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58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出自阳明病相关的经方为《
258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这一条应该和上面257是一条,那条说是“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不是接着“宜抵当汤”​,而是接着上边“可下之”​。​“假令已下”​,可以发生两种问题:一种是(上条提到的)​“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这是我们说的嗜食证,嗜食证是多有瘀血了,假若六七日还不大便,那么这肯定有瘀血,所以他用抵当汤来主之。(另一种是:​)那么假若下之后,​“假令已下”​,​(本条提到的)​“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这个不是“合热消谷善饥而不大便”了,这个反而泻下不止,那么这是协热痢了,就是热随着泻药注于大肠而为协热下利,所以必“便脓血也”​。那么这是接着上头,我们遇到这么种病,假设发烧七八天了,这个时候脉浮数,不是表证了,不是热在表了。脉浮也主热,浮数者就是有热,这个热一般说应该在里,所以他说“虽脉浮数者”​,你不要认为是表热,而是里热,可以下。那么下之后呢,病就好了,就没问题了。但假若下之后,脉数还是存在,数还是有热了,那么这就有两种问题了。你看他下后的情况,中医是处处讲辨证。一个如果他要消谷善饥,这是瘀血和热的一种反映,假设是这样子,他不会大便的。因为你若不用祛瘀血,只是用通便的药,就达不到问题的解决。所以到七八日了还不大便,这肯定是有瘀血,这是一段,用抵当汤。(另一个,​)那么假令已下,而脉数不解,病还是在里,可是变了,必定要发生协热痢了。因为热在里头久了,你一通大便,热随着泻下药而为下利便脓血症,这是又一节。这一节下利便脓血,前面都讲过了,根据便脓血的方法来治疗了,所以他也没出方子。​(本条)这个应该并到前面那一节(257条)就好了,这个书给断开了,大概在成无己本(两条)就是在一条里头。

阳明病

阳明病就是里阳证...

阳明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