,所以血管浅出而脉浮,向外的势能同时向上,)
9:00是循环组织向体周围组织大量的供血,出现的一个形态,就是血管浮浅,脉浮的核心是这个。发热恶寒是身体代谢增高,制造体温,肌肉颤抖来制造体温为了排汗,为了向体表排异,所以它才发热恶寒。
10:00因为体温是自己制造的,怎么制造的,肌肉相互摩擦产生热量,它自己产生的热量当然它是珍惜热量,所以它虽然发热,它还厌恶寒冷喜欢温暖,它要提高体温。
你看看这个本能活动和其他的器官活动是不一样。它有一个意,它像我们人一样,冷了我们找暖的地方,太热我们找凉爽的地方,它也这样,它自己制造体温要发汗所以它珍惜体温,虽然体温38,39,40度,它还喜欢温暖,它还厌恶寒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这是本能系统向体表排异的一个共同特征。头疼呢,血压提高,大量的血向体表供应。咱们说过升降出入的系统,凡是向外的同时向上,凡是向上的同时向外。这个我们在生活当中看得太多了。
这是一点都不能错,知道有上冲的趋势就知道它是向外的。这不是那个共同的特征吗,哪个共同特征,就是向体表排异的共同特征,就是发表法的共同特征。所以说排异法是具体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其中有一般性的方法在内,这个关系大家搞清了以后,再往下就好理解了。
这个解肌法的辨证标准,就是发热恶寒,头项僵疼,脉浮,上冲,有汗的。记住,有汗的。这一个和麻黄汤的发汗的方法,就在于有汗无汗,区别这两个方法,非常重要。用对了就好,用错了就好不了病也许要出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