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少阳病气机失调病势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疼,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是伤寒少阳病理阶段的概括。在少阳病的过程中俱不出本条所示证状。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证为少阳病的主证,乃所谓但见一证便是的证状。或然证七个,乃或有或无之证。主证是少阳病的必然证。不是此证便不是少阳病理过程。文中所举四个必然证,在少阳过程中,或有一证二证三证不等,但见一证便是少阳病,不必四证悉具。凡见少阳主证无论是四证中任何一证,都以小柴胡汤主治。少阳各证,无论在头目在口咽在胸胁在全身之寒热,在烦呕不欲等等,俱是三焦气机病位的失调趋势,所以但见一证便是少阳病,俱用和法,俱用小柴胡汤治疗。这是三焦气机病位的功能特性所决定的。
本条概括少阳病理过程的证状、立法、方药。
“小柴胡汤方:
柴胡112克,黄芩42克,人参42克,半夏99毫升,甘草42克,生姜42克,大枣12枚擘
上七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括娄实一枚,约46克;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煎成63克,括娄根56克;若腹中疼者,去黄芩加芍药42克;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56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56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42克;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100毫升,干姜28克。”
按小柴胡汤为和解三焦气机的方剂。本方以柴胡为主药,其他药皆辅助药。柴胡苦平无毒。《本草经》说: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本草别录说:主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李时珍说:柴胡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疼、眩晕、目昏、五疳羸热。《本草经》所说的心腹肠胃中结气应包括胸腹腔及整个消化系统。结为结滞,气为功能,所谓结气即功能性障碍。如肝气郁结则胸满胁疼,脾气郁结则心腹痞满,胃气郁结则呕恶不欲饮食等等。这无不是三焦气机失常。所谓五脏间游气,虽不能明确指出是何证状,但不外为脏腑功能性病证。柴胡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久服轻身明目益精,当是产生于这一功能。因柴胡本身并不含营养成份。《内经》说:“少阳为游部”,其气游行三焦。脏器间游走性的病理感觉当是三焦气机为病。甄权说:柴胡主劳乏羸瘦,宣畅气血。《内经》说:“肝为罢极之本”。现代医学证明:肝功能障碍则营养物质代谢失调即出现劳乏易疲。羸瘦的主要原因即是营养障碍。李时珍说:“柴胡治阳气下陷、五疳”。阳气下陷即指胃下垂、肝下垂、子宫下垂及脱肛等。五疳指小儿消耗证。凡疳病都与营养代谢障碍有关。凡下垂病都属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失常。从柴胡的功效看,其调节三焦气机的功能是可以背定的。
伤寒少阳病为三焦气机失调,以和解为定法;以小柴胡汤为定方;以柴胡为主体。在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中,除主药柴胡以外,其它药物皆可去取。从而可知柴胡为调和三焦气机的药物。其他药皆辅助药。如对或然证的处理:胸中烦为胸中有热,加栝娄实以清胸膈热而润燥。因不呕而去半夏,有热而去人参。若渴者加人参括娄根以生律止渴,因半夏燥而去之。若腹中疼则去黄芩之苦寒而加缓急止疼之芍药。若胁下硬满则加牡蛎化痰软坚,去助满之大枣。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因无热去黄芩,因停水而加茯苓利小便以消蓄水。若不渴外有微热者,渴而发热为里热,今不渴外有微热为表热,故加桂枝取汗以解表,有热故去人参。若咳者是水寒射肺,故以干姜五味敛肺以散水气,去生津之人参,走表之姜枣。从小柴胡汤证的加减法中可以看到仲景治病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小柴胡汤加减法实为一个极好的机圆法活的临床范例。
2、“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