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出自阳明病相关的经方为《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谵语是临床上“里实证”经常遭遇的,在阳明病里面也是一个主要的证候。这里又拿出来谈论。里实要谵语,所以说“实则谵语”​,谵语就是狂言乱道,说胡话。“虚则郑声”​,如果已经虚了,正虚,就郑声。什么叫郑声呢?底下有解释了,​“郑声者,重语也”​,一句话他是没完没了地反复说。这在临床上也要体会。狂言乱道不要紧,是实,攻就能好;一句话小声小气地自己默默没完没了地说,叫郑声,为虚,虚则成问题了。看可攻不可攻了,要是虚到不可攻,则这人非死不可。

“直视谵语”​,且不说郑声了,就拿“谵语”来说也有死证。直视,我们讲阳明病的死,都是由于津虚到家了。直视者,精气不能荣于目,目系枯燥,眼球不能动了,叫作直视。前面讲过“直视不能眴”​(86条)​,​“直视谵语”​,阳明病里实,既谵语而眼球也不能动了,直视,这说明津液不荣于目了,这个(情况的结局)有生有死了。​“喘满者死”​,喘满是气脱于上。​“下利者亦死”​,这时候反倒下利了,他本来是热证,可虚极而脱,这是津液脱于下,也必死。​“虚极”就是由阳入阴这种情况了。所以阳明病本来无死法,实证好治。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该谨慎要谨慎,该放胆要放胆”​。你该给人家用大承气汤也得用,要到他谵语,甚至于后来到直视,发生喘满、下利这个时候,若是大夫给人延误了,这也不行啊。所以当大夫也很不容易,后世(大夫)犯(误治)这个病最大了:遇着热病,拿着滋阴祛热的法子这么瞎调理,调理来调理去,就调理这样了(直视谵语、喘满、下利)​。你该攻是得攻,​(如果不敢攻)等到邪实正衰,就无所措手了:你补虚,越补越实,祛病(攻实)​,人不胜药了,非死不可。那么到虚脱这个时候更完了,自然就要死了。这(误治)在临床上也不少见,不过这些年我没见着,以前私人开业的时候常见。因为这个时候遇着这个病都住院了,​(如果误治则)都死到病房的。

阳明病

阳明病就是里阳证...

阳明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