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案|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第二章:伤寒阳性过程的合并病(4)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15、“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本条胸胁满而呕是少阳证,日晡潮热是阳明证,此为少阳与阳明并病。潮热是大便燥结的证候,当不大便,今微利,可疑。但知曾用丸药下之,而丸药不能泻其热,亦不能下其燥屎,只能使其微利。因燥屎不得下,所以胃家实热不能解,潮热不去这不是正确的治法。潮热者,乃有燥结实热。应先以小柴胡汤调和少阳气机,待气机得通、津液得下则胃气因和。如潮热不解,再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因芒硝润燥软坚以通肠中燥结。总因少阳禁下,所以少阳阳明并病过程必先少阳而后阳明,用和下法,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38克,黄芩14克,人参14克,甘草14克,生姜14克,半夏12克,大枣4枚, 芒硝28克
上八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16、“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此条发热而呕是少阳证,发热汗出不解呕吐痞硬下利为里热证,乃少阳与阳明并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下里热,参看少阳病篇第三章第13条。
    17、“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此条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自是少阳与阳明并病。热结在里是 指身热汗出腹满不大便。如何知道此条有身热腹满不大便?从热 结在里而知。所以用大柴胡汤。从但头汗出而身无大热。胸腹满 而硬疼,为大结胸证,以大陷胸汤主之。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是 少阳阳明并病,以和下法。参看少阳病篇第三章12条。
    18、“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愈。”
    本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不是已过太阳经十余日,是太阳病经过十余日。初得太阳病十余日以来曾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则是未因误下而转为坏病,仍以小柴胡汤治疗。这是太阳传变少阳过程。可见二三下之是在太阳与少阳阶段。若呕不止是少阳证未解。心下急为心下痞满急迫,为里热证。郁郁微烦即发热心烦。此为少阳与阳明并病,以柴胡调和气机,以大黄枳实清里热消痞急。用大柴胡汤和下法。参看少阳病篇第三章11条。
    大柴胡汤方见少阳病篇第三章13条后。
    以上七条是少阳与阳明并病的理法。少阳病传变阳明而少阳证未去的是少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里热不甚的以小柴胡汤;有硬便燥屎的用柴胡加芒硝汤;有热结在里的用大柴胡汤;总以少阳为主,兼治阳明,以和下法。
    1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此条是三阳合并过程。阳明中风概括伤寒阳性过程。口苦咽干为少阳证,腹满微喘为阳明证,发热恶寒脉浮紧为太阳证,此乃太阳少阳阳明并病。因太阳宜汗解而禁下,阳明宜下而忌汗,少阳禁汗禁下而宜和解,所以虽有腹满而喘亦不可下。若下之,伤害少阳气机而胃肠功能失调,水谷运化不利则腹满不能去,津液不下则小便难。此条为三阳并病禁下的法则。
    20、“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条为三阳合并过程。身热恶风颈项强是太阳证,胁下满是少阳证,手足温而渴是阳明证。发热恶寒颈项强疼宜汗解,胸胁满宜和解,身热而渴当清里热。但少阳禁汗下,虽有太阳之表证不可用麻黄汤发汗,虽有发热而渴不可用白虎汤清里,况仲景又有表不解不可用白虎汤的禁诫。只宜以小柴胡汤治疗。按此条证当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葛根5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