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第十一讲 解肌法(3)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30:00张仲景还说,一副要是病不好,你就再吃一副,还可以第一次服药和第二次服药的间隔要小一些。药不是重叠了吗,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叠,第二次和第三次重叠,这个药效要提高。如果还不行,你再吃还要小促期间,间隔时间还可以再短,甚至一天可以吃两剂。

  背后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药非常地平和,非常地好,不会出毛病,安全性最大,药性平和,你多吃少吃都没关系。你就吃这药,一剂不好吃两剂,两剂不好三剂,吃到好为止。在别的药上可不是这么讲。

  你看大承气汤,只要大便一通,不要尽剂,不要再吃了。所以这个大师的嘱托很重要,它说明了好多的问题,不仅仅是药的问题,甚至是把做人的道理都放里面了,对待生命的态度,做人的态度,都在其中,一句话体现了。

  他治病了,不光是把病治好了,他在这个社会伦理上秩序上都有建设。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如果说是我就说对了。他把病治好了,这个不必说,他有许多的东西给我们。

  33:00第一个是给我们智慧,第二个是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怎么对待别人的生命,怎么对待社会。再一个张仲景在桂枝汤的方后还有一个嘱托,要有无汗的,需要发汗的,误用了桂枝汤,桂枝汤不能开张汗腺,只能增加体液,必须是有汗才能用桂枝汤,没有汗不要用。他说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不要错。这个不要错。

  (文字:凡是向上的势能也都向外。能势向外排异,所以以上冲头疼。在这个多器官多组织的共生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态,是向体表排异的本能趋向。当我们看到:身体时而有汗而病不解,知道是本能系统有排异能力而体液不能支持一次有效的排异活动。我们要因……,以桂枝芍药通血脉,用生姜,大枣,甘草,稀粥增加体液,以完成一次排异活动。排异势能趋向体表的,都要在汗腺向外排异,无汗的用发汗法,有汗的而不足的用解肌法。这决不可错。“有汗不可用麻黄汤,无汗不可用桂枝汤。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仲景为什么这样着重嘱咐?我们必须知道,桂枝汤是通血脉补体液,着意在体液不足,并非汗不出!麻黄汤在汗腺不分泌汗液,不是体液不足,如体液不足的病再重发汗,汗出多则大量丧失体液而不能,)

  35:00这个不要错我们怎么看待,这错是错在哪,为什么没有汗不能用,你用了以后跟排异的目的相违背,那一个是开张汗腺,这个不能张开汗腺,一定要记住,不能错这一点。

  36:00如果说桂枝汤,解肌法,不用桂枝汤解肌,而用了吐药,或者通大便,让他下了。如果用吐法,误用下法,一定会造成恶果,如果没有造成恶果,人的本能抵抗了这个吐的药下的药,没造成恶果,还是在向外排异,还用桂枝汤。

  这就是只要是排异本能是向这个方向排异,就这么帮助它。前人犯的这个错误,你不要再犯这个错误。你还要继续帮助这个本能向外排异。这个从哪儿看出来?

  还是从症状,这个人还有上冲趋势,向外的症状,向外的趋势是什么?发热恶寒,头项僵疼,脉浮,上冲。还用桂枝汤。这是个主见,给你个主见。不要你用桂枝汤没好,他用吐药下药了,我怎么办呢?

  你看看还有上冲之势,还给桂枝汤把他治好。一切都是盯着本能系统排异趋势,排异在哪一个方向,都是盯着这个方向。你去体会,你看《伤寒论》,这个禁忌那个禁忌,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行那个行,行与不行等等,正确与错误,一个中心,一个焦点:排异方向。

  你要知道这一点,《伤寒论》你算是学好了。这一点不错,你永远是正确的。不要说一次没成功,就没主意了,就改方子了。那你就错了。你要重新思考,你对了没有,你错了没有。你要错了,你要知道错在哪儿,你要对了你不要改这个东西。

  你要错了,知道错在哪儿,知道怎么着弥补这个错。你还是好医生。一个医生要负责任。对自个的错误要负责任,要坚持真理,不要在真理面前害怕。你能给他治好了你就是好医生。

  再一个桂枝汤,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些个治错了。汉代什么方法?水法,汗法,温针。都出问题。水法是什么,人发烧了用冷水喷,降温,跟现代的酒精擦是一样的。不是现代才有这个错误。

  也不是现代我们刚刚认识这个本能系统,在古代也有好多人是不认识的,用水降温。还有用火,挖坑,烧热,把人放里面,让他出汗。不是让身体自己的本能系统往外排汗,是从外面逼汗,它不是从内部排汗,把出汗当成了目的了。再一个温针,用针灸往外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