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义]
此排除肠胃中燥热、燥屎、宿食之重下剂,也系治里实里热主方之一。
[主治]
(1)阳明腑证,发热不恶寒或反恶热,谵语,日哺潮热,舌苔干燥,或黄,或黑,或有芒刺,大便燥结。
(2)热结旁流证,系阳明腑证,大便自利清水之证;或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之证.
(3)阳极似阴之证,即少阴三急下证,如神昏不知人,身不热,脉沉傚有力,但舌苔干燥有芒刺。或自利清水,色青。
(4)宿食证,腹胀满疼痛,恶食,大便不利。
(5)奇恒痢疾,即痢疾在上午四时至六时前后偶有神昏谵语、喉塞咽干等现象之证。
按:此证如不急治,下午三时后即会死亡。详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220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方義]
此排除腸胃中燥熱、燥屎、宿食之重下劑,也系治裡實裡熱主方之一。
[主治]
(1)陽明腑證,發熱不惡寒或反惡熱,谵語,日哺潮熱,舌苔幹燥,或黃,或黑,或有芒刺,大便燥結。
(2)熱結旁流證,系陽明腑證,大便自利清水之證;或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之證.
(3)陽極似陰之證,即少陰三急下證,如神昏不知人,身不熱,脈沉傚有力,但舌苔幹燥有芒刺。或自利清水,色青。
(4)宿食證,腹脹滿疼痛,惡食,大便不利。
(5)奇恒痢疾,即痢疾在上午四時至六時前後偶有神昏谵語、喉塞咽幹等現象之證。
按:此證如不急治,下午三時後即會死亡。詳陳修園《醫學實在易》。
220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汉。阳明病。[方义]
此排除肠胃中燥热、燥屎、宿食之重下剂,也系治里实里热主方之一。
[主治]
(1)阳明腑证,发热不恶寒或反恶热,谵语,日哺潮热,舌苔干燥,或黄,或黑,或有芒刺,大便燥结。
(2)热结旁流证,系阳明腑证,大便自利清水之证;或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之证.
(3)阳极似阴之证,即少阴三急下证,如神昏不知人,身不热,脉沉傚有力,但舌苔干燥有芒刺。或自利清水,色青。
(4)宿食证,腹胀满疼痛,恶食,大便不利。
(5)奇恒痢疾,即痢疾在上午四时至六时前后偶有神昏谵语、喉塞咽干等现象之证。
按:此证如不急治,下午三时后即会死亡。详陈修园《医学实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