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桂枝汤方
0:00解肌系统一共算是十五张方子。这十五张方子有个一般性的病机。这一般性病机就是普遍性。普遍性的解肌方法,因为是一个普遍性的病机,就有一个普遍性的法,法就是解肌法。
病机呢就是指在排异过程当中向体表排异的趋势,因为体液不足不能完成这一次排异。病机是这样的,所以就用一个法就是解肌法。解肌法就是增加体液、温通血脉,支持排异系统完成这一次排异活动。
2:00一个典型的病机,有一个典型的解肌法,有一个典型的桂枝汤、一个方剂。我想让大家明白,第一是一个病机,这个病机就如同,这场戏怎么做,一个病机。这个病机它有一个规律,必须是通血脉,补充体液来利导排异系统完成这一次排异活动。
这是一个解肌法,桂枝汤是一个方剂,这个方剂啊就是有这个作用温通血脉,补充体液,向表外完成排异过程,这连起来就是理法方药,方剂下面是药物:
4:00就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这是《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当然再说明一点,桂枝汤的脉,脉浮,发热恶寒,头项僵疼,有汗。
发热恶寒这有一个体象,有一个意象,发热时身体的现象,恶寒是意象,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情绪,这个意象。脉浮是脉象,从这些现象当中我们看到人的机体内部。这是理。
法就是解肌法,方就是方剂,桂枝汤,药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这就是《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所说的理法方药、就是这个东西,说《伤寒论》啊,这是一个理法方药啊一个方法系统的,最早的一部书。
有人说它是辨证论治的奠基,这个辨证论治啊不够,不够说明《伤寒论》这个书的价值。它是理法方药为一体的以人生命本能系统趋势为核心的一部奠基的著作。前世没有,后世没有。按现在说叫空前绝后。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张方子。就连我们后世说的君臣佐使也是从《伤寒论》才有的。
比如说这个方子,以桂枝温通血脉,补充元气,为君;芍药通血脉,它是舒缓血管、破血凝、通血痹它为臣;甘草和百脉、和百药、通百脉为佐;生姜大枣走表为使,非常地完美。
8:00到后世有人先学君臣佐使,你要处方得按照君臣佐使这个规矩。这个说法最早不知道谁说的,一直到现在没有人提出疑议。我就对这个说法有点异议。大家可以推敲,你看是不是,哪一个大夫,就算是一个顶级的大医,治病的时候要先考虑君臣佐使,我不信,他不会。
他考虑的是那个病,着眼的是那些现象,他思辨的是那样现象的本质,他所做出来的结论是一个法,他所写出来的是一个方剂。这个时候他不会考虑君臣佐使,他要考虑君臣佐使这个人他绝对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为什么啊?先拿了一个框子,在这框子里找那个方子,这是好医生吗?
10:00每一个真正的中医要处方,首先考虑的不是君臣佐使,而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过程。着眼的首先是现象,体象,脉象,舌象,声象,色象,意象,物象。思考的是这些现象的本质,核心是生命的本能。不管你自觉与不自觉。
那么这个《本能系统论》,我才写出来这个东西,连时间也没有,知道的人很少,那么这个以前人就按照我这个《本能系统论》去考虑治病吗?不是的。这个本能系统在《伤寒论》当中就有,《伤寒论》已经到了一个本能系统的方法系统。
你尽管不自觉地,不是自觉地,你尽管不知道有本能这两个字,但是你的思维是在那些现象中考虑它的诊治,做出了一个方法,它就暗自符合本能系统,你看那凡是用汗吐下和,这都是方法。
这是共同的性质,也叫一般性的方法。一般性的方法考虑的是具体的方子,桂枝汤是发汗的,麻黄汤也是发汗的,桂枝汤有十五张方子,都是解肌。凡是这么做出来的都是符合于这个本能系统的核心的。不是今天才有,《伤寒论》就有。这个本能系统不是我造出来的,是我看出来的,我首先是从《伤寒论》看出来的。
其次、我在自觉的在生命过程当中,也就是在一个人从生病治病到好病的过程当中看出来的,这是中医学的一个核心。这个桂枝汤呢第二个方子是桂枝加葛根汤。
14:00桂枝加葛根汤有一个现象,就是有个症状,他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下头是一个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