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汉。厥利呕哕。
胡老该条(音频缺失)学习刘渡舟刘老的解读 或许是因为胡老和刘老使用的版本不同 条文编号有所不同 保持原状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378)
这一条论述厥阴热利的脉证。
这种下利是寒是热?如果“寸脉反浮数”,浮数是阳脉,“大浮数动滑者阳也”,都是阳脉。阴寒的下利而见到浮数的阳脉,是阴证而得阳脉。“尺中自涩者”,关以下的脉属于阴,涩就是迟,来得很细很涩滞,这种下利还是没好,不是阳气回、阴气退的自和之脉,就不能好。“必清脓血”,这个人的大便要变成脓血。寸脉为阳的部位,又见了浮数的阳脉,反映阳气有余,就变成致病的因素;尺中滞涩,反映了阴虚。强阳加于弱阴,阴阳不相平衡了,阳热下伤阴络,就要出现便脓血了,变成厥阴热性的下利脓血。
寸脉反浮数和尺中滞涩既概括脉象,也概括病理的变化,以脉代病因,代病机,这是张仲景的一个论病特点。《伤寒论》中这样的句子很多,“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都是既言其脉,也言其病理,一举而两得。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
仲景之伤风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小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