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2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出自少阳病相关的经方为《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22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这一段很好,在我们治痢疾上,有很多应用柴胡剂的启示。“阳明病,发潮热”​,潮热是热得相当凶了,同时“大便溏”就是指的便稀。那么痢疾呢,古人都是说下利,也说大便溏,其实这里头冲着潮热下利(来说)​,总是属于痢疾这一类。“小便自可”​,他不是水谷不别。​“小便自可”​,当然病人也有小便是正常的,小便正常的大便溏,不是水谷不别,不是说水泻、水谷不别那类,它是由于热造成的。​“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不是水谷不别。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问病要注意这几点。痢疾有可以利小便的(治法)​,小便不利可以是水谷不别造成的,利小便则下利就可以好。但(本条)​“小便自可”你不要利小便,这样的热你越利小便那里头的热越大。所以痢疾、腹泻,​(如果是因热造成,则要祛热而不能用其他治法)有的利小便,把病给弄坏了,这样就不能好。

  “胸胁满不去者”​,​“胸胁满不去”不是说由于少阳病转属阳明病,而是“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而有胸胁满不去”​,就是有这个证候存在的,这是一起发作的(合病而非并病)​。这种病很多,尤其痢疾,天快热了(编者按:胡老讲课的时候是春天),​(夏天痢疾多见)快有了。如果现柴胡证必须有胸胁满,没有胸胁满你不能用柴胡剂,可见柴胡汤的祛热力量是相当强。潮热这是阳明病的热,潮热指其热如潮。柴胡大量用能解决这个(潮热)问题,但是必须现柴胡证。所以这个(阳明之潮热与少阳之潮热)就得辨证,你不辨证随便用药那是主观思想,那可不行。这个柴胡证,就拿小柴胡汤来说,一定要呕,发热而头痛,胸胁苦满,其中胸胁苦满是最准(的使用指征)​。咱们开始的时候讲柴胡汤,​“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结于胁下就是胸胁苦满的意思。而且看《神农本草经》里也说得很清楚,它(柴胡)是主心腹间邪气积聚,柴胡的证候是现于心腹间的胸胁部位。

  那么这个病就是一发作,又有潮热,同时下利,现柴胡证。这种痢疾无论是肠炎(还是其他)​,大有用小柴胡汤的机会。我用这个方子治过噤口痢,因为柴胡证是呕而不欲食,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我就根据这个(方证之对应)​。​(这个医案的)年头多了(指很多年以前)​,他这个人一痢疾就发高烧,就属于潮热这一类的,一点东西不能吃,一天这痢疾(发作)是无度啊。他就能吃西瓜,他家人也老给他买西瓜,他吃点西瓜(就)觉得好,他就是内里太热了。我到那一看,我一按他肚子很软,里头没有属于胃家实的现象,我没敢用大黄。我想了半天,他恶心得厉害,这个痢疾叫噤口痢,这种痢疾死亡率最高了,尤其他所下的都像红血汤子,属于赤痢那一类。他就这么个病,我就给他用小柴胡汤加石膏,他连续吃了七剂药,一个药味没有增减,一直到他病好了。​(很多年之后,​)这个人今年正好还来我们家串门。我当初给他用这药时,有一个大夫也跟他认识,这个大夫看我这方子摇脑袋,说应该用大黄啊。痢疾不能净用大黄,他当然也有里急后重,但是他里头没有实象,就是有热,就是所说的发潮热。小便挺好,小便自可,不少也不多,但是(小便)黄是特别黄的,呕而不能食。

  那么这个方子不光我用,也有好多人用,尤其是小儿痢疾最多了,就是小孩子痢疾。那么就用小柴胡汤,肚子疼的再加点芍药,芍药也不光治肚子疼,芍药对下利也是有好处的。​(小柴胡汤)挺好使。那么(本条)这一段就是说明这个,阳明病是热,这个痢是热痢,这个痢发潮热;小便自可,它不是水谷不别那种痢;胸胁满不去则是柴胡证。意思就是热痢有用小柴胡汤的机会,但是必须得是柴胡证。所以我们对方剂的认识非彻底不可,不是说遇到痢疾就得用小柴胡汤,那是错误的,没有柴胡证是不行的。小柴胡汤加上白芍这不就有黄芩汤了嘛,黄芩加半夏生姜也治呕,黄芩也治下利。小柴胡汤这个方药既是解热剂又是健胃剂,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都是健胃的、治呕的。注意这一段,这个病很多,尤其是下利。

少阳病

《伤寒论》少阳病篇条文仅10条,主要讲述了判定提纲、治则及治忌。其方证及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散在于太阳、阳明、少阴等篇以及《金匮要略》中。因此,要解读少阳病,不能只看《伤寒...

少阳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