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齐民(1935—2018),副主任医师,山西垣曲人。幼承庭训,接受中医启蒙教育。 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用“二甘散”敷脐将1例疟疾治愈,在军中一举成名。1954年 高齐民的经典时方(3篇) 高齐民的医案(2篇)
高齐民(1935—2018),副主任医师,山西垣曲人。幼承庭训,接受中医启蒙教育。 14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用“二甘散”敷脐将1例疟疾治愈,在军中一举成名。1954年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学习,期间拜针灸名医刘会宾学习针灸2年,尽得其传;施针不超过1根,而疗效卓著。1958年被保送到北京中医学院学习,得秦伯未、任 应秋、张志纯、经方大家陈慎吾、经方临床大家宋孝志先生指导。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 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拜湖南名医刘炳凡为师,朝夕相处,得其心传。因疗效奇特,百 姓称其为“高神仙“ 1971年荣调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工作,跟随岳父宋孝志学习, 曾任肾病科主任,是本院内科有数的临证高手之一。1993年离休后赴墨西哥讲学行医, 在中国使馆的帮助下,历经艰难,最终促成针灸在该国合法化;此后赴美国行医,在当 地华人中享有盛誉。2004年后回国定居。
先生一生致力于仲景学术的学习、研究与应用。其基本观点与学术特长为:其一、 强调《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一个有机的辨证论治统一体,应合二为一,不能割裂研究。其二、掌握经方间架结构是学好、会用与活用经方的关键。他研究经方,是把《伤寒杂病论》收录的经方,遵循方剂学的发展规律,按药味由少到多,对一味药到十味 药以上经方的临床应用逐一进行评述,通过药味的加与去、药量的增与减探求药味的确 切功用,并透过经方的间架结构揭示仲景组方的奥秘。其三、研究经方,当注重对《内》 《难》之“症”进行“症配方”,才能发扬仲景学术。其四、研究经方,当在《易经》上 下功夫,才能更加深入领会仲景思想。其五、临床用方,强调以经方为主,遵《内经》 “多则九之,少则二之”之旨,用药不超过九味药,其治疗各科疑难病有高效。其六、立 足于临床,对仲景书中的疑难方证有正确诠释。如《金匮》“诸黄”是什么?猪膏发煎方 的主治为何?《金匮》当归贝母苦参丸是治“小便难”还是治“大便难”?《金匮》桔萎 瞿麦丸所治的“水气”内涵是什么?大黄甘草汤所治的“食入即吐”是虚是实?防己地 黄汤主治和方证如何解释?
先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低调做人,待人诚恳,主要精力用于治学。围绕经方, 购置并阅读了大量的古今文献,做笔记无数,并有手稿200余万字,为后学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