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出自少阳病相关的经方为《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这以前对柴胡证论得很多了,如果发汗和吐下,若柴胡证不罢,虽然下之,不为逆,还可以用柴胡汤,前面都讲了。在这儿呢,他说变成坏病了怎么办呢?变成坏病当然不能用(吐下、发汗、温针)​,所以我们得前后看。​(本条)这个都是前面没这么说的,他又变个方法说,他说若已经误吐、误下、误发汗、误用温针——热不能用温针治疗——病人已经谵语了,柴胡证没有了,​“柴胡汤证罢”​,这个时候你不能认为以前是柴胡证,现在我还给你吃柴胡汤吧,这个不行。​“此为坏病”​,这是通过误治而造成的坏病。所以中医的辨证就是现实,昨天的怎么样与今天没有(必然)关系的,当然,问症可作为病证的考虑(参考)​,但是不足以为凭,今天有什么证就用什么法子治疗。这是治坏的病,这时候我们要看现实,​“知犯何逆”​。

  这个“知犯何逆”注家解释也很不同的,有这么解释的:说这个逆哪儿来的,是吐来的呀,下来的呀,或者汗来的,或者温针来的。我认为这个(注解)不妥当。辨证要根据现况,这个“知犯何逆”就是现在的结果,是属于哪一个情况,是说的逆治的结果的情况,是什么证就用什么方法治疗,​“以法治之”​,这个(注解)是对的。谵语,已经入里了,是调胃承气汤证,还是白虎汤证,还是小承气汤证等(要进一步细辨方证)​。

少阳病

《伤寒论》少阳病篇条文仅10条,主要讲述了判定提纲、治则及治忌。其方证及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散在于太阳、阳明、少阴等篇以及《金匮要略》中。因此,要解读少阳病,不能只看《伤寒...

少阳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