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30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出自少阳病相关的经方为《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230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阳明病,胁下硬满”​,就是胸胁苦满,就是胸胁满不去。“不大便而呕”​,那么虽说是阳明病,其实是少阳病,少阳并于阳明,他是有里热,要不他“不大便”哪儿来的呀?是里头有所结,但是胸胁满和呕全都是柴胡汤证。“舌上白胎者”​,这个也很重要,现在舌头也是临床上辨证的一个方面,可不能够是病就看舌头就行了,那可不行。

  白胎,是有热而不实的苔,你像咱们说的白虎汤证,​(苔)一见黄了就是里头有实了,实在的实啊,就是实(结)证,舌上白苔虽然是热但不实。先是一个少阳病,柴胡汤证你就与小柴胡汤就行了。那么为什么“不大便”呢?他底下有解释。我们说柴胡证结于胁下,正邪交争结于胁下,那个时候有所结,影响了上焦,津液不往下,那就上焦不通了。那么柴胡它就解解胸胁这个地方的结。所以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少阳病

《伤寒论》少阳病篇条文仅10条,主要讲述了判定提纲、治则及治忌。其方证及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散在于太阳、阳明、少阴等篇以及《金匮要略》中。因此,要解读少阳病,不能只看《伤寒...

少阳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