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349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出自厥利呕哕相关的经方为《
349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促脉,这个地方我们更清楚一些,这就是寸脉浮、关以下沉的脉谓之促。仲景这个脉法,有以浮沉候表里的,也有以寸尺候表里的。脉浮见于寸,这说明表未解。这个“促”者是里虚。浮为什么底下没有?底下虚。所以结胸证寸脉浮、关以下沉。热在上头,关以下沉,因为中间有所隔嘛,所以促脉也是结胸证的一种情况。在这里头他说在表,在表他里虚,所以关以下沉。那么这种手足要是厥逆,可见里胃虚相当重了,这要舍表救里,所以他要灸之,专就胃说的。那么这个(情况)我们要是吃药,当然也是用四逆汤的。四逆汤证,手足厥冷就是主要症状。这个(我们对脉促的理解)不像后世的说法,王叔和说促脉是“数中一止”​,​(我认为)这是错的,数中一止那是热极之象,这个手足厥是热厥了,那你怎么还用灸法呢?所以促脉各家的解释也是错的,不是“数中一止”​。

  (我认为)促者短也,促者迫也,急迫谓之促,脉迫于上,就是迫于寸,迫于外就是浮,又浮又促于寸口,所以它叫个“促”​。王叔和怎么搞一个“快中一止”​,​(我认为)一止就叫作结,不论快也不论慢,脉跳跳而止,这就是结,不能叫作促。所以后世注家就根据王叔和作的《脉经》​,于是就一系列错下来了。其实这个促不是(王叔和所云“数中一止”​)​。在这个书(​《伤寒杂病论》​)前面有了,葛根黄芩黄连汤,​“脉促者,表未解也”​(第34条)​,他说得很好。​(本条)这个也是,虽然脉促而表未解,但是手足厥逆,是里有虚寒,应该舍表救里,灸不是来治表的,咱们前面讲的那些火攻的段落,你们看一下就知道了,凡是表热的证候,没有用灸的。​(本条)灸什么穴位,他也没提。那么根据前面说(343条)​,也可以灸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