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偏正头风顶上痛

偏正头风顶上痛朗读
【偏正头风顶上痛】

偏正头风顶上痛原文

  辨症:属厥阴经头痛

  处方: 川芎一钱 川羌活一钱 蒿本一钱 芸香二钱 细辛八分 薄荷三钱 银胡三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又方: 细辛一钱 蔓荆子二钱 辛荑二钱 当归一两 川芎一两 水煎服,三付立愈。

  又方:用针灸法,左痛用针刺左迎香穴,右痛刺右迎香穴;左右皆痛,左右迎香穴同刺,立愈。

  头风和头疼虽然都是头部的不适症状,但它们在表现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头风,医学上有时称为偏头痛或神经性头痛,主要表现为慢性阵发性的头痛。这种疼痛可能是一侧、两侧甚至整个头部的疼痛,性质可能是跳痛、胀痛或针刺样的疼痛。头风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头风还可以根据具体症状细分为不同的证型,如肝阳上亢证、痰浊上扰证等,每种证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表现。

  而头疼则是一种更为常见的症状,它指的是头部眉弓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疼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一跳一跳的疼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像刀割一样的剧烈疼痛。头疼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紧张、疲劳、眼部疾病、鼻窦炎等,而且它通常是突然发生的,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自然缓解。

  总的来说,头风和头疼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头风通常表现为慢性阵发性的头痛,伴有较长的病程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而头疼则可能更为突然和剧烈,但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自然缓解。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张志顺

  张至顺道长,号米晶子,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虽说称其为经方家有些不妥,但他的《济世良方》等影响很大,造福了大众。  道长十七岁于陕西华县半截山碧云庵出家,随师父陕西山...

张志顺朗读
()

猜你喜欢

【头发脱落】方名:通窍活血汤处方: 麝香五厘绢包     桃仁三钱研泥     红花三钱     大枣七个去核     老葱三钱切碎     鲜姜三钱切碎     川芎二钱     赤芍一钱     黄酒半斤煎三次,药汁倒在黄酒内,然后把麝香用绢包好,放在黄酒内再煎,熬六七沸,早晚空心服,喝三次。注:赤芍发散,白芍收聚,入肝经。此方亦治眼痛白珠红、鼻子臭、糟鼻子、年久耳聋、牙疳、出臭气、妇人干劳、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症。出处:王清任《医林改错》
()
化脂调节方 辨证:高血脂引发的各种慢性病。黄芪40克、柴胡36克、党参30克、牡丹皮20克、茯苓4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枳壳20克、石菖蒲30克、远志15克、黄精30克、玉竹20克
()
此方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皆效。
()
方一(无汗身疼者):栝楼40克,杏仁25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桔梗20克,知母30克,葛根40克,甘草15克。 方二(有汗身疼):栝楼40克,杏仁25克,知母30克,桔梗25克,半夏2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
()
主方: 全瓜蒌50克、杏仁20克、厚朴30克、陈皮20克、生姜20克、半夏 20克、茯苓50克、泽泻25克、薏米150克、地龙20克、西洋参10克(研粉加入药液)
()
钩藤15g(后下)、莱菔子10g(生的,可以用到30g)、泽泻10g、海藻15g。 在沈老的经验中,钩藤10-15g(后下)、泽泻10g、川芎10g、莱菔子10g(生的,可以用到30g)这四个药在虚证和实证的时候都是要用的,就是不管虚证和实证这几个药可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