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胡希恕:
这一段头一句最重要了。疟疾我们都知道了,有间日疟,有三日疟,两天一发的叫间日疟,三日一发的叫三日疟,这最普遍了。发作的时候它是往来寒热,所以说疟疾以少阳病的情况出现,也就是柴胡证。所以说“疟脉自弦”,这句话一直贯彻到后头,这句话很重要,底下说疟疾有些寒热,各种情况不同。如果多热,它就是偏数,脉既弦又快,数者为热也,“弦数者”的疟疾是多热的那种疟疾。“弦迟者多寒”,迟者为寒,疟多寒的疟疾脉偏迟。
“弦小紧者下之瘥”,弦小紧,小就是细脉,古人又管小脉叫细脉,咱们讲到后面就有了,细脉就是血少,后头讲积聚这个病,凡是里头有积聚,脉都是小的,它阻碍血行嘛,就是症瘕积聚。紧是实,如果脉小而紧,这是里头有症结的情况,可以下之,这个指疟母说的,疟母也是个症瘕积聚。“弦迟者可温之”,如果疟疾弦迟,是多寒了,多寒可以用温药。“弦紧者可发汗”,紧就是无汗,太阳伤寒的脉,弦紧就是疟疾兼有表实的这种情况,这个可发汗,也可以针灸。往后再细讲,现在根据本文先体会到这儿。“浮大者可吐之”,这个浮大的脉,有上越的病机,可吐之,这个吐也不像一般的吐法,也不是瓜蒂散,我们讲完了回头再来研究这些问题。“弦数者风发也”,这个“风发”指的太阳中风,风热汗出而不已,这种情况下的疟疾,可以饮食消息之,吃一种甘寒的东西,来消息这个发热汗出。
讲《伤寒论》讲过少阳病不可发汗,不可吐下,这一节又有发汗,又有吐下,什么道理呢?讲到后头之后回头再研究这个问题。
倪海厦: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脉就是少阳的脉,我们摸到 病人出现弦脉,大部份都有往来寒热,忽冷忽热的现象。不管是少阳 证还是疟疾,只要是忽冷忽热就是,『弦数者』数就表示热,『弦迟者 多寒』脉迟者就是寒,但是弦脉是一样的,弦脉就是摸到的脉呈现细 细的直直的,像吉他、钢琴的弦一样,很细直。『弦小紧者下之差』 当脉是弦而且紧,就代表是半表半里,如兼有阳明证时,必须攻下, 就是所谓的大柴胡汤证。如果脉出现『弦迟者可温之』就是所谓的四 逆汤证,四逆汤本身就是温中用的。『弦紧者可发汗』如脉是弦而且 紧,就要利用针灸了。如果『浮大者可吐之』当脉出现浮大时,表示 胃中有宿食不消,就得用吐法取吐解病。如果是『弦数者』弦而且很 数,代表说身体里面是往来寒热,但是数又代表热,是由风发的,这 时要看他以『饮食消息止之』临症上,一般我们都是从脾胃上着手开 始治疗。所有的疟症治法,无论往来寒热,首先要强健病家的脾胃, 就是所谓的饮食消息,比如说病家食物吃太少,我们就开健脾整胃的 药。如果吃东西会下利,我们就开止利的药,去调他肠胃就可以了。
连建伟:
本段是讲疟病的脉象,包括了它的病机和治疗原则。第一句,“疟脉自弦”,疟病的脉应当是弦脉,因为疟病是以往来寒热为主症的,实际上病位是在半表半里,所以以弦为主脉,类似于小柴胡汤证。它的发热也是这样,往来寒热,病是在半表半里,脉是弦的,所以说“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而兼数的,是有热,弦而兼迟的,是以寒为主。说明疟病以寒热往来为主症,但也有偏热偏寒的不同。“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而小又有力的,“紧”作有力解,说明体内有积滞,这种积滞是寒冷的积滞,所以需要下,这个下不是大承气汤的“寒下”,而是要用“温下”。“弦迟者,可温之”,脉迟而弦的,有寒,可以用温法。“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脉弦而紧,也是偏于有寒,一偏于表,所以要发汗、针灸,这些都是去邪的方法。“浮大者,可吐之”,脉浮大,说明病位偏于上,所以可以吐。“弦数者,风发也”,脉弦数是由于阳热重,风为阳邪。“以饮食消息止之”,所谓“饮食消息”,就是通过饮食调养,从而使疟病减轻。因为脉弦数是有风有热,所以饮食上要用一些清热的食物来调养,所谓“消息”也就是加减的意思,这个饮食对他有好处,就给他加一些,有的饮食对他没好处,该减的,就要减一些,所以叫“饮食消息止之”。这一段专门讲了疟病的脉象,疟脉一般来说,应该是弦脉,但由于还有其他的情况,如有热、有寒等等,它的脉象各不相同。所以通过脉来辨证,而且指出了一些治法:可温之、可下之、可吐之、可发汗、针灸,还可以用饮食来进行调养。所以仲景的书里,他的篇名是“疟病脉证并治”,首先讲脉,然后讲证,最后讲治,所以叫“脉证并治”。我们现在的医生大多都不讲脉了,这很遗憾,实际上好的医生通过诊脉就大致可知道病人的疾病。现在较少有人钻研脉学,而仲景就是讲脉,从脉上来知道疾病的大致情况。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本篇是专论疟病的,前面几篇都是把几个病合在一起,如痉湿喝,百合狐惑阴阳毒,一般是三种病、四种病合在一起。这里专论疟病,专论一个病,说明疟病古代就很多,流行广。 疟病最早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仲景之伤风的条辩:相关经方《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加葛根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小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