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减压四味汤

减压四味汤朗读
钩藤15g(后下)、莱菔子10g(生的,可以用到30g)、泽泻10g、海藻15g。 在沈老的经验中,钩藤10-15g(后下)、泽泻10g、川芎10g、莱菔子10g(生的,可以用到30g)这四个药在虚证和实证的时候都是要用的,就是不管虚证和实证这几个药可以用。

减压四味汤原文

  针对高血压沈老认为,主要有三大证类,并对应有三个处方:第一个就水不涵木,就阴虚阳亢,用杞菊地黄汤;第二个叫痰瘀阻络证,用温胆汤和血府逐瘀汤;​第三个气血两虚,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四君子合四物汤。

  用沈老的话说“在高血压病的时候这四个药是必要用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虚证和实证的时候,这四个药是肯定要用。那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讲了:中医是辨证在前头,辨病在后头。那么咱们辨证呢,你是阴虚阳亢,是痰瘀互结,还是气血两虚,这个症候就是一个立法。你给阴虚阳亢就杞菊地黄汤;痰瘀互结呢,温胆汤和血府逐瘀汤;气血两虚的时候,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四君子合四物汤。但是必须加入刚才我说的那四个药,那四个药就是专门降血压的。这是我讲的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这个处方。点了大家一点,刚才说的那四个药,记住了在虚证和实证的时候都要用,那是一个辨病治疗,这第一个。”

  有关高血压治疗的中成药:

  沈老针对高血压推荐的三个个中成药​:脑立清胶囊、安脑丸、​杞菊地黄胶囊,沈老针对这三个药在讲课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给大家说了:“没有一个降不下来,我实际上就所说的这种,吃西药控制还比较好,或者刚得的,这些病人我几乎都治好了”。但是我刚才跟你说的那种,真的很难!你吃了西药还180mmHg-120mmHg,这种人真的非常难。在临床上要分为几类,如果刚得的,那绝对用中药可以好。所以我是教大家,你什么病人敢吹牛,那种高的你可别吹牛,吹了你也降不下来。有的还有临床上就是下一点,下10mmHg个或15mmHg个真不下来,这是我碰见的一种。还有一种病人,吃了快到三个月了还没降下来,血压有时就可能160mmHg-100mmHg、105mmHg。但是我说所说这个他自己把西药给减下来了。他一听我说:“服中药可以全部降下来”。他就给你停了,停了西药。结果吃了三个月的时候,血压突然降下来了,这我发现了至少有7-8个人。血压下来到多少?140mmHg以下90mmHg以下,有几个,好了。但是在我这可能有1-2个人,他怎么着也降不下去,他吃西药也降不下来,在我这吃中药也降不下来,这病人真的就很难了。所以三个月一般降不下来,中药西药都很难,这是我给大家说的几个指标能够降下来。如果这种病人呢,如果你把他的西药给减了,不吃西药了,血压还能稳定140mmHg-90mmHg,这时要减量了。为什么?我不跟你说了,慢性病治疗,开三个月,三个月他血压一直是140mmHg-90mmHg,也不升上去了,这时候汤药就可以减量,吃一顿。吃一顿的时候,记住加什么药。在他肝火旺的时候给他吃脑立清胶囊,贵州神奇制药厂出的,这个药可以绝对降血压。非常好,这都是我试过的。脑立清胶囊,一日三次或两到三次。轻的就吃两次,重的就吃三次。另外还有一个叫安脑丸,一次吃两丸,一天两次。安脑丸可以降血压,可以退烧,可以治癫痫,回去你都可以试。安脑丸是由安宫牛黄丸化裁而来,这是第二个给大家推荐的中成药,在实证的时候。那么在虚证的时候,你比如说这病人吃了一段时间,舌苔也退干净了,脉也沉细了。你给他补肾,血压也降得很明显。你现在也不太稳定,那么就是吃一顿汤药,吃杞菊地黄胶囊,再吃一段时间血压还是135mmHg-140mmHg,汤药给他停掉,就吃胶囊,就吃两种胶囊。到时候把汤药停掉了,记住了脑立清胶囊和杞菊地黄胶囊同时吃,一天吃两次,如果稍微高点就吃三次。杞菊地黄胶囊一次吃五个,一天吃两次。稳定非常好。现在我很多病人就是吃这个,而且有的时候他中成药都不吃了,这是我给你们说的。”

  有关“络活胶囊”:

  原发性高血压:钩藤15g后下、莱菔子10g、泽泻10g、川芎10g、海藻15g、夏枯草15g。这个原发性高血压,西医终生服药,他离不开药,一停药,血压上去。但西药降血压呢绝对伤肾,病人就没有生活质量,尤其中老年,血压高的话,一吃这个药,他没质量了。所以呢,在5年前,国家就给我个题目,因为它现在西药很先进呀,北京0号,也就一天吃一个,很简化,但是副作用还存在。所以国家让我攻关,中药也要造成像北京0号一样,一天吃一个,但中药没有副作用。所以我领一帮硕士博士干了三年,干成了一个药。怎么呢?高血压,历来中医治疗都是活血化瘀、滋水涵木、平肝熄风,从来没有过高血压从痰论治的。所以我就用络病的学说,给我们院士,王永炎院士商量了一个方子,叫络活胶囊。一共6个药。我这5个药都告诉你了,前面钩藤、莱菔子、泽泻和海藻,还有一个药不能告诉你。因为,已经转让了,年底看能不能生产,保护了。我组长把药都捅给你,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组员肯定要收拾我。但这5个药,你自己都能配,它降血压效果非常好,尤其对低血压,最突出的就是低压,舒张压它不好降,容易出问题,这个药特别好。

  治疗高血压中医治疗它有两条路子,第一条就责之于肝阳、肝风,就用平肝熄风,羚羊钩藤汤,解放了40多年、50多年都是这个路子,这对于肝阳、肝风用平肝熄风,用羚羊钩藤汤;第二个责之于水不涵木,就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就滋水涵木,离不开杞菊地黄汤这个路子,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子,大同小异,所以疗效也受影响。但我们通过上个世纪调研,发现中医高血压的证类也发生了变化,痰和瘀多了,痰呀和瘀相当多了,这个痰和瘀呀是个毒呀,中医讲的毒,我们就提出来新的观点,叫“毒损心络”。毒损在心络里面了,这和西医讲的微循环完全符合的,我们的络脉相当于西医的微循环,痰和瘀损伤了络脉引起了高血压,这一部分证类现在相当多,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新的观点,不是平肝熄风,也不是滋水涵木,是祛痰化瘀。所做的方子一共5个药,我们就想提纯以后,采取高科技,不要吃那么多,就是一天一片,北京零号降压零号一样,一天就吃一两个,把血压降下来,而且这个优势很大,它不是合成品,是天然品。里面5个药我会告诉你2个:一个就莱菔子,一个就水蛭,那三个药就不能告诉你了。为什么?我是组长,我带头透漏出来呀,那可麻烦了,我们那个组一共硕士博士加起来一共25人,我带头告诉两个,说明莱菔子这个药是个好药。通便这个药告诉你了,你把制剂,最简单的传统制剂就是丸、散、膏、丹,这个很简单呀,磨粉装胶囊呀,你申报一下,在当地政府的医院制剂,就在你的门诊在你的医院用,给人家说好,取个名,不用代号,取个名称,这个专利呀,因为人家离不开你呀。

  有关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几个故事​:​

  ​我前两天,碰见了有一个人给我说,协和医院中医科的,给他们讲,给我说话的这个人是个官员,这个官员呢给我讲:“他是三年前的了高血压病,他找到了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的权威专家,那个权威专家给他讲,你得了高血压终身性服药,不可能停药,吃药和吃饭一样。”结果他通过一个朋友介绍到我这儿来治,治了半年左右,现在的血压是120-80mmhg。昨天还来了,然后他就碰到了协和医院的中医科大夫,中医大夫都说了:“中药去治高血压病是不可能治愈的,瞎扯”。他说:“他笑了笑,就没说”。我说:“如果说中医没效的人有两种:第一种是根本就不懂中医的人,就学西医的,他从来就没学中医或学中医学的皮毛,就中医治不好胡扯呀,什么阴阳五行,还能诊断清楚,有我们的仪器检查的清楚,治不了病;还有有的人是搞中医的人,水平太低,他自己没有把握,而且治不好病,他也会跟着西医说,啊!中医根本就治不好病,什么高血压、糖尿病治得好吗?不可能”。这就导致中医势力很大的萎缩,这是一点。

  沈绍功先生讲课摘录:

  比如治疗高血压,原来60年代我在广安门医院有个西学中的同仁,他治高血压,就这4个药:夏枯草、钩藤、石决明和川牛膝,都是平肝熄风的药,不搞辨证,所有的高血压都用这4个药,全部去追求中医的药理,不讲中医的辨证和论治。当然你碰到高血压的类型是肝阳上亢可能会有效,但是中医讲高血压绝对不就是肝阳上亢呀!有痰浊,有中气不足,有淤血,那就法不对证就不会有疗效。

  中医治疗高血压完全是个优势病种,但是解放以后也半个世纪了,中医治疗高血压墨守陈规。守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第二个办法就是滋水涵木,杞菊地黄汤,知柏地黄丸。50年走这个老路,有一定的疗效,不能否定。但现在在新的世纪,高血压病人的证候分类也叫证类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高血压病人苔腻的很多,所以我在90年代提出来治疗高血压的新思路,就叫“毒损心络”,走新路子。只要苔腻的病人要从毒损心络来治,当然苔腻的病人不是舌质紫就是苔腻,这个毒实际上就是痰和瘀。所以强调高血压新的思路要祛痰化瘀,不去平肝熄风,也不去滋水涵木。

  用什么药?上次我讲呀,没有把药给你讲全,这回我把药也给你说了。

  祛痰轮换用这么几个药:最主要的就莱菔子。生的莱菔子,不能炒,生莱菔子可以用到30g。第二个海藻,15g的海藻。这个海藻有个问题,咸呀,因为海藻干了以后有好多盐的结晶,高血压病人怕吃盐呀,越吃盐血管越硬呀!你必须用海藻来降压,祛痰好药。怎么办?先把海藻洗,把这个盐分洗干净了,再熬药,就防止了盐硬化血管。第三个就泽泻,泽泻药理明显的降压。第四个茵陈。茵陈降血压内科大夫很少用,但茵陈里面茵陈素是挥发油,所以茵陈必须后下,或者煎15分钟就跑掉了,用15g就够了。还有一个就夏枯草。夏枯草注意呀,北京写夏枯草就用夏枯草的头,有些地方夏枯草连梗在一起用,梗没有作用,你不放心就写夏枯头。最后一个就天竺黄。这六个药来祛痰降压。都新的药,新的思路。你们搞那么长的临,跟过我的学生知道,其他人说高血压用这六个药少见,你少见别多怪就行,能提高疗效。

  化瘀用什么药呢?最好的药还是水蛭。为什么我在公家门诊你们跟我抄方不用水蛭呢?因为水蛭磨粉特别费劲,我用特殊的工艺给它磨粉,特殊的仪器。公家医院不愿给你磨,水蛭假如熬药,那病人喝起来药味奇臭无比,喝不进去,所以我现在拿地龙来代替水蛭。化瘀呀,我自己门诊还用水蛭粉,公家门诊都用地龙了。第二个药山楂;第三个是川芎;第四个是泽兰;第五个是苏木;第六个土鳖虫。化瘀也这六个药,这是祛瘀化痰。六个药不要全用呀!这次挑这几个,下次挑另外几个,容易提高疗效。作为组成基本方毒损心络,痰瘀同治,然后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状,再进行加味,这个治疗高血压是个优势病种。

  若中医的证类呢,现在呢就是水不涵木,这就叫阴虚阳亢的这类病证 。这类高血压病会有什么症状?

  第一个眩晕或者头胀,有的人感觉天旋地转呀,感觉到脑袋胀的很厉害呀。第二个是目痛耳鸣眼睛痛,有的人来了就说眼睛痛,眼睛老充血,耳鸣,有人说我轻飘飘的,这就是头重脚轻的感觉,有的人就腰膝酸软,这水不涵木或肝肾阴虚或有的人叫阴虚阳亢。

  第二个痰瘀阻络证。

  第三个叫气血两虚证。

  气虚,对不对,劳则加重,你看,这都出现了,所以看见了,等于把高血压病的病人可能出现的脑部一些症状搬过来,再加上先是虚的诊断,咱们确认它这个高血压标准超过了,然后就是中医的分类诊断。中医诊断你看我给你们讲心血管时有些症状是一样的,对吧?因为在高血压主要是集中在头部,有的人可能在心脏。那么少气、自汗、面白无华。少气自汗是气虚的表现,面白无华是血虚的表现。所以气血两虚这两个症状都有了。这就咱们目前在临床上见的比较多的一个证候。

  那么证候的分类,咱们明白了,咱们把辨证论治讲一下。

  第一个,水不涵木。水不涵木的时候,要滋水涵木、平肝熄风。

  杞菊地黄汤加减:

  枸杞子10g、白菊花10g、生地10g、黄精10g、天麻10g、川芎10g、泽泻10g、川牛膝15g、生杜仲10g、桑寄生10g、石决明30g、钩藤10-15g。(后下)

  那么再给大家说一下,白菊花我们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发现呢,白菊花降血压效果比较好;另外呢,白菊花有清肝泻热的作用,就是经常眼球红的,就是咱们说的结膜炎用10g。白菊花,第一个又降血压的作用;第二个清肝泻热;第三个脾气暴躁的人,老发火,就是肝火比较旺的,平常喝白菊花10g。

  天麻呢,祛痰浊、治头风,这咱们书上写的。川芎和天麻,这是一个对药。对药是什么?同时要用。治疗各种各样的头痛,效果非常好。各种各样的头痛,什么意思呢?实证的头痛,虚证的头痛,都可以用。

  泽泻这个药呢,有的人在临床上喜欢用30g、60g。我给你们讲,泽泻我去查资料,而且还听一个老专家讲,这个药量大的时候,会伤肾脏,所以咱们记住了就用10g。

  川牛膝呢,一般用10-15g。那么川牛膝和川芎,在这里有一个原理在上面。这还有一个什么样的原理呢?川芎是朝哪里走的?朝上走;川牛膝是朝下走,这是用一个升降的理论。知道吗?为什么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肝气上逆,气不下去,所以他血压升高,中医讲就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下去我让你下去,所以用川牛膝等于引血下行,对不对?川芎等于让他上边的清阳往上走,所以这等于让气机交通。所以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时候,记住了升清降浊,升降理论。这个问题不注意上的时候,你可能觉得我开的方子和你有什么不一样呀?你开的天麻钩藤饮,我也开得天麻钩藤饮,我怎么没效?你怎么有效呀?你可能不注意气机的问题,这个在处方中要讲的一个原则,隐含的一个原则。

  另外这个方子用了生杜仲10g、桑奇生10g。杜仲大家都喜欢用炒的杜仲。知道为什么吗?书上说了:‘炒杜仲温阳’。杜仲一炒,你们自己私人开业的时候,看见没看见生杜仲?一掰,有丝,越长越好。一炒那丝就断掉了。杜仲生的是阴阳双调,桑奇生也是阴阳双调的,所以你不炒的时候它等于阴阳双补,所以你吃完这个药呢,不会太热不会太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用生杜仲,这是用药上。而且我查了书上,就是在现代药理上,生杜仲和桑奇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在这我给大家说什么?先辨证后辨病。对不对?我证候是肝肾阴亏的,我再用点降血压的药也没有什么错呀!你看,那你挑点补肾有降血压的,是不?这样的话疗效就上去了。

  生的石决明,镇静安神,重镇降逆的,用30g。有的时候不用生的石决明,用草决明30g,有通便泻热的作用。

  钩藤用10-15g。(后下)

  我在这给你说一下煎法。后下药记住了,先用一个小碗泡,泡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别的药我不跟你说了吗,煎到20分钟的时候,叫后下药一半药一半水倒进去,怎么着?一开锅就好。后下药一开锅就好,为什么?它里面是挥发油,它一见热挥发油就出来了,所以你煎到5分钟10分钟就几乎没效了,这是我在这说的钩藤。那么,你们再发动脑筋再想一想,别的什么后下药,也就这么用。薄荷,对不对?茵陈也是这样煮,知道吧?后下药都这么煮。所以我今天把煎药方法也给大家说了。

  这个方子就是沈老师平时在临床上在肝肾阴虚下开的这个方子。大家看一下,这个方子开得比较平稳,对不对?各个方面都注意了一下。因为这个药里面就是在补肾的时候,要注意要调一下脾胃。因为补益时间太长了以后,它容易碍胃口,有的人吃后舌苔就变腻了。所以在方子中还得再加点什么?加点调理脾胃的药。刚开始吃药的时候觉得还行,对不?吃段时间胃口不好了,加点脾胃的药。所以这方子,临床经常用,这是滋水涵木的。

  第二个,痰瘀阻络型。

  竹茹10g、陈皮10g、枳壳10g、云苓10g、川芎10g、葛根10g、地龙10g、海藻15g、丹参30g、莱菔子10-30g、珍珠母30g。

  这个川芎也是往上引的,葛根也是往上引的。

  地龙呢是走络脉的,虫类药物是走络脉的。所以在脑血管疾病、在风湿、在顽固性疾病,一般久病入络,用通经络的药,这个地龙用10g。

  那么在这我要讲一下,虫类要记住了,虫类药是异体蛋白,有的人过敏。所以在用之前,一定要问他们,过敏体质的不用或者皮肤划痕症很严重的不用。知道吗?用完后病人更难受,比原来症状还加重。那病人说:“他不知道他过敏不过敏”?我教你们一个办法啊,给你的患者胳膊薄的地方划一下,划完以后观察1-2分钟,肿没肿?分开没分开?肿了、分开了这个虫类药不要用。给他划痕他没感觉,你又怕他过敏,怎么办?我现在想了一招,地龙10g(包)。然后我回去和病人说:“我说你这有一个包的药,你熬药的时候放进去,喝完后不舒服马上拿出来;喝完后很舒服,不用包了,你就继续吃”。

  地龙这个药走络脉,走经络,效果非常好,降血压效果也非常好。另外对治喘呢,也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喘呢有时过敏,你用的时候,也要这么试。

  海藻。海藻这个药,有软坚散结化痰的作用,因为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海藻这个药也有降血压的作用。所以记住了,在痰瘀互结或者实证很明显,舌苔很腻的时候,要加海藻10-15g,这是海藻这个药。

  丹参。丹参呢,剂量一般用30g,它是功同四物,有养血活血的作用。

  莱菔子这个药,要用生的莱菔子。有的人说:“我们药房就没有生的莱菔子,用炒的莱服子”。我在临床上比较了一下,生莱菔子降血压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呢,病人吃完以后老排气,觉得特别难过,老排气,所以不舒服,所以现在我有时也用炒的莱服子。炒的莱菔子发现降压作用没有生的莱菔子效果好,因为他这个处方呢,是个综合处方,所以呢莱菔子一般情况下用10g。有的人比较胖,有的人血压很高的,我会用30g。便秘、胖、血压降不下去,莱菔子会加量加到30g。

  珍珠母,珍珠母用到30g。珍珠母这个药也非常好,镇静安神,另外降血压。珍珠母这个药,我在临床上还发现它可以干什么?治疗失眠多梦。有的人告诉我:“我一闭上眼睛就做梦,做的我特别难受,还要把珍珠母加上去,就消失了这个做梦”。这也是在临床上病人所说的。完后我在试验上,几个病人用完以后,病人都说梦比较少了。所以这是个重镇安神的药,调整他的血压。这是在痰瘀阻络证。

  这是在痰瘀阻络证。那么在痰瘀阻络证的时候,这时我给大家出了一个处方,这十一个药。那么记住了,在临床上病人还会有偏痰重或者偏瘀重。明白了吧?在有偏痰重的时候,加大了祛痰泻毒的作用。你比如说:舌苔很腻,淤血稍微有一点,那我可能加入什么?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对不对?加大化痰力量。或者用桑白皮10g、或者用全瓜蒌。所以我现在给你们这个处方,也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处方。因为在临床上会有偏痰多,或者偏瘀多,或者痰瘀的成分对等,所以在临床上要学会去随时的加减。就一个处方吃一个礼拜,让病人先看,在这说的处方。

  我还要教大家一点。有的人呢追求效果,病人第一次来,我帮病人狠狠的给他治疗一下,让他好好的再来,实际上有时会适得其反。你给病人泻火泻的过大,腹泻;你给病人温的太过,火就上来,病人就不来了。那我现在发现什么?第一次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药方药味要少,药要很平和, 让他吃了还有点效,还感觉还没完全好,还得再来知道吗?你看像用温胆汤中的那几个药,可能就用到12味药,不用太多,现在我第一次的方子,给病人看第一次的方子,绝对很平和。什么意思呢?化化痰、开开胃、通通便。所以沈老师在临床上草决明一用就用30g,我发现好多病人泻的一塌糊涂。草决明一次用30g,有的人脾胃虚的就腹泻,一泻就七八次五六次,所以我现在给病人草决明就用到10-15g,唯一太便秘的我用到30g。如果患者腹泻太多的话,给他放两三片生姜,这也是教你们的一招。

  那么在气血亏虚证的时候,咱们用益气养血柔肝和络的办法。

  生黄芪10--15g、当归10g、生地10g、白芍10g、川芎10g、木香10g、云苓10g、陈皮10g、丹参30g、丹皮10、生杜仲10g、炒白术10g。

  那么就是说,有的人说了生黄芪用上,病人会不会血压升高呀?他认为中气不足,所以他的气机的调节和疏通有问题,所以你稍微给他补一点气的话,他这个气血流通,血压反到下降。像尤其是在临盆,我今天不给你们讲那么细,先把这个讲讲啊。所以中医的症候,只要你辩对了以后,肯定会有效。如果你辩的不对,你觉得他血压高,我全给他用降血压降气的药,这个你越给他利,他血压还降不下来;你给他补点气,通通气,他血压还就下来了。我在这说一点,就生黄芪呢,实际上有双向调节作用。你血压低的时候,它就给你往上升;你血压高的时候,它给你往下降。并不像像咱们在临床上说的那样,小量升血压,大量就降血压,不是那回事。

  那有一次我就问沈老师,我说:“沈老师,用黄芪和当归咱们和在一块叫当归补血汤,对不对?书上说的5﹕1的比例,你为什么用1或1.5:1”?沈老师回了我一句,说:“都照书上的方就不用学了,这1:1就够了,干嘛用到5:1?浪费药材,说你不信可以试试”。我原来就是跟沈老师学之前胆子很大,那时生黄芪在急诊的时候,可用到30-50g,病人就发现口干、燥热。后来沈老师这么一说,我想想有道理,所以我在中气下陷的时候,生黄芪用到30g。因为这就10-15g,哎在调节高血压调节低血压,效果都比较好。所以不是说某个药量放的很大。昨天回去我们先生给我说一件事,他说:“他们中医局有一个人事处的女子,得了一个失眠症,找了几个医生好像效果不好,不知道在哪找的医生,跟我说附子用150g、干姜100g,还有一个什么桂枝100g,给她用的这么大的量”。我说:“病人吃了难受不难受”?他说:“不难受”。我没看到那个处方,没看到他后面还有没有什么药?我说:“我没这胆量,我绝对不敢用那么大的量”。所以我就讲这个,不论怎样,各人有各人的一技之长。我今天不往下讲了,就是因为在高血压,这三个证类,这三个处方,基本上给大家说了。

  降压不要久煮,而且钩藤的降压,各种类型的血压都可以用钩藤,所以跟我抄方的都知道,见了高血压,我有一个减压四味汤,第一个就是钩藤,然后再配合辨证论治,加点药,这明显的降压。韩博最近讲课不知给你们讲了没有,原来财政部的副部长,权力很大,专门给全国的拨款,掌握财权,就是高血压,因其低压高,久治不愈,吃了西药,血压能稳定,一停,血压就反跳,工作很劳累呀,一累血压就高,很苦恼呢!降压药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伤肾。他已经40多了,肾亏了。肾亏不光是功能不行呀,提早衰老了,无精打采。这就是个矛盾,你拿肾亏来换降血压,损失太大了。最后把我们找去了看病呀,就是三年以前的事了,先吃中药,把我的降压四味,肾亏呀,再加上调肾阴阳,吃了一个月,先让他西药别停,照吃,一个月以后,他低压90mmHg以内了,一个礼拜停,一个礼拜停,慢慢给他撤西药,通过一个月,西药都停了,血压就稳定了,在85mmHg左右低压,高压130mmHg左右,精神也好了,肾也不亏了,很感谢呀,后来就那这个方配这个药,装载胶囊里面,巩固。

  “二仙汤”,这是上海的经验方。原来二仙汤治疗高血压,因为有一部分高血压属于内分泌紊乱引起的,这个内分泌紊乱不光是女士,男的也有内分泌紊乱,男女都有,仅仅女士多见而已,所以上海的高血压研究所就发明了二仙汤。二仙汤由6味药组成:仙灵脾、蛇床子、知母、黄柏、当归、巴戟肉,这是我改制后的二仙汤,是仙茅、仙灵脾这两个“仙”,后来因为仙茅比较温燥,所以我改成了蛇床子,加上知母、黄柏、当归、和巴戟肉,这是调整内分泌的好药,也是调肾的好药。调肾我教给你们两个了:一个是杞菊地黄汤;一个就是二仙汤加减。调整大脑皮层用石菖蒲和郁金;调整肾的阴阳用生杜仲、桑寄生和川断;妇女调理冲任用鸡血藤和泽兰;升降理论,升清降浊,上用川芎,下用川牛膝;配合宁心安神的用炒枣仁、夜交藤,都是30g;肾的补而不滞就是淡渗,用云苓和泽泻。二仙汤从降血压扩展到调肾阴阳,也就是调内分泌,这我讲过。杞菊地黄汤和二仙汤应用的区别有两条:第一条妇女月经不调要用二仙汤,男子肾亏要用杞菊地黄汤,这都讲了;还有一条过去没讲,今天我就透底了,偏于阳虚的用二仙汤,偏于阴虚的用杞菊地黄汤,这两个都是调肾阴阳的好方,两个偏重。

  治疗高血压中医治疗它有两条路子,第一条就责之于肝阳、肝风,就用平肝熄风,羚羊钩藤汤,解放了40多年、50多年都是这个路子,这对于肝阳、肝风用平肝熄风,用羚羊钩藤汤;第二个责之于水不涵木,就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就滋水涵木,离不开杞菊地黄汤这个路子,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子,大同小异,所以疗效也受影响。但我们通过上个世纪调研,发现中医高血压的证类也发生了变化,痰和瘀多了,痰呀和瘀相当多了,这个痰和瘀呀是个毒呀,中医讲的毒,我们就提出来新的观点,叫“毒损心络”。毒损在心络里面了,这和西医讲的微循环完全符合的,我们的络脉相当于西医的微循环,痰和瘀损伤了络脉引起了高血压,这一部分证类现在相当多,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新的观点,不是平肝熄风,也不是滋水涵木,是祛痰化瘀。所做的方子一共5个药,我们就想提纯以后,采取高科技,不要吃那么多,就是一天一片,北京零号降压零号一样,一天就吃一两个,把血压降下来,而且这个优势很大,它不是合成品,是天然品。里面5个药我会告诉你2个:一个就莱菔子,一个就水蛭,那三个药就不能告诉你了。为什么?我是组长,我带头透漏出来呀,那可麻烦了,我们那个组一共硕士博士加起来一共25人,我带头告诉两个,说明莱菔子这个药是个好药。通便这个药告诉你了,你把制剂,最简单的传统制剂就是丸、散、膏、丹,这个很简单呀,磨粉装胶囊呀,你申报一下,在当地政府的医院制剂,就在你的门诊在你的医院用,给人家说好,取个名,不用代号,取个名称,这个专利呀,因为人家离不开你呀。

  高血压的治疗,可能有什么样的症状?是头痛、眩晕、耳鸣、还是眼花?这个病有什么样的征候?有的可能有动脉硬化;有的可能有高血压脑病;有的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跟骨痛;有的有高血压的肾损害;有的有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损害;要找出规律,精确辩证。有的大夫看高血压有这么多的类型,摸不清用什么方子。其实很简单,一看患者的舌苔腻还是不腻?舌苔腻的要退舌苔,先泻实后补虚。二看患者的胃口怎样,不能吃的要健脾胃,脾胃一开临床才会有效。

  在中医辨证的时候,要病症结合。

  如有的患者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冠心病,病种很多,只要有共同的证,就可以异病同治,不受病名困扰,所以临床上证候最重要。如治疗痰瘀阻滞性高血压用温胆汤治疗,血压高的可加钩藤、莱菔子(有很好的通便降压作用),如患者同时有糖尿病再加五倍子(有良好的降血糖的作用),失眠的加夜交藤,这样就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另外在疾病治疗时要结合一定的理化指标,比如高血压病人,如果血脂增高,血脂降不下来,高血压几乎治不了,如果病人有失眠解决不了,高血压也解决不了。

  10,沈老师,我血压高都两年了,我今年45岁,血压一超过80-120mmhg,我就开始头晕,气血上涌,我就不敢生气了,稍一有点气,就觉得气血上涌。

  第一个稳定情绪,血压高和情绪关系相当大,情绪稳定不了,你血压很难降,而且反复性很大。

  有时我也很轻松,和别人也叫不上什么劲。

  你舌苔腻吗?有时腻。

  你不腻的时候就用二仙汤,二仙汤降压,但不要用仙毛,里面加什么药呢?第一个你后背不舒服,加葛根。第二个,二仙汤里面必须加生杜仲和桑寄生。生杜仲和桑寄生本身就降压,就从阴求阳,阴阳双调。另外加点天麻和生石决明,平肝降压。里面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下午讲的升降理论。升就用川芎,降就用牛膝。你稳定下情绪试试看。高血压的病人,年轻人痰瘀同治,但上了年纪的人,就调肾的阴阳。

  加丹参吗?

  没给你说加丹参呀!年轻的时候痰瘀同治,可以加丹参。对年轻的时候痰瘀同治就要加:钩藤、泽泻、莱菔子、丹参。

  关于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证,毒的概念。

  毒:王永炎院士有个定义,体内的生理病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的排泄出去,潴留体内,对身体产生的一种损害,就叫毒;或者形体败坏,产生的一种毒素,这就是毒。这是一个中医的概念。

  他总结了九个毒的特征。我给大家说一下。所以以后呢,如果病人其中有一个这样的反应,就是中毒。

  1)人经常感觉到乏力。尤其是年轻人,说我经常累得慌,你说七老八十的老头老累,你说气血不足,但是年轻人经常喊累,就是毒素蓄积过多,排泄不出去。

  2)经常头晕头痛。经常什么意思?一礼拜就可能发作好几次。

  3)口里面有臭味。有的人会告诉你:“我嘴里面有味”。中毒,有毒素。

  4)大便有臭味。有人说我大便粘臭粘臭的不舒服,体内有毒素的征象。

  5)无名的明显沿着脸上老长痤疮。在年轻的时候你说十五六岁长痤疮,那还情有可原,哪有四五十岁多还长,就是颜面部长痤疮皮疹这一类的东西,这是皮肤中毒的表现。

  6)经常的上半身疼痛。实际上上半身的疼痛,他就是指后背部疼痛,上半身疼痛或者腰部疼痛。

  7)经常的下半身疼痛。下半身疼痛就是腰腿痛疼。

  8)女同志在经期前后有一系列的症状。比如经期乏、想骂人,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或者痛经很明显,就是女同志在月经前后有很大的反应。

  9)体内有莫名奇妙的感染。这有时皮肤感染,有时口腔溃疡,经常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感染。

  临床上有很多病人,体内查不出什么原因,那么这目前会给诊断亚健康状态或者疲劳综合征。

沈绍功

  沈绍功,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40余年来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曾任急诊科主任,基础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胸痹急症研究...

沈绍功朗读
()

猜你喜欢

治初起眼疼白珠红,后起云翳。没药三钱 血竭三钱 大黄三钱 朴硝二钱 石决明三钱,锻为末,分四副,早晚清茶调服。眼科外症,千古一方。
()
膈下逐瘀汤方 五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三钱 香附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钱半水煎服。 【方歌】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
【原文】此方无论痘形攒簇,蒙头覆釜,周身细碎成片,或夹疹夹癍,浮衣水泡,其色或紫、或暗、或黑;其症或干呕、烦躁、昼夜不眠,逆形逆症,皆是瘀血凝滞于血管,并宜用此方治之。其方中药性,不大寒大热,不大攻大下,真是良方也。
()
姜黄磨粉,5g/次,每天服2次。
()
辨证:原因不名发烧。 主方: 柴胡36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黄芩20克、甘草13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破开)
()
药用: 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 上肉桂12g 木蝴蝶20g 黄柏18g 砂仁15g 骨碎补15g 松节15g 牛膝15g 炙甘草6g 干姜(炮)25g 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