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195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出自阳明病相关的经方为《
195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脉迟”为有寒。脉虚有饮也有寒,这脉也迟。“食难用饱”​,胃虚有饮不能吃,你要勉强吃,要是饱的话,人就“微烦头眩”​,里头停饮,脑袋就晕;里头蕴热,人就烦。“必小便难”​,头眩是什么道理呢?停饮。饮哪儿来呢?就是水不下行,小便难。那么这种情形“欲作谷疸”​。古人把黄疸分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种。谷疸就是消化不良这类,里头有热又有湿,在《金匮要略》上是这样说的,​“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瘅”​,发热恶寒而不能吃,食者头就晕,不安就是烦。谷疸,应该用茵陈蒿汤这个方子来治疗。你们回头看看《金匮要略》黄疸篇就有。

这(本条)说的跟那(​《金匮要略》​)是一样。他说胃虚停饮,​“食难用饱”​,要是一饱了,心胸不安就烦,同时脑袋要晕。胃虚不任食,盛不了谷物,它消化不了,消化不了就要蕴热了,就要烦。有热又有湿,湿热相郁就要发黄。由于发生了胃虚不能化谷的这种情况,所以古人叫谷疸。那么这也一定“必小便难”​。

“虽下之”​,实者可攻,虚者不能攻,​(虚者若)攻了,原先不是腹满嘛,​(攻后)这个更满,​“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这就是胃中虚冷了,他说“脉迟故也”​。所以阳明病我们遇到脉迟,既可有实证,​(又可能有虚证)我们应该考虑其虚。前面讲过这个,后头也都有。前面都略略提及,做纲领提示一下子。

阳明病

阳明病就是里阳证...

阳明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