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阴病纲领(4)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本条少阴咳而下利,乃阳虚水气为病,见本篇第三章3条真武汤条。本条证当以真武汤治疗。若以火劫迫汗,亡阳又伤其血,所以谵语小便难。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就是以火迫少阴汗。
19、“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病脉沉或微细身寒欲寐之证,若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是少阴病并发蓄血证。以热在膀胱即血蓄在膀胱。由于循环功能衰弱,血管收缩管腔的改变,以及血液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变化,而导致局部淤血。这是造成少阴膀胱蓄血的原因。但在八九日阳回之后,淤血组织发炎,引起一身手足热;淤血破溃则造成便血。因淤血在膀胱所以必便血也。
少阴过程继发膀胱蓄血与太阳过程之膀胱蓄血机制大致相同。此条未出治法,但凡蓄血证,淤血破溃排出则病愈。太阳蓄血,因蓄血组织破坏有害物进入血液而引起抗御反应,而且会累及脑神经发生如狂之证,所以用桃核承气汤攻瘀逐邪。少阴病蓄血一身手足尽热亦是阳回后的抗御反应,但无如狂之证。如须用药可于桃核承气汤减大黄加阿胶蒲黄之属。
20、“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此条少阴病但厥无汗,乃是指恶寒肢冷,无汗为阴性病的特征。无可汗的病势而强发其汗,必动其血。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强发汗之法指温针、用火,以及其他攻表之剂。必动其血是必伤其血之意。“未知从何道出”以下,词旨浅薄,不似仲景文字。其说口鼻目之出血恐未必然。往昔注家以为动其血是激动其血,而从口鼻眼目粘膜之处出血,亦恐是臆断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