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汉。少阳病。
“六七日”是病自表传里的一般的期间,前面都有了:伤寒五六日,无论是中风或伤寒,一般都要传半表半里;而六七天是传阳明病的期间。“无大热”,热结于里,外无大热,前面讲的陷胸汤证也就有这种情况。它外无大热,热结于里头了。“其人烦躁者”,表热、表不解,人就烦;热在里,人也烦、更烦,所以躁烦。这个“躁”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惊躁、乱,就是躁扰不宁,人一点不宁静。“烦”者热也,再有热。那么这个热不在外,外无大热,而且六七天的时候要是这种情形,肯定热传里了。“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古人说阳主外,外没有了,它入里了,(本条)这个阴阳指的表里说的。
这段按理说不应当放在这里。他认为这是讲病传了,说太阳病有传入半表半里、经过半表半里再传入里的,有这么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呢,太阳病有直接传里的,这段说的是这种(直接传里)。前面提出来又中风又伤寒的传变(一般都要传半表半里),可是有一样要小心,在六七天传的时候,常常直接传里,这个与少阳病无关了(太阳病有直接传里)。
少阳病。《伤寒论》少阳病篇条文仅10条,主要讲述了判定提纲、治则及治忌。其方证及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散在于太阳、阳明、少阴等篇以及《金匮要略》中。因此,要解读少阳病,不能只看《伤寒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白虎汤》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仲景之伤燥的条辩:相关经方《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麻仁白蜜煎》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