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侯氏黑散方: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自能助药力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胡希恕:
《外台》说治风癫,癫就是癫痫,癫痫也是由“风”来的,这是古人的看法。这个方子,菊花祛风,防风也是祛风,这个方子外散风邪,同时又有干姜、人参温中补虚,还有补血的药物,这个方子不能治像脑溢血这种情况的中风。如果中风的后遗症,人真虚,用它来调整,还未尝不可,但也不一定就好。所以这个方子也不对头,是林亿他们附的,因为仲景他没出方,你看后头就知道了。这个方子的制法在古代挺特别。“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意思是说拿冷食凝聚到里头(风)就不动了,填满了,风就没了,这纯粹是臆想的,哪有这回事?“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这种治疗方法、这个方子是治不了中风的。
倪海厦: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菊花、白术、防 风、桔梗、黄芩、细辛、干姜、人参、茯苓、当归、川芎、牡蛎、矾 石、桂枝』。侯氏黑散这个方子绝对不是张仲景立的,一定是后人借 他的名立进去的,此方的目的是填补。为什么叫填补?这个方子的观 念是,病人身体里面虚掉了,结果造成表风进来补里虚的位置,就是 当中风进来的时候和病人的里虚没有完全接在一起,中间就有很多间 隙产生,间隙的产生是病人的气和血没有办法沟通,于是产生半身麻 痺,这个侯氏黑散就是能够慢慢的把空虚的部分填补起来。这是一些 外面其他医生设计的药,不是仲师原方。我们临床上用的不多,我没 有用过这个药来治疗中风。制作法是将这十四味杵为散状,就是弄成 粉剂样。『方寸匕』就是一个汤匙的,一天吃一次,刚开始服前二十天用温的酒来喝,一切的鱼肉大蒜都不要吃,常吃冷的食物。吃了两 个月以后即『药积腹中不下』,让药力慢慢的渗进去里虚的位置。要 让药力停滞不下的话必须要冷食,一吃热食药力就下来了。所以要冷 食目的就是让药不要跑掉,让药尽量囤在身体里面慢慢渗进去。实际 上这种方子都没有我们后面的方子好用,后面会跟大家介绍外台秘要 里的处方,那些方子还比较像张仲景立的方子,可能就是我国千年以 来,失落的经方。
连建伟:
侯氏黑散到底是哪个“侯氏”,无从查考。仲景书中一般条文的体例都是什么病什么方主之,而本条条文以及后面的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则有所不同,都是方名在先,症状在后。很可能是仲景引了别人的方剂,因为仲景也是吸收了汉以前许多医家的经验而成书的。“治大风四肢烦重”,“四肢烦重"是说明风中于经,引起四肢沉重、难以举动。我们讲到过“邪中于经,即重不胜”。“心中恶寒不足”,说明有怕冷的症状。侯氏黑散共有十四味药,方中重用菊花祛风清热为君,《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主风,头眩肿痛”。防风疏散风邪为臣药。菊花配防风能够祛除表里之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考虑到气血不足为病之本,所以用了人参、茯苓补气生血;“风气通于肝”,所以用当归、川芎补养肝血。气虚之人容易生痰生湿,所以又用了白术、桔梗、矾石,其中白术健脾燥湿,桔梗宣肺祛痰,矾石能化风痰。风邪既能夹寒又能夹热,所以用桂枝、干姜、细辛祛寒,又有黄芩清热。风邪中人往往导致头晕目眩,所以用牡蛎平肝潜阳。菊花、防风、桔梗皆升,而牡蛎沉降,这是升降的结合。总的来说,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升降相合,配伍很有特色。我们还要知道本方服用方法上的一些禁忌:“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把以上十四味药做成散剂,用酒送服方寸匕,相当于现在2克,一天一次;“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开始的二十天用温酒调服,禁食一切鱼肉大蒜,并且最好吃冷的食物;“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这个病病程比较长,一下子治不好,六十天为一个疗程,药物就在体内起作用了;“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热服对药力有影响,冷服才有助药力。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医案:山西有一个58岁的农民,会杀猪宰羊,平常喜食肥甘厚味,身材胖大,腿粗腰圆,一向身体很好。由于两腿疼痛去医院看病,检查血压达220/140mmHg,马上住院治疗。给予西药降压,并配服侯氏黑散汤剂,每天一剂。四剂后,血压就降到170/120mmHg,后因故停服中药,只靠西药治疗,血压就不再下降。又加服侯氏黑散四剂,血压又降到.150/110mmHg。后来又停用中药,尽管用各种西药降压,血压一直停留在这个水平,不再下降。又再用侯氏黑散治疗,血压继续下降到140/110mmHg。他的两腿疼痛的症状随着血压的降低而逐渐减轻。出院回家后,继续服用侯氏黑散,每天12 克,血压一直稳定在140/110mmHg。随访五个月都没有再复发。第二个病案:一个54岁的农民,平时很喜欢喝酒,患高血压也很久了。半年以来觉得手脚沉重,尤其是两条腿;心窝部位发冷,按书上所说就是“心中恶寒不足”。给予侯氏黑散每次服3克,一天2次,用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一个月后,就觉得心窝部位发冷大为好转,手脚也有力了,并且量了两次血压都不高。 以上两个病案均根据侯氏黑散原方剂量的比例用药,疗效良好,说明中医的不传之秘在量上。本方重用菊花,我也在喝菊花,我把菊花和绿茶泡在一起喝,绿茶能够清肝明目,我们杭州最好的茶就是龙井茶,杭白菊也是比较好的。.我也有高血压,每天上课也很辛苦,自己要注意保养。严格来说,上一节课要用六节课的时间来备课,才能把课讲好。我每天晚上看书要看到十一二点。为了上好课,我从大陆带了很多书过来,比如刚才的两个医案就是按照这本《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讲的,这本书是我和何任老先生编的,里面收集了一百七十多个医家运用金匮方治病的医案。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本篇论述中风和历节两种疾病。历节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为什么叫历节呢?因为这种病往往出现疼痛遍历全身关节的症状。古人认
仲景之伤暑的条辩:相关经方《猪苓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汤方》
仲景之伤暑的条辩:相关经方《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