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是很要紧的一个方子。

  伤寒大病是解了,但人不爱恢复,人不爱恢复主要(原因)还是在胃。人也虚,也瘦,感觉气不足,气短,而且老要欲吐,​“气逆欲吐”​。古人说“壮火食气”​,气短总是有热的关系,热能够伤人气,这是《内经》上的话,​(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胃喜温不喜寒,所以胃平时得温才能够“少火生气”​,不要温大发劲儿了,你要是热大发了反倒食气,就短气。所以从“​(虚羸)少气”上说,是有热象。那么“气逆欲吐”呢,是胃不好。当然胃虚,按我们现在(后世医家)的话就是胃阴虚了,就是胃虚有热。竹叶石膏汤这是个好的方药,这个方子由麦门冬汤来的,又另外加石膏。竹叶、半夏都是下气的药,下气止逆,所以竹叶也治咳逆,半夏治呕逆,是下气止逆的。另外,人参、甘草、粳米、麦门冬都是健胃的。不过麦门冬健胃,是健胃生津,它是甘寒的,胃要是真正虚有热可用麦门冬,胃虚而有寒是万不可用麦门冬的。人参这个药它是平稳药,它微寒,寒热都可以用。唯独麦门冬不是这样(只能用于热不能用于寒)​。尤其石膏更不行了,那是专祛热的。

  这个(竹叶石膏汤方证)主要是胃既虚而又热,才有“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气逆有多种,一方面咳嗽也有了,一方面呕逆也有了,欲吐。竹叶石膏汤这个方药,对于一般的肺结核挺好,在末期时挺有效,但是在初期时用石膏的机会还是少的。这个方药很好,我们一般治人胃虚有热、咳逆呕逆,这个方子都挺好使。大病瘥后,虚热老是不断,老有,那么发生“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时可用这个方子。这个方子你们看看,半夏、人参、甘草、粳米、麦门冬,就麦门冬汤,麦门冬汤是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就是治咳嗽,咱们说清阴养肺就是这个办法。另外它(麦门冬汤)加上竹叶、石膏,祛热下气的力量更大了。​(竹叶石膏汤)这个方子最常用了。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