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朗读
【原文】血府逐瘀汤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钱半 牛膝三钱水煎服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血府逐瘀汤原文

  王氏血府逐瘀汤为两个方组成: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

   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

  头痛

  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芪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胸疼

  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瓜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副,疼立止。

  胸不任物

  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副痊愈。

  胸任重物

  一女二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副而愈。设一齐问病源,何以答之?

  天亮出汗

  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副而汗止。

  食自胸右下

  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难。

  心里热名曰灯笼病

  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副,血活热退。

  瞀闷

  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副可好。

  急躁

  平素和平,有病急躁,是血瘀,一二副必好。

  夜睡梦多

  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副痊愈,外无良方。

  呃逆俗名打咯忒

  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若血瘀甚,气管闭塞,出入之气不通,闷绝而死。古人不知病源,以橘皮竹茹汤、承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相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副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饮水即呛

  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不眠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小儿夜啼

  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两副痊愈。

  心跳心忙

  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夜不安

  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俗言肝气病

  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干呕

  无他症,惟干呕,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呕立止。

  晚发一阵热

  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副可愈,重者两副。

  贾海忠老师经验:

  【讲解】接下来看一下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当归三钱”​,三钱相当于现在的剂量是10g,​“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赤芍二钱,柴胡一钱”​,即生地10g,桃仁12g,红花10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一定注意柴胡是一钱,不能多用,多用了,那些烦躁、兴奋、失眠症状就加重了。有的医家说柴胡疏肝理气可以多用一点,但是越多用越烦躁,越多用越睡不着。所以柴胡的量一定要少用,但是又不能不用。​“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甘草6g,桔梗5g,川芎5g,牛膝10g,这是原方的剂量。这个药吃进去会有一个什么特点呢?王清任没讲。这个药吃完了多数病人会出现大便稀,如果要是有大便干,那么用这个方子就更合适了;如果病人本来就大便稀,我一般喜欢和茯苓配起来用,这样一般就不稀了,然后把其他的药,如当归、生地、桃仁的用量减少,那大便就不会稀了。所以在临床上这个剂量的加减很重要,如果便秘得严重,那就把刚刚那几味药加量,实际上正常用药后大便稀一点也没事儿,虽然稀,但是不会肚子疼。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原方赤芍的量是6g,按照我在临床用药的经验,如果病人舌质是淡黯的,那赤芍就按照原方剂量用;如果病人舌质是偏红的,就可以加量用10g或15g;如果舌象是紫红的,还可以加到30g,这个量是可以调整的。如果说病人抑郁得厉害,整天无精打采的,柴胡剂量也是可以加的,如果是烦躁就只用3g。如果是便秘,桔梗也是可以加量的,如果不想吃饭,桔梗的量不要大。如果病人头部症状重,精神症状非常明显的,川芎甚至可以用到30g。这是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关于血府逐瘀汤的剂量调整。刚才讲了这么多,可能会记不住所有的适应证,那么我告诉大家,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这所有的病我们回忆一遍,全部都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大家回过头再对着一个病一个病地看,西医就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王清任这里提到了十九个适应证,这十九个之外的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不可以用血府逐瘀汤?放心用!效果也很好!这是我验证体会过的。

  刘保和老师经验:

血府逐瘀汤:敲击右胠胁牵引剑下疼痛。

  案例1

  某男,22岁,2002年4月3日初诊。八九岁时从车上掉下来,以后又被父亲打耳光,打得鼻子出血,14岁就出现头晕,近两年以来,尤其于午饭后头晕重,心中烦热,睡不着觉。大家注意,八九岁从车上掉下来,14岁出现头晕,5年!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外伤以后、生大气以后,恰好五年发病,不管什么病,不多不少5年,既不是4年也不是6年。

我敲他右胠胁引剑突下痛,不是引右肋弓下痛!引剑突下痛

  用什么方子呢?,然后就用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证主症就是这一个,敲击右胁胠引剑突下痛。午饭后头晕明显减轻,心里面不热,而且也能睡会儿了。但是他又告诉我,说平时想起有刺激的事儿,就心慌紧张,刚开始没告诉我这个,后来那个没事了,他告诉我这个了,然后我就在这个方子加甘麦大枣汤原方,他心慌紧张感完全消除。后来早晨起来仍然觉着头蒙,遇凉风吹舒服一点儿,在这方子上加点菊花,这个病完全治愈。

  案例2

敲击我右腋下的胁肋处,我感觉心口窝剑突下特别疼

  今年元旦前后,石家庄患“流感”的人很多,我也得了这个病,发烧达39℃以上,四天不退烧,爷爷摸了我的脉,,爷爷给我开了清代医家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只吃了一剂药烧就退了。从看到的病例和自己患病的亲身感受,我越发感到中医的神奇。尤其是治“流感”的发烧,更神奇。因为我已经用了西药抗生素和退烧药,也服用了银翘解毒丸、连花清瘟胶囊,都无效,为什么“血府逐瘀汤”却有效呢?书上也没有说“血府逐瘀汤”能治感冒发烧呀!爷爷说这就叫中医的“辨证论治”​,你在学中医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高建忠老师经验:

  本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减而成。岳美中先生说:​“方中以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动药与静药配伍得好,再加上牛膝往下一引,柴胡、桔梗往上一提,升降有常,血自下行,用于治疗胸膈间瘀血和妇女逆经证,多可数剂而愈。​”​(​《岳美中医话集》​)论中提到动药与静药配伍。那么,四物汤是静药吗?桃红和四逆散是动药吗?实际上,方中所用芍药是赤芍而不是白芍,真正意义上的静药只有生地黄,其余都是动药。而生地黄与熟地黄相较,相对来讲,生地黄是动药,熟地黄是静药。由此看来,全方着眼于流通气血,着眼于“动”​。当代医家中,颜德馨教授可谓善用、常用血府逐瘀汤的医家之一。颜老指出:​“血府逐瘀汤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方中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君,活血化瘀,通畅血脉;气为血帅,故用桔梗、柴胡、枳壳、牛膝为臣,理气行滞,其中桔梗开胸膈,宣肺气,以行上焦气滞;柴胡、枳壳舒肝理气,以畅中焦气滞;牛膝导瘀下行,以通下焦气滞;生地、当归为佐,养血和血,俾活血而不伤血;甘草为使,调和诸药,防止他药伤胃。诸药相配,共奏活血化瘀,理气行滞,调畅气血之功。​”​(​《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活血为君,理气为臣,本方理气活血而重在治疗血瘀证。活血理气药用得多,确有伤胃损脾作用。甘草和药护胃力薄,如脾胃不足,或久用本方者,需加参、术等药健运脾胃。颜老从气血立论,临证活用、广用血府逐瘀汤。​“​《内经》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王清任亦谓:‘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余以为六淫七情致病,所伤者无非气血,初病在经主气,久病入络主血,故凡久病不愈的疑难杂证,总宜以‘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为治疗大法。血府逐瘀汤既能活血,又可理气,用治多种疑难病证,随证加减,每获良效。如阳虚而瘀者,加党参、黄芪,甚则加肉桂、附子;阴虚而瘀者重用生地,加龟板、麦冬;寒凝血瘀者去生地,加桂枝、附子;热熬成瘀者去川芎,加黄连、丹皮;兼有痰浊者,加半夏、陈皮;湿阻者,去生地,加苍白术、厚朴;气滞甚者加檀香或降香;出血者,加生蒲黄、参三七;腹泻者去生地、桃仁,加木香、焦楂曲等。​”又谓:​“临床常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疑难病证。如根据‘足厥阴肝经环阴器’的理论,取血府逐瘀汤改生地为熟地,加紫石英、韭菜子、蛇床子等治泌尿生殖系统疑难病证,如阳痿、早泄、不射精、睾丸炎、遗尿等;以‘肺主皮毛’为依据,加桑叶、桑白皮疏风宣肺,引药入肺治面部色素沉着、鼻部疾病及多种皮肤病;加磁朱丸或生铁落饮治疗和预防长期失眠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配指迷茯苓丸或礞石滚痰丸,或加入生半夏,痰瘀同治以疗癫痫;原方倍桔梗宣畅肺气以治咽炎、久咳;加升麻益气升阳治失音等。若气滞甚者加檀香或降香;挟外感者加苏叶;有湿阻苔腻者加苍术、川朴;偏热者去川芎、加鲜生地;便溏者去生地、桃仁,加苍白术等。​”​(​《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曾为武庠生。受祖上行医影响,20岁便弃武习医,几年间已誉满乡里,30多岁时,至北京行医,设立医馆“知一堂”​,遂为京师...

王清任朗读
()

猜你喜欢

这是我在学习《任之堂跟诊日记》系列中学到的扁桃体炎民间经验方,即威灵仙30克,白英30克,青皮10克。
()
化脂调节方 辨证:高血脂引发的各种慢性病。黄芪40克、柴胡36克、党参30克、牡丹皮20克、茯苓4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枳壳20克、石菖蒲30克、远志15克、黄精30克、玉竹20克
()
退烧两针是针曲池不留针,治抽搐的秘方,即针长强、针丰隆。
()
主方: 全瓜蒌50克、杏仁20克、厚朴30克、陈皮20克、生姜20克、半夏 20克、茯苓50克、泽泻25克、薏米150克、地龙20克、西洋参10克(研粉加入药液)
()
辨证:原因不名发烧。 主方: 柴胡36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黄芩20克、甘草13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破开)
()
适应症:主要是针对那种慢性鼻炎,流浓稠鼻涕的。一般15付药一个疗程,效果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