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几种常见病的自疗方法(一)
0:00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问题啊,本来是想着放在后头,现在看啊还是先说比较好,最近这个各种感冒频发,有几个孩子看到这儿很难受,一个感冒治来治去成了白血病,不到一年挺好的一个青年人就死掉了。
咱们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啊,咱们自己能治了感冒,我们先说这个。中药本来是非常的安全,你治对了好病,错了,错不多,也能好,错的太多,好不了。所以我们尽量做到不错,不是不能,就是一个字:细。
2:00说细,听细,再做的时候细心,没错。今天咱们细说。我们从一个什么切入?我们就从出毛病的这地,发热,作这个切入点。
我们曾经说过发热,凡是发热的都是外源性疾病,凡是外源性疾病都用一个方法,排异。如果我们见一个病有发热,我们就认定它是外源性疾病,就认定用一个排异的方法,这个就有了一半。
我们再看看热型,今天从热型说起,就是不同的发热,发热的不同的类型。这个发热的类型怎么个分法?从哪分,我们知道发热从体象、身体的现象,第一个就是体象、身体的现象,还有一个意象,我们这个感情的现象、比如说恶热、恶寒、喜什么、厌什么、这属于意象。
5:00体象、脉象,舌象,声象,色象,物象这七个现象。我们今天讲的是这个热型这个体象,发热恶寒,恶寒这是个意象,发热是体象,这两个合起来看,发热恶寒的这个发热与其他发热不同。
咱先说这个,恶寒的发热是身体这个肌肉组织自己制造的热,恶寒,如果不是它制造的热,不恶寒。这个恶寒有轻也有重,发热体温越高的恶寒就越深,发热不太高,比方说37-38度。这时候,恶寒也很轻。
你要如果到40度的体温,恶寒是要颤抖,冷得受不了,盖上床被子,还是冷,这个恶寒的程度有轻有浅也有重。不管是深,不管是重、是浅,那是一个量、不管多少、它是一个有,我们要的是这个性。
凡是体温升高,如果有恶寒,不管轻不管重,它总是跟这个体温高或低同步的,体温越高,恶寒越重,体温不太高、恶寒也不太重,咱就记住这一点。看发热恶寒,凡是发热恶寒的,都是向体表排异的,大家记住这点,凡是发热恶寒的都是向体表排异的,但向体表排异的不是一种。
9:00根据这个致病物或者致病生物体是个什么东西,它有他的特征,它是向体表排异的,是用什么方式排异的,它为何不同,我们把这个分清了,就万无一失了。
比如说发热恶寒的,有汗的,这个有汗在于有无、不是多少,恶寒,在于有没有恶寒,不在于恶寒的深浅;这个有汗在于有没有汗,不在于汗多少,我们要的是定性,不是量。
这个汗,有,什么汗,一摸湿湿的汗,说没有明显的汗,喝一杯热水、喝一碗热汤出汗,也算有汗。如果说发热恶寒有汗,我说的是性,有汗不在多少。我们先知道的这个,我们还看看脉搏,应该是浮脉。
13:00这个浮往往不是单纯的一个浮。有的是浮数,有的是浮缓,这个一分钟啊不高也不低,很缓和,这个叫脉缓。刚才我们说的这个发热恶寒,有汗,脉缓。缓区别于数,跳得非常快,那一分钟80-90次,或者还以上,或者是脉紧,区别于这两个。
脉缓,不快也不沉,它很浮浅,我们看到这个脉象,知道向外排异的,表明了一个问题,循环大量向体表组织供血准备出汗,往外排,这是一个脉象。
如果这个人要不合并别的病,舌象是正常的,要如果这个人感冒以前就是亚健康,这个舌头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苔、没有津液、比较干,那么感冒以后也还有这个白苔。
感冒以后症状肯定会有所变化,表现喜呕,老想恶心,这都是连着的,由此及彼,我们看到这块就知道别的了,如果这个人感冒以前就有亚健康,他这个舌苔一定是薄白、没有津液、干,这个怎么办?
16:00还有一种情况,这个人感冒以前就有气管炎,或者就咳嗽。这个怎么办?这也是一种,我们先说这个不合并别的病的这种怎么治。
桂枝30克、芍药30克、甘草13克、大枣12个,生姜20克,一块煮,一次喝二分之一,喝药后喝点热粥,盖住被子盖暖了,出一点汗,好了。
17:00如果要是合并,感冒以前就有薄薄的白苔,口腔发干,他感冒后,呕,老想吐、恶心,桂枝汤加30克柴胡,吃了就好。如果他感冒以前有气管炎、喘,加厚朴30克、杏仁20克,吃了也好了。如果说有项背强疼、发直,一活动就疼,加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