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汉。少阴病。
胡老讲座本条音频缺失,以下是刘渡舟刘老的讲解,条文号不同,保持原状。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314)
这一条论述阴盛格阳,正不胜邪的少阴死证。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为少阴主脉主证,应该用四逆汤。“汗出不烦”,为阴阳之气外亡;“自欲吐”,是阴邪上逆。以上是一派阴寒,应该用四逆汤急温少阴,扶阳救逆。“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到了五六日又增加了新症状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为失治、误治,阴寒盛,阳已亡。这一条反映了在病开始时的阳虚寒盛阶段,没及时治疗,至五六日,又添新病,寒气越来越盛,阳气越来越失,这病为死证。“阳明病急下,少阴病急温”。从第295条至第314条为少阴病的总纲,属于总论部分。
少阴病。 胡希恕先生曰:《伤寒论》少阴病篇比较难读,在我以前还没有人认为它是表阴证,也就因为这样,对于篇中的具体证治,因亦无法说明。其实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仲景之伤燥的条辩:相关经方《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麻仁白蜜煎》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