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汉。少阴病。
胡老讲座本条音频缺失,以下是刘渡舟刘老的讲解,条文号不同,保持原状。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307)
这一条论述少阴病由阴转阳移热于膀胱的证候。
少阴病到八九天时,就可以看出少阴病的一个病理变化,一些具体问题就可以暴露出来了。如果少阴病往阴寒方面发展,就会出现亡阳之证:手足厥逆、吐利、蜷卧,这是向病情险恶方面发展。也有少阴病到八九日,正气恢复,往好的方向发展,其中一种是由脏出腑,由阴出阳化热的转变。少阴寒证本格阳,一身热而手足冷,为假热。但仲景恐人将此处误为少阴格阳,而写到“一身手足尽热”,可除外阴盛格阳。“一身手足尽热,以热在膀胱”,仲景指出此热已由少阴复归太阳了。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这时正气恢复,邪气退却,邪气由里向外,由寒化热,热到了膀胱。邪在膀胱经,则一身手足尽热,这是好现象。少阴转到膀胱之热邪,伤及阴络致便血,小便由膀胱出,则此为小便便血。注家对此有所争辩。方有执与喻嘉言认为是小便便血,但有的注家认为热在膀胱,便血可从大便便血。丹波元简说:“恐未必从小便出”。关于便血就有了两方面意见:小便便血或大便便血。我们对此不可下定论,需根据临床确定。这些病如何治疗?多数注家认为用猪苓汤治疗此热在膀胱便血病。猪苓汤可清热滋阴止血。以上的两个发热,一个“少阴病,吐利,手足不厥冷,反发热者”,一个“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这两条互相对照,为少阴由寒转热,是顺证,不是逆证。下面一条之出血,则为难治。
少阴病。 胡希恕先生曰:《伤寒论》少阴病篇比较难读,在我以前还没有人认为它是表阴证,也就因为这样,对于篇中的具体证治,因亦无法说明。其实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