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经方首字母 医案|讲稿 条辩 本草首字母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第二章 阳明病纲领(5)

郭生白Ctrl+D 收藏本站


    27、“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此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还入胃中,故不久必大便也。”
    本条指出阳明病,病已差尚身有微热心烦而不去,是因在病理过程中汗出过多而结肠有硬屎之缘故。自“此亡津液”以下六十字是后人注语。文中反复以小便之多少揣测大便的情况,辞义浅陋。特別是“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还入胃中”一语最为无理。
    在阳明病理过程中,发热汗出则消耗大量水分。同时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强,由此使大便燥结则小便短赤。当阳明病解,热退身和,汗撤渴止则二便通调。这是一般的临床辨证常识。若以小便的多少来断定大便的通否,难以准确。若阳明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知有硬屎,少与调胃承气汤则胃气和而大便通,何必斤斤计较小便日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