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医话|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导言(5)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共和国己过花甲之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进入太平盛世的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饱受了药源性、医源性疾病的灾难,又在功能性疾病中忍受“终身服药”的煎熬,医疗成本高到一个肿瘤便家破人亡的程度。人民在呼唤一个安全、有效、简单、廉价的医疗体系。天地间万物都是应运而生!什么是“运”?太平盛世、社会和谐、人民需要,便是中医发展的运!

  《伤寒杂病论》的核心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医的系统理论,这就是以“天人合一”的万物合一性、五行运动的均势、平衡及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的和谐性为核心的本能系统方法论。中医从此有了统一的系统理论,扫除了理论的随意性,再没有似是而非、不可实践证明的想象与意度。

  五千年的中医,从经验医学发展到《伤寒杂病论》本能方法系统,这是一次伟大的发展。今天中医所面临的第二次发展,仍然是《伤寒杂病论》的核心内涵的发展!今天发展的具体内容是:(1)出现中医系统的理论体系;(2)统一中医辩证法;(3)中医的科学内涵被民间认识以后,必会发生巨大的影响,使人类走出健康危机。

  《伤寒论六经求真》是我四五十岁时对《伤寒论》的思考。八十岁后重读《伤寒论》,我产生了新的认识。伤寒六经是临床方法系统。什么方法?是治病的方法!什么是病?我对这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突然发生怀疑。

  我想,张仲景先师所讲的病,是一个病。这个病“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发于阳和发于阴不一样,治法也不一样。发于阳的是一种治法,发于阴的另是一种治法。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方法系统。阳病的方法系统中又分出了解肌法、发汗法、吐法、清法、下法、利尿法、逐饮法、破血法等等子系统。阴病的方法系统中分出助阳温经法、助阳化水法、助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等子系统。这是个临床方法系统,很清楚明白的方法系统。但我从这些个方法中,看到的不是治病,而是助人。为什么说是助人不是治病?您看:“流行性感冒,发烧体温40度,发热恶寒,身疼头疼、无汗而喘。”病人要排汗,而汗不出。这个“病”是什么?一方面是进入体内的病毒,一方面是人体要排汗,而汗不出。他类医学治病毒,是杀死或抑制病毒。仲景则用发汗法,顺势利导以帮助人,收到一汗而愈的效果。再说一例:“流感,七八日上至十余日,不大便,潮热,谵语,神昏,腹胀而疼,不能食,循衣摸床,烦躁不安。”这个病怎么治?仲景用下法,大承气汤,一服,大便通下燥屎而病愈。这同样是顺势利导的助人法。再讲一例:“盲肠炎。盲肠肿大,发烧,腹疼难忍”。怎么治?肿大的盲肠不消肿则必化脓。仲景则用下瘀血法,桃核承气汤一服两服肿消而。这是治病呢还是助人呢?仍然是顺势利导以助人。在《伤寒论》中,阳病系统都是人体本能的排异系统对体外进入的致病物发生的排异反应。仲景准确地对人体本能作出顺势利导的帮助,完美地保护了生命。我想,张仲景先师在彻底理解了人类的生命功能与物质的均势、平衡和谐关系中的本能系统以后,才有医学本能方法系统——《伤寒杂病论》的问世。《伤寒杂病论》作出了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伟大发明。认识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本能是人类的大智大慧,而自己帮助自己的生命本能来保护生命,延长生命,这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伤寒杂病论》正是这样一部著作,是可以与老庄,孔孟并列的三大文化体系!

  我们学习《伤寒杂病论》,看到的是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帮助自己;看到的是人的器官、组织在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系统中的本能活动,是如何对待身体中的异己物质,是如何自己调节自己内部发生的功能紊乱、恢复和谐的生态环境。

  什么是病?排异反应是病,障碍是病!什么是治病?就是顺势利导完成排异过程,自主调节恢复和谐生态。以这样的观念来读《伤寒论》,我想,我们的思想就会进入“伤寒杂病论”的思想体系当中,才能与先师对话,才能领悟先师的微妙意旨和深邃道理,才能掌握先师的圆机活法,这是进入仲景思想的一张入境证。

  郭生白于石景山松林公园三胡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