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355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出自厥利呕哕相关的经方为《瓜蒂散
355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手足厥冷”​,有实有虚,有寒有热。前面“寒热”都说了,那么(本条)它说“胸中实”也能使之“手足厥冷”​。“脉乍紧者”​,紧脉是个实脉。你看看我们说这太阳伤寒脉紧,就是实于表,叫表实证。有宿食,脉沉紧,就是胃里头实。有宿食的病脉也紧。这个“紧”是一个“实”​,实候。那么这病人“手足厥冷”​,脉冷丁紧起来了,说明里头有实。​“实”就是虚实的实了。那个“实”在哪儿呢?​“邪结在胸中”​。所以“心下部满而烦”​,是往上冲逆。瓜蒂散证前面也讲过了,他说“气上冲胸咽”​(166条)​,​“心中温温欲吐”​(324条)​,​(本条)这个“心下满而烦”​,就说明这些问题。​“烦”是烦逆。

  “饥不能食者”​,这个不是虚寒,他想吃,但是吃不了,一吃他要吐,它往上来。所以这就是看出中医治病,是顺应机体的机制。里证就是这样子,它就利用消化道,或者吐出去,或者泻下。那么这个就是欲吐而不能吐,所以邪气是满于胸中,脉紧。那就是顺其势而吐之就好了嘛,所以“当须吐之,宜瓜蒂散”​。这地方都好。这就是顺应病的病机了。所以,这个书里头也有:病欲呕者,不可下,下之则死。这个病机本来打算吐出去好的病,你反倒给下之,那非死不可。所以临床非要详慎不可,冒冒失失地来了就不行。那么吐本来有用下剂的机会,你像大柴胡汤呕不止嘛,那个“呕不止”是病之所在。你看这个瓜蒂散证是“心中温温欲吐”​,这个病是往上逆得很,而复不能吐,他吐不出来。所以辨证非细不可,不然的话弄错了就危险。所以他这一段,没像前面说得那么详细,就搁个“心下满而烦”​,这个“心下满而烦”包括很多的问题,​“心下满”什么样子?它从底下往上来,腹是不满的,它往上来,邪气是贯于胸中,他说“病在胸中”​,胸里头烦满,那么这个烦不是“烦热之烦”​,它是“烦逆之烦”​,要吐不能吐的这么一种烦。

  瓜蒂散也可以治四肢厥冷,所以四肢厥冷是各式各样的。可见他是泛论厥,不是只是论的厥阴病。所以把这个(如瓜蒂散)也搁到厥阴病里头不就糟糕了吗?厥阴病还有瓜蒂散证啊?那是不对的。又有白虎汤证?又有通脉四逆汤证,也有乌梅丸证等。这个厥阴病你怎么掌握啊?所以它(瓜蒂散、白虎汤等)不是(厥阴病)的。还有一种厥,就是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